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亮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3篇栓塞
  • 3篇介入
  • 3篇急性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大动脉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急性期
  • 2篇出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闭塞性
  • 1篇动脉闭塞性疾...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术
  • 1篇动脉栓塞术治...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性疾病

机构

  • 8篇新疆生产建设...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王永亮
  • 5篇张德智
  • 3篇顾俊鹏
  • 3篇任伟新
  • 3篇濮芸健
  • 3篇盛江
  • 2篇张海潇
  • 2篇严烁
  • 2篇徐霁充
  • 2篇封灏
  • 2篇韩洪杰
  • 2篇谭华桥
  • 1篇迪里木拉提·...
  • 1篇李文化
  • 1篇许晓冬
  • 1篇刘渊华
  • 1篇朱帝文
  • 1篇李燕
  • 1篇张煜
  • 1篇赵秋艳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新疆医学
  • 1篇农垦医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IPSS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以及分析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TIPSS术治疗。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PTVE术治疗以及TIPSS术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中,TIPSS术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PTVE术治疗对照组74%的总有效率(P<0.05)。在两组患者术后静脉曲张情况比较中,轻度静脉曲张人数TIPSS术治疗观察组明显低于PTVE术治疗对照组(P<0.05),而中度以及重度静脉曲张人数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TIPSS术治疗具有效果好,静脉曲张好转明显等优点。
张德智王永亮濮芸健盛江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TIPSS术
临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临时腹主动脉远端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5年8月1日-2015年11月30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中,20例剖宫产术前行临时腹主动脉远端球囊置入。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球囊阻断组。从本队列未行球囊置入的孕妇中,依据年龄、孕周、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是否胎盘植入等因素,抽取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各因素间无统计学差异。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例数、术后再出血情况,并进行比较。同时记录球囊阻断组射线暴露时间及剂量,球囊置入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球囊阻断组20例患者,保留子宫19例,切除子宫1例,剖宫产术中平均出血量(1131.52±920)m L,术后再出血6例;对照组20例患者,保留子宫14例,切除子宫6例,剖宫产术中平均出血量(2170.59±1043)m L,术后再出血7例。球囊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再出血例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临时腹主动脉远端球囊阻断,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风险。
张德智顾俊鹏王永亮张海潇代永慧任伟新
关键词:球囊阻断剖宫产
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20年11月该院6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患者以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运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预后评分及血清Hcy、Fib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6.06±0.25)分,低于对照组的(8.19±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53,P<0.001);观察组GOS评分(4.59±0.32)分,高于对照组(4.23±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1,P<0.001);观察组的血管完全再通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01);治疗10 d后观察组的血清Hcy(14.02±3.02)μmol/L,对照组(16.59±4.1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0,P=0.005);观察组Fib(3.06±1.05)g/L,对照组(4.31±1.5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8,P<0.001)。结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中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有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并提升预后,且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血管完全再通率并帮助降低血清Hcy及Fib水平,该治疗技术值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张德智王永亮顾俊鹏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
肝泡状棘球蚴病的血供研究
任伟新迪里木拉提·巴吾冬顾俊鹏许晓冬张海潇李文化穆民朱帝文王永亮
该研究对肝泡球蚴病运用多层螺旋CTA和直接肝动脉或间接门静脉造影技术,以及大鼠肝泡球蚴病模型直接门静脉碘化油灌注技术、软X线摄影和手术组织病理观察,进行肝泡球蚴病的血供临床和实验研究,技术难点为动物实验部分,研究结果发现...
关键词:
关键词:肝泡状棘球蚴病药物治疗动物实验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睡眠结构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早期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睡眠结构特点及其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间的相关性。方法:将接受多导睡眠监测的88例老年(≥60岁)患者按照有无认知障碍,分为早期AD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26分,且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评分=0.5分,49例]和对照组(MoCA评分≥26分,39例),回顾分析2组的多导睡眠监测的睡眠结构。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睡眠结构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损害情况间的相关性。结果:2组MoCA、CD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微觉指数、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N4期睡眠(N4 stage,N4)/TST%,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T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NREM/TST%、N4/TST%和REM/TST%是早期AD患者出现认知功能损伤的关键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期AD患者中存在微觉醒指数增高、NREM期睡眠和N4期占比增多、REM期睡眠占比减少的特点,并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NREM期睡眠占比、N4期睡眠占比和REM期睡眠占比可能是潜在的早期AD认知功能损害的预警指标。
王永亮常静涵赵秋艳帕丽哈·巴依道列提朱雪莲张煜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睡眠结构
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大动脉非急性期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大动脉非急性期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对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13例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大动脉非急性期闭塞患者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术后记录最初的手术结果(包括血管内再通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结果,评估出院时和术后90d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血管内再通。8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7例为末梢栓塞,其中症状性3例、无症状性4例,1例症状性末梢栓塞患者同时合并术中血管夹层;1例为支架取栓相关的脑出血。术后患者均未发生高灌注综合征。出院时,11例血管再通患者,10例症状好转、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再通失败的患者,1例症状恶化、1例症状无明显变化。11例再通的患者,1例支架取栓后脑出血的失访;10例获得影像随访,1例术后12个月随访支架内80%狭窄、9例无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狭窄或闭塞。12例患者获得临床随访,1例再通患者支架内80%狭窄并再发TIA,9例无再发卒中或TIA发作,90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功能良好,中位mRS评分明显下降[术后1(0~2)分、术前2(1~4)分];2例再通失败的患者,90d的mRS评分功能恶化。结论对于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非急性期闭塞患者,在严格筛选适应证的前提下,采取血管内再通治疗是可行、安全的,短期内可改善患者缺血症状,降低再发卒中率,但长期确切疗效还有待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证实。
谭华桥王永亮马林封灏刘渊华方淳徐霁充严烁韩洪杰
关键词:颅内动脉疾病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内再通治疗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大动脉闭塞初步效果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评估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大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同济医院采用血管内再通治疗的15例亚急性和慢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再通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15例患者中13例(86.7%)成功再通。术中发生末梢栓塞事件7例(症状性3例,无症状性4例),血管夹层1例,术后出现支架取栓相关脑出血1例。术后所有患者均存活,未发生高灌注综合征。出院时13例成功再通患者中12例症状好转,1例无明显改善;2例再通失败患者中1例症状恶化,1例无明显改善。术后13例获血管造影随访平均5.8个月,1例并发夹层再通失败患者病变段再闭塞,12例成功再通患者中1例支架内再狭窄,其余11例均无血流动力学意义上再狭窄。14例获临床随访平均5.6个月,12例成功再通患者中除1例支架内狭窄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外,均无再发卒中及TIA,9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示功能良好;2例再通失败患者90 d m RS评分示功能恶化。结论严格筛选患者基础上采取血管内开通术治疗非急性期颅内大动脉闭塞是可行、安全的,近期内能改善患者脑缺血症状,降低卒中再发率,但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证实。
王永亮马林谭华桥方淳封灏徐霁充严烁韩洪杰
关键词:颅内大动脉
40例大咯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疗效及复发原因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其术后复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7年12月治疗的40例大咯血患者的临床及手术资料,评估介入栓塞治疗疗效,分析咯血复发的原因。结果:40例大咯血患者,26例介入治疗后即刻止血,7例术后少量咯血,有效率为82.5%,其中25例患者术前使用血管收缩药物,14例介入治疗后即刻止血,4例术后少量咯血,7例介入治疗无效,有效率为72.0%,13例术中造影责任血管纤细。术后37例患者获得1~6个月随访,平均(3.4±1.2)个月,8例患者复发,其中4例术中单纯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全部复发,复发原因: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2例病灶区域其它侧枝血管建立而复发,2例血管再通;4例肺结核患者病变进展。结论:完全栓塞参与病灶供血的血管,减少术前应用血管收缩药物,栓塞材料联合应用可有效地提高大咯血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复发率。
王永亮李燕张德智濮芸健盛江
关键词:复发血管收缩药物大咯血
消化道出血DSA诊断与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消化道出血的动脉DSA的诊断价值及经导管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临床消化道出血的DSA动脉造影表现和介入治疗的疗效。对10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DSA造...
任伟新王永亮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栓塞
文献传递
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动脉性消化道出血应用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及外院收治的42例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给予动脉造影,出血阳性征象30例,间接征象12例,给予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治疗后,36例成功止血,成功率85.71%;住院期间7例患者转为外科手术,住院期间2例不愿外科手术,患者再次出血后死亡。结论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的对外科治疗进行补充。
王永亮张德智濮芸健盛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