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才 作品数:7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瑞芬太尼泵注镇痛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尺桡骨双骨折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泵注镇痛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尺桡骨双骨折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2例尺桡骨双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观察组采取瑞芬太尼泵注镇痛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取氯胺酮静注镇痛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臂丛穿刺前(T1)、切皮时(T2)、骨折复位时(T3)、手术结束时(T4)血流动力学[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术中镇静(OAA/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1~T4时刻HR波动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1~T4时刻的DBP、SBP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OAA/S评分低于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54%(3/26)相比,观察组7.69%(2/26)较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泵注镇痛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尺桡骨双骨折患儿,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镇静效果,加快术后呼吸恢复及苏醒,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杨卫 刘钊 刘有才 陈志刚关键词:尺桡骨双骨折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瑞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术前预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麻醉恢复、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前预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其术后麻醉恢复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本院2016-03~2019-03收治的100例需进行LC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Ⅰ组、Ⅱ组、Ⅲ组各25例,羟考酮注射量为对照组0.0mg、Ⅰ组2.5mg、Ⅱ组5.0mg、Ⅲ组10.0mg。比较术后麻醉恢复与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指标变化。结果:4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各时间静息与运动NRS评分比较Ⅲ组<Ⅱ组<Ⅰ组<对照组,Ⅲ组各时间静息与运动NRS评分减少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出现、睁眼、拔管时间与Ramsay评分为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SAS评分为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Ⅲ组自主呼吸出现、睁眼与拔管时间显著延长,Ramsay评分显著增加,SAS评分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与Ⅰ组皆为8.00%,Ⅱ组为12%,Ⅲ组为16%;呼吸抑制Ⅲ组为4%;遗忘呼吸Ⅲ组为8.00%;过度镇静Ⅱ组为4%、Ⅲ组为8.00%。结论:随着羟考酮剂量增加LC后患者的镇静作用越明显,疼痛程度越低,但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故需酌情选取应用剂量。 杨卫 刘钊 刘有才关键词:羟考酮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疼痛程度 麻醉恢复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感染及疼痛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感染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封信封法,将112例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复合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56例)和对照组(全身麻醉,56例),比较两组麻醉后恢复情况、术后感染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和麻醉前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白介素-2(IL-2)、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结果复合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术后6、12、24 h 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72 h POCD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麻醉前免疫功能和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4 h,复合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S100β、GFA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有助于缩短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降低术后感染、POCD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和免疫功能抑制,值得临床推广。 杨卫 刘钊 刘有才关键词: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麻醉 肺癌根治术 术后感染 疼痛 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VAS评分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进展期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8例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全麻,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不同时段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6、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FEV 1、FVC均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进展期胃癌患者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早期苏醒及拔管,减轻术后疼痛,且对患者肺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杨卫 刘钊 刘有才 陈志刚关键词:胃癌 全身麻醉 罗哌卡因 硬膜外阻滞 VAS评分 小儿腺样体摘除术中舒芬太尼复合全麻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儿腺样体摘除术麻醉过程中舒芬太尼复合全麻在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6例拟行腺样体摘除术治疗的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3例,以接受丙泊酚复合麻醉者为对照组,以接受舒芬太尼复合麻醉者为观察组。对临床麻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恢复过程中,观察组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与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全麻可在不影响小儿腺样体摘除术麻醉效果的同时,有效的改善术后恢复情况。 刘志强 刘有才 陈志刚关键词:小儿 腺样体摘除术 舒芬太尼 复合麻醉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颌面外科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颌面外科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88例老年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诱导前是否给予右美托咪定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麻醉诱导前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插管时Ramsay镇静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插管时,观察组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其他时间,两组心率(HR)、SBP、舒张压(DBP)和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两组DB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提高镇静评分,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 刘有才关键词:全身麻醉 复合麻醉对结肠癌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拟实施择期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分为研究组(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行单纯全身麻醉),各40例。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T1)、术中60 min(T2)、拔管5 min后(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和T3时刻,两组患者的MAP、HR、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刻,两组患者的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罗库溴铵用量均少于对照组,乌拉地尔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瑞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身麻醉更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术后苏醒时间。 杨卫 刘钊 刘有才 苏楠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