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荣
- 作品数:35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会计透明度
-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透明度不高,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文章从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出发,认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激励机制薄弱、公司审计监督制度不健全等缺陷。为提高会计...
- 陈林荣张振陵
- 关键词:会计信息
- 文献传递
- 独立董事对家族高管薪酬治理效应分析
- 高管薪酬契约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者用于减轻代理成本的一种手段。通过选取2009-2010年家族类上市公司492家和国有上市公司521家,实证结论表明:家族类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家族高管薪酬比...
- 陈林荣
- 关键词:家族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独立董事
-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
- 应对反倾销除了它的法律框架外,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会计问题。在相关法律框架下,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应诉企业快速响应的制度安排和所提供会计信息(或会计数据)的支持效力。本文基于企业应对反倾销,综合运用会...
- 陈林荣
- 关键词:应对反倾销法律框架贸易摩擦国际竞争力会计准则
- 文献传递
-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文章从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出发,认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激励机制薄弱、公司审计监督制度不健全等缺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我...
- 陈林荣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独立董事制度
- 文献传递
- “三体联动”应对反倾销成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7
- 2010年
- 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简称"三者")各自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及其影响"三者"有效运行的因素,都是提高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成效亟待研究的深层次问题。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从战略视角,提出了政府、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企业"三体联动"应对反倾销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问卷调查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启示,应对反倾销应从完善我国战略支持体系和整体性竞争制度安排入手,思考我国政府应对反倾销的宏观引导能力、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应对反倾销的自律协调能力和企业应对反倾销快速响应能力的综合效应,"三体联动"应当是我国应对反倾销效率实现的必然选择。
- 刘爱东陈林荣
- 关键词:应对反倾销实证分析
- 内部控制缺陷、公司治理与在职消费的激励效应
- 2020年
- 存在缺陷的内部控制为高管的败德行为提供了机会,但高管的败德行为还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严重削弱了在职消费的激励效应,但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机构持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负面影响,提高在职消费的激励效率,而独立董事并没有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本研究表明,提高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两者内外联动、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提高在职消费的激励效应。
- 陈林荣
-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公司治理在职消费
- 盈余管理与外部审计监督——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 本文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盈余管理、审计费用、审计意见相互作用,是外部审计机构、公司管理当局动态博弈均衡的结果,是内生变量。通过选取2006年沪深两市839家上市公司横截面的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审计...
- 刘爱东陈林荣
- 关键词:盈余管理外部审计监督
- 文献传递
- 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能力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能力包括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能力,通过德尔菲法采取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我国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应对倾销会计防护能力的权重,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我国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 陈林荣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应对反倾销综合评价
- 家族企业高管薪酬治理效应分析
- 基于业绩基础的薪酬制度是所有者用于减轻代理成本的一种治理机制。通过选取2007年我国228家家族类上市公司和770家非家族类上市公司,实证分析得出家族类上市公司来自家族的高管薪酬、家族高管薪酬与其职工年收入的比值明显比非...
- 陈林荣
- 关键词:家族企业高管薪酬公司治理
- 企业间游说竞争如何影响反倾销裁决被引量:2
- 2018年
- 反倾销裁决应是政府主管部门实现战略性产业保护的合理抉择,但国内外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游说竞争方式以影响反倾销裁决结果,反倾销裁决实质上变成各方力量角逐的均衡结果。通过分析反倾销游说下政策博弈参与者的行为抉择,研究发现:进口产品的售价、政府对国家福利的重视程度与反倾销税成反比,而国外企业利益集团的影响则有助于减少反倾销税;国内市场规模越大,政府裁决部门越倾向于提高反倾销保护水平,而有效的游说途径有助于获得理想裁决结果;"搭便车"行为对企业的反倾销申诉积极性存在直接损害,国内企业宁可直接向政府裁决部门提供政治献金,也不愿去搜寻举证信息。
- 刘锦芳陈林荣
- 关键词:反倾销税国家福利信息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