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危重烧伤患者综合救治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危重烧伤患者应用综合救治程序化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5%TBSA以上特大面积烧伤患者14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入科后在第一时间采用深静脉置管抗休克复苏,预防性气管切开防治气道梗阻,肢体环形焦痂切开减张防止肢体远端缺血性坏死,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治疗,早期创面处理与1周内行Ⅲ度创面切痂植皮等综合救治措施。结果 14例危重烧伤患者治愈11例(78.57%),死亡3例(21.43%);平均切痂面积(51.63±18.96)%TBSA,平均切痂(2.96±0.84)次,平均手术植皮(4.14±0.64)次,平均住院136 d。治愈的11例患者中1年以上随访8例,能生活自理6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3~6个月随访3例,生活能自理2例,生活不能自理1例。1年后经局部整形治疗,治愈的11例危重烧伤患者仍有2例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其中1例为双手腕关节以下截肢),随访率100%。结论危重烧伤患者采用程序化综合救治方案和个体化治疗措施能够提高危重烧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齐旭辉张龙李传吉杨涛
- 关键词:综合救治创面覆盖并发症防治
- 161例急危重症烧伤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与防治对策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大面积急危重症烧伤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与耐药性。方法选择表面皮肤伤害程度(TBSA)34%~98%的急危重症烧伤患者161例,入院当天按时收集创面、痰液、深静脉置管、静脉血、气管套管等处的临床标本,常规分离病原菌,用Sensititre药敏板检测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变化。结果 161例危重症烧伤患者中感染病原菌者142例,感染率为88.20%,共分离检测出病原菌421株,其中真菌12株,多重耐药菌29株。病原菌标本来源创面259株(61.52%),痰液88株(20.90%),静脉置管35株(8.31%),血液28株(6.65%),气管套管11株(2.61%)。感染患者中革兰氏阳性球菌检出前三位的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前三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检出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耐药率均在50%以上,且耐药率随病程延长呈上升趋势。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也在50%以上,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在40%以上,耐药率同样随病程延长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多在患者治疗中后期出现。结论大面积重症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是主要致病菌。多重耐药菌多在患者治疗中后期出现,常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随病程延长而上升。早期合理的病原菌筛查和耐药情况监测,根据药物敏感提示,及时调整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尽早封闭创面、减少病原菌入侵,是治愈急危重症烧伤患者的重要措施。
- 张志红张龙李传吉齐旭辉金少华杨涛
- 关键词:重症烧伤病原菌分布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