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广智 作品数:16 被引量:88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市海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心理治疗在牙科焦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19年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 DA),亦称为牙科恐惧症(dental fear, DF),是指牙科治疗中或对将要进行的牙科治疗产生过度的、不合理的消极情绪反应,或者过度的忧虑,进而影响患者对牙科治疗的接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有时也会影响患者心理及自尊心,出现回避社交等情况[1]。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牙科焦虑症的患病率可高达9%,也有文献报道在口腔门诊患者中,牙科焦虑症的发病率为27%~74.3%[2]。《诊断和精神障碍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和《国际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10)将牙科焦虑症定义为特定恐惧症的一种形式,通常是对特定对象持续的,非理性的和强烈的恐惧[3]。 冯广智 张楠楠 蔡婧 吴静 王蕾 范姣关键词:牙科焦虑症 心理治疗 口腔门诊患者 牙科治疗 恐惧症 情绪反应 口腔专科生实习与就业价值观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调查口腔专业大专生不同阶段的实习及就业意向,分析其实习和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以问卷形式对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5—2017级1500名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在1390份有效问卷中,以女生(70.00%)、河北省生源地(65.90%)、多子女家庭(74.75%)、农业户口(71.29%)、无助学贷款(83.17%)为主,但不同年级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选择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原因主要为学习环境好(47.55%),33.60%的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是口腔内科学,57.84%的学生认为实习基地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操作技能,不同年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5.04%的学生选择口腔专业的原因是口腔行业收入高,54.17%的学生对口腔专业的整体态度是比较喜欢,70.65%的学生选择实习基地主要考虑是否有较多的临床操作机会,但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7.05%的学生首选的就业意向是去省会医疗单位工作,64.09%的学生首选公立医院,不同年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5.33%的学生会考虑今后续读本科,67.56%的学生会考虑今后开设自己的诊所,多数不会考虑转牙科材料行业(43.09%)和非医疗的其他行业(57.77%),但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口腔专业大专生的实习意愿和需求,参考医疗市场的现状有目的性地进行引导,可以更好地帮助大专生树立正确的实习和就业价值观。 冯广智 杨雪瑾 庄润涛 蔡婧 王蕾关键词:医学教育 就业意向 口腔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比较龈壁提升和冠延长术后,CAD/CAM玻璃陶瓷全冠对下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后远中龈下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103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龈壁提升术和牙冠延长术,然后用CAD/CAM玻璃陶瓷全冠修复。修复完成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复查,按照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订标准(USPHS),对两组修复体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 各复查时间所有修复体达到A级的比例80.0%以上,边缘密合度均无C级和D级评价,修复体外形、边缘着色情况、颜色匹配度、继发龋和修复体表面质地等无C级评价。修复后各时间段各指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龈壁提升和冠延长术修复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的中短期临床效果相近。 王芳 庄润涛 冯广智 蔡婧 李兵 张楠楠关键词:下颌第二磨牙 上颌前磨牙修复:3种方式和4种材料的有限元分析比较 被引量:17 2018年 背景:对于牙体缺损后治疗,不同修复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生物力学效果,影响预后。目的:对上颌前磨牙牙体缺损设计3种不同的修复方式和4种不同的修复材料,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应力分析。方法:以离体人上颌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获取Micro CT扫描数据,建立上颌第一前磨牙缺损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嵌体、髓腔固位型高嵌体、桩冠3种修复方式,每种修复方式设计钴铬合金、纯钛、氧化锆、IPS e.MAX全瓷4种修复材料,进行4种方式的力学加载,面六点垂直加载或二点与牙长轴呈0°、45°、90°加载,每点加载力大小为75 N,观察模型中各部分的最大主应力的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1)在修复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无论何种加载条件,嵌体修复组剩余牙本质的最大主应力最大,高嵌体修复组次之,桩冠修复组最小;(2)在同种修复方式下,无论何种加载条件,钴铬合金材料修复组牙釉质的最大主应力值最大,IPS e.max全瓷材料修复组最小;(3)从应力分布来看,桩冠和高嵌体修复组各部分的应力分布均匀;(4)结果表明,从应力分布来看,桩冠和高嵌体是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从应力分布和保存牙本质的量来看,对于大面积牙体缺损治疗后的修复,高嵌体是更安全合理的修复方式。 付宏宇 冯广智关键词:铬合金 有限元分析 三维有限元分析不同材料不同方法修复离体牙缺损模型的应力分布 被引量:16 2019年 背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根管治疗后的牙体组织,并能够保证修复后的强度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的:使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方式修复离体牙缺损模型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市海淀医院口腔科因慢性牙周炎无法保留而拔除的上颌第一磨牙12颗,根管治疗后制备离体牙缺损模型,以钴铬合金、纯钛金属、二氧化锆、E.max全瓷为修复材料,每种材料分别进行嵌体、高嵌体、桩核冠3种修复方式。通过MicroCT扫描上颌第一磨牙修复模型,使用图像处理软件Mimics17.0及Geomegic Studio 2013重建牙体及修复体三维数字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力学模拟,力加载方式设为:8点90°加载、3点90°加载、3点90°加载、3点0°加载。结果与结论:在各载荷条件下,桩冠组修复体边缘、预备体肩台、剩余牙本质颈部及桩核中部出现应力集中区;在各载荷条件下,嵌体组釉质的加载点出现应力集中区,并有将应力沿牙釉质传到至颈部的趋势,嵌体和预备体相对的龈壁和底面及二者移行处也出现应力集中区;在各载荷条件下,高嵌体组高嵌体与牙釉质接触处出现应力集中,预备体龈壁和底面及二者移行处,以及相对应的高嵌体髓腔内部分也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但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结果表明在上颌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方式中,高嵌体具有适用性和优势性。 冯广智 付宏宇 马鹏华关键词:高嵌体 上颌磨牙 磨牙 牙应力分析 上颌前牙两种氧化锆全冠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通过上颌前牙两种氧化锆全冠的临床效果比较,探讨UPCERA TT氧化锆材料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比较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口腔科修复的85颗上颌前牙全冠,其中41颗采用UPCERA TT氧化锆无饰瓷全冠,44颗为传统氧化锆内冠加饰面瓷全冠。使用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订标准(USPHS)分别在修复即刻以及修复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进行随访和修复体评价,并对牙周情况进行检查,综合比较两种氧化锆全冠的修复效果。结果根据改良USPHS评价标准,各复查时间对2组修复体A级评价百分比都>80%,A级+B级评价和为100%,牙周情况复查比较,2组各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颌前牙的全冠修复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无饰瓷的TT氧化锆全冠作为临床方案之一,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冯广智 庄润涛 王芳 林颖洁 蔡婧 郑彤关键词:上颌前牙 短冠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玻璃陶瓷短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作出评价。方法:选择28例患者29颗患牙,用玻璃陶瓷制作短冠修复。6个月、12个月分别复查,按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机构(USPHS)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12个月复查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12个月复查时,表面质地达到A级标准的修复体为100%,边缘密合度、外形、边缘着色和继发龋参数,达到A级标准的均占90%以上,颜色匹配达到A级标准的占89. 3%。患者对咀嚼和固位非常满意,对舒适和美观非常满意者分别占96. 3%和92. 6%。结论:玻璃陶瓷短冠对于根管治疗后的后牙牙体缺损是理想的微创修复技术。 庄润涛 冯广智 程珏 刘雅美关键词:玻璃陶瓷 牙体缺损 下颌后牙三单位种植固定义齿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比较下颌后牙区三单位种植固定义齿时,不同植体数目时周围骨的应力分布。方法利用Abaqus6. 13软件绘制下颌后牙区牙槽骨骨块简化模型,种植体及基台、修复体牙冠模型,分别加载垂直向300N、水平向30N的载荷,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皮质的应力分布特征。结果垂直和水平载荷后,种植体周围骨von Mises应力主要集中于种植体颊、舌侧骨皮质表面。与3颗种植体支持的模型比较,2颗种植体支持模型中种植体周围的骨皮质最大von Mises应力(MVMS)分别上升41. 8%和33. 9%,但未超过骨皮质最大屈服强度。结论 2颗种植体支持的三单位种植固定义齿修复时,骨皮质承受的应力比3颗种植体支持的要大,但未超过骨皮质最大屈服强度。 冯广智 李钧 庄润涛 杨雪瑾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固定桥 应力分布 透明质酸在预防微创拔牙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19年 将微创拔牙患者2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将明胶海绵沾满透明质酸(HA)置于拔牙窝处,对照组仅使用明胶海绵。术后随访并记录拔牙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研究发现研究组术后出血、感染和肿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疼痛和干槽症的发生率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冯广智 杨雪瑾 庄润涛 蔡婧 王蕾关键词:术后并发症 2种穿髓型楔状缺损前磨牙修复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比较和观察临床中穿髓型楔状缺损的前磨牙,在完善根管治疗后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辅助固位和流动树脂加纳米树脂充填,再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CAD/CAM)铸瓷全冠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市某综合医院口腔科修复的196颗穿髓型楔状缺损前磨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93例96颗,对照组94例100颗。2组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研究组采用流动树脂加纳米树脂充填,对照组采用玻璃纤维桩及双固化树脂充填,最后均进行CAD/CAM铸瓷全冠修复。参考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订标准(USPHS),分别在修复后半年、1年、2年和3年进行复诊检查和评价效果,综合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根据改良USPHS评价标准,各复查点2组修复体A级评价百分比都>80%,A级+B级评价和为100%,2组临床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穿髓型楔状缺损的前磨牙铸瓷全冠修复前,可以酌情选择流动树脂加纳米树脂作为充填方案之一,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王芳 冯广智 林颖洁 蔡婧 李兵 张楠楠关键词:玻璃纤维桩 纳米树脂 流动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