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珍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试论汉代的边疆民族观与治边策略--以《汉书》为中心被引量:1
- 2016年
- 《汉书》继承并发展了《史记》对统一多民族中国边疆民族的记述,把所有边疆民族都作为统一多民族中国的成员,这样的边疆民族历史观,对于统一多民族中国国家发展历史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整个汉王朝时期,国家战略的重点在调整与北方匈奴的关系,所以班固在《汉书·匈奴传·赞》中具体表达了处理汉匈民族关系的基本观点,即处理汉匈民族关系的策略应该是,在和亲的同时,也要进行积极的军事防御与进攻。班固还认为,汉匈民族关系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汉初汉王朝处于劣势,汉宣帝以后匈奴处于劣势,所以汉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策略是"贵于未战"。
- 王文光杨琼珍
- 关键词:汉代民族史观
- 交换扩张的类型及其历史效应:从物的祛意义化到公民身份的制度起源被引量:1
- 2021年
- 对交换的古今差异之形成动力的合理解释之一是交换扩张。对交换扩张的三个历史类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交换物的意义负载不断消失,直到人在现代交换中的退场;身份竞争不再是交换的首要目的,而退变为现代交换中的偶然现象;交换制度的均质化包括市场制度和公民身份制度,它们共同置换了共同体在意义共享上的均质化。交换扩张类型的历史考察,有助于对现代交换的异化本质进行深层次的批判。
- 沈云都杨琼珍
- 关键词:公民身份
- 后汉武帝时代北部边疆汉匈民族关系述论被引量:2
- 2016年
- 汉王朝民族关系和国家战略重点都在北方,主要是汉王朝与匈奴政权的关系,汉武帝在位期间曾经对匈奴进行过大规模的攻击,但汉王朝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从汉昭帝开始,汉匈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汉匈民族关系表现为匈奴向汉王朝请求和亲、攻击汉王朝、遭到汉王朝反击、匈奴内部发生权利斗争、匈奴再次请求和亲,直到匈奴衰亡这样的基本特征。匈奴衰亡后,分裂为南北匈奴,这样的结果还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民族发展历史的重大变化。
- 王文光杨琼珍
- 多民族--宗教生活史的道德意义
- 哈贝马斯晚近道德哲学赋予具体的民族-宗教生活传统的感性直觉以"道德动机"的地位,从而否定了康德道德认知主义"道德之外没有道德动机"的经典判断。但是动机概念的引入并没有动摇理性的自由认知对道德形成过程的决定作用,相反,"感...
- 沈云都杨琼珍
- 关键词:道德动机道德直觉
- 丽江古城旅游发展中的居民发展权问题研究
- 作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类,每个人都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二战后,由于历史以及世界经济秩序等多方面的原因,世界人权界提出了发展权的概念,各个国家和学术界对发展权的理解和定位也展开了讨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内的区域...
- 杨琼珍
- 关键词:旅游发展旅游开发
- 文献传递
- 纳西族山林观念史研究
- 在过去千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山林既是山地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源,也是与人类的发展和兴衰相伴随的一个重要领域,历史发展中社会及其制度的变迁也导致了山林观念的变迁,这种变迁包括了山林观念的变迁,还有山林使用和管理制度等的变迁。2...
- 杨琼珍
- 关键词:纳西族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