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镜
  • 4篇鼻内
  • 4篇鼻内镜
  • 3篇手术
  • 2篇蝶窦
  • 2篇中耳
  • 2篇声带
  • 2篇声带息肉
  • 2篇息肉
  • 2篇疗效
  • 2篇分泌
  • 2篇分泌性
  • 2篇鼻内镜下
  • 1篇蛋白
  • 1篇蝶窦开放术
  • 1篇蝶窦炎
  • 1篇咽喉疾病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机构

  • 9篇成都医学院第...

作者

  • 9篇王玲
  • 8篇罗伟
  • 5篇文科
  • 3篇邓玫
  • 3篇黄朝平
  • 2篇聂建华
  • 2篇朱力
  • 1篇张雪莲

传媒

  • 2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改良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蝶窦炎的疗效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改良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蝶窦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真菌性蝶窦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改良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组(A组,n=36)和传统手术组(B组,n=42)。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鼻黏膜症状(Lund-Kennedy评分)和鼻腔鼻窦改善情况[鼻腔鼻窦测试-20(SNOT-20)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毕至窦口上皮化时间显著短于B组[(35.31±5.17)dvs(42.59±9.51)d,t=4.472,P=0.000]。两组总有效率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高于B组(91.67%vs69.05%,χ^2=6.083,P=0.014)。术后6个月时,A组Lund-Kennedy、SNOT-20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可显著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治愈率,减轻鼻黏膜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较传统术式更具优势。
王玲罗伟文科
关键词:真菌性蝶窦炎生活质量
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对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干耳率等疗效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112只耳)S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术)51例(56耳)及对照组(鼓室常规灌洗术)54例(56耳)。随访1年,对比两组的近远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耳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8.21%,较对照组的76.79%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6、12个月的干耳率分别为94.64%、96.43%及96.43%,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5.00%、80.36%及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耳鸣、耳聋、听力下降及耳闷塞感的比例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耳鸣、听力下降及耳闷塞感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术治疗SOM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且可明显提升患者的干耳率,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王玲罗伟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指标
孤立性蝶窦真菌病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临床特点,评估鼻内镜手术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并经病理确诊,临床资料完整的60例孤立性蝶窦真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蝶窦开放、病灶清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根据症状缓解程度、快慢,有无复发等指标评估手术疗效。主观病情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客观病情采用Lund-Kennedy评分法对患侧鼻腔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评分的差异。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涕中带血、鼻涕异味及视力改变,其中头痛43例(71.67%);涕血或回吸性血涕10例(16.67%);鼻涕异味5例(8.33%);视物模糊2例(3.33%)。术前鼻部冠状位及横断面CT主要表现为蝶窦内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术前鼻内镜检查发现合并有鼻中隔偏曲36例(60.00%),嗅裂区息肉15例(25.00%)。56例患者术后7d症状缓解明显,半年后治愈率为96.7%(58/60)。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立性蝶窦真菌病发病隐匿,头痛是非特异性临床表现,鼻腔解剖结构异常致蝶窦口狭窄或阻塞可能为该病主要诱因。鼻窦CT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为确诊的金标准,经鼻-鼻内镜下蝶窦开放、病灶清除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首选方法。
罗伟王玲文科邓玫聂建华黄朝平
关键词:蝶窦真菌病鼻内镜
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与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与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声带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行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康复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发声时间、声音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手术疗效、治疗前后嗓音学指标[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声门噪声能量(normalized noise energy,NNE)]、术后1 d创伤相关指标[热休克蛋白72(heat shock protein 72,HSP72)、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发声时间、声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住院天数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基频微扰、振幅微扰、NNE均较术前降低(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术后1 d,观察组患者血清HSP72、HMGB-1、PGI2、β-EP、NP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与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比较,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更佳,能有效促进嗓音功能恢复,缩短手术和术后恢复时间,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
王玲罗伟任婷婷
关键词:纤维喉镜支撑喉镜声带息肉嗓音声学分析
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疗效评估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估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并讨论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治疗,且临床资料记录完整的慢性鼻窦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老年患者106例(观察组)和中青年患者94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鼻部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合并基础疾病比例为63.21%(67/1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34%(2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平均鼻部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年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2.45%vs 94.68%,8.97dvs 8.36d,7.55%vs 6.38%,10.38%vs 9.57%,P>0.05);两组患者术中100~300mL出血量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vs 4,χ~2=1.352,P<0.05)。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控制术中出血至关重要。
罗伟文科王玲邓玫黄朝平聂建华朱力
关键词:老年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和中耳积液中β2-M、S-IgA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和中耳积液β2-微球蛋白(β2-M)、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88例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的SOM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血清和中耳积液与对照组体检时血清β2-M、S-IgA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SOM患者术前及术后3 d血清和中耳积液β2-M、S-IgA及炎性因子水平,分析SOM患者血清和中耳积液β2-M、S-IgA与中耳积液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血清比较,观察组术前血清和中耳积液β2-M、S-IgA、TNF-α、IL-6、IL-1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OM患者术前和术后3 d血清β2-M、S-IgA、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中耳积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SOM患者术后3 d血清和中耳积液β2-M、S-IgA、TNF-α、IL-6、IL-10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OM患者血清β2-M、S-IgA与中耳积液TNF-α、IL-6呈正相关,中耳积液β2-M、S-IgA与中耳积液TNF-α、IL-6也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SOM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及中耳积液β2-M、S-IgA和炎性因子均发生一定变化,可将上述因子作为SOM诊断与评估预后的辅助指标。
王玲罗伟文科黄朝平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
语言及吞咽功能训练在声带息肉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语言及吞咽功能训练在声带息肉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声带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各43例。均行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语言训练及吞咽功能训练,训练45 d。比较两组术后60 d的嗓音声学指标和嗓音障碍指数。结果术后60 d,训练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最长发音时间、声音障碍指数和嗓音障碍指数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语言训练及吞咽功能训练可以巩固声带息肉术效果,改善患者客观声学指标与主观感受,有利于患者嗓音功能恢复。
王玲朱力任婷婷文科
关键词:语言训练吞咽功能训练
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以220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合并咽喉疾病分为合并组和未合并组,纳入患者均行Hp检测,并对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疾病与Hp感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合并组H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未合并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合并组Hp感染程度明显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显著(P<0.05),Hp感染是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33,P=0.012,95%CI 1.002~4.512); 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疾病发生率与Hp阳性率呈明显的正相关(r=0.451,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疾病与Hp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对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疾病诊治时应首先筛查Hp.
王玲罗伟张雪莲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咽喉疾病幽门螺旋杆菌
鼻内镜下吸切割器切除腺样体肥大与传统手术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吸切割器切除腺样体肥大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采用鼻内镜下吸切割器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腺样体残留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腺样体残留率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比较,鼻内镜下吸切割器切除腺样体肥大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罗伟王玲邓玫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腺样体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