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立跃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插管
  • 2篇胆管
  • 2篇胆管造影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胆管造影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造影
  • 2篇逆行
  • 2篇腺炎
  • 2篇内镜
  • 2篇插管时间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短肽
  • 1篇选择性插管
  • 1篇胰胆管造影术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探针
  • 1篇造影术
  • 1篇手把手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潘阳林
  • 4篇郭学刚
  • 4篇郑立跃
  • 1篇罗辉
  • 1篇张荣春
  • 1篇张荣春
  • 1篇王向平
  • 1篇王向平
  • 1篇郭晓扬
  • 1篇刘少鹏
  • 1篇康晓宇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插管时间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影响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危险因素,探讨插管时间与PEP的关系. 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对ERCP患者的PEP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不同...
杨盛烨王向平张荣春郑立跃郭晓扬潘阳林郭学刚
关键词:胰腺炎插管时间
插管时间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PEP)易发的危险因素,探讨插管时间与PEP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2年期间1625例患者ERCP操作的插管时间资料,对发生PEP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不同的插管时间对PEP的影响。结果总PEP发生率4.6%(75/1625),其中轻度4.1%(67/1625)、中重度0.5%(8/1625)。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P=0.02)、胆总管结石(P=0.02)、胆总管恶性狭窄(P=0.007)、十二指肠狭窄(P=0.029)、术中预切开(P〈0.01)、插管时间≥8min(P〈0.01)、血小板≥180×109/L(P=0.089)、碱性磷酸酶≥120U/L(P=0.083)、总胆红素≥17.1μmoL/L(P=0.094)是与PEP相关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术中预切开(OR=1.93,95%CI:1.10—3.39,P=0.022)、插管时间≥8min(OR=3.50,95%CI:2.00—6.13,P〈0.01)和十二指肠狭窄(OR=2.92,95%CI:1.08—7.86,P=0.034)为PE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30vain以内,随着插管时间的延长,PEP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插管时间是PEP易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插管时间≥8min时可显著增加总PEP的发生。
杨盛烨王向平张荣春郑立跃郭晓扬潘阳林郭学刚
关键词:胰腺炎并发症插管时间
SNFYMPL荧光探针和共聚焦显微内镜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荧光探针SNFYMPLGGGSK-FITC与胃癌组织的结合能力,预测其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10月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和癌旁组织,使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线性七肽SNFYMPL及无关序列肽探针对其冰冻切片进行荧光染色,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检测其结合能力,并与组织病理结果对比。结果:SNFYMPLGGGSK-FITC对胃癌组织荧光染色的阳性率为81.25%(39/48),明显优于无关序列肽探针的14.58%(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NFYMPLGGGSK-FITC对癌旁组织荧光染色的阳性率为27.08%(13/48),明显低于对胃癌组织荧光染色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FITC标记的SNFYMPL短肽探针与胃癌组织较强结合能力,图像组织分辨率好,可以作为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胃癌诊断的潜在靶向分子进一步研究。
刘少鹏郑立跃康晓宇潘阳林郭学刚
关键词:共聚焦显微内镜胃癌
影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手把手培训学员插管成功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ERCP手把手培训中学员插管成功率的危险因素,旨在提高ERCP的培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学员在西京消化病医院进行ERCP手把手培训的1193例病例资料,并对可能影响插管成功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患者选择性胆管插管1165例,胰管插管28例。学员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为58.5%(681/1165),教员接手后总体成功率为97.9%(1140/1165);学员选择性胰管插管成功率为39.3%(11/28),教员接手后总体成功率为89.3%(25/28)。ERCP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8.0%(96/1193),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4.4%(53/11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管恶性狭窄(OR=0.44,95%CI:0.28—0.67,P〈0.01)、胆管良性或不明原因狭窄(OR=0.32,95%CI:0.17—0.60,P〈0.01)、怀疑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SOD)(OR=0.28,95%CI:0.16~0.47,P〈0.01)、合并有高血压(OR=0.65,95%CI:0.44~0.96,P〈0.0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48fL(OR=0.69,95%CI:0.51~0.92,P〈0.05)、血小板(PLT)〈100×109/L(OR=1.68,95%CI:1.05—2.71,p〈0.05)为插管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管良恶性或不明原因狭窄、怀疑SOD、合并有高血压、RDW和PLT异常是影响ERCP手把手培训学员插管成功率的危险因素。
郑立跃潘阳林罗辉郭学刚
关键词:选择性插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