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凯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动障碍
  • 1篇症状
  • 1篇注意缺陷多动...
  • 1篇注意缺陷多动...
  • 1篇注意缺陷与多...
  • 1篇母子依恋
  • 1篇患儿

机构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作者

  • 1篇李萍
  • 1篇杜亚松
  • 1篇崔海松
  • 1篇谢红涛
  • 1篇陆峥
  • 1篇王峰
  • 1篇周国权
  • 1篇李泽兵
  • 1篇沈凯

传媒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沙盘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症状及母子依恋安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沙盘治疗对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母子依恋关系及ADHD症状的疗效。方法:从上海市普陀区2所小学整群抽样后确诊103例ADHD患儿,其中32例家长愿意参加沙盘治疗的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32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6例)和非干预组(16例);与干预组儿童一般情况相匹配的正常儿童16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干预组患儿及其母亲进行为期24周的沙盘治疗,非干预组不给予干预。采用依恋安全性量表(KSS)、SNAP-IV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沙盘治疗前干预组KSS分(2.63±0.31)低于正常对照组(3.04±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4周沙盘治疗后干预组KSS分(2.86±0.26)比治疗前增高,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组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3.06±0.20)(P<0.05);治疗后SNAP-IV干预组儿童的注意缺陷分(1.45±0.25)、多动冲动分(0.57±0.37)及总分(1.01±0.28)均比治疗前[(2.27±0.41),(1.42±0.66),(1.85±0.46)]降低,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组间主效应(均P<0.05)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盘治疗能够安全、有效的改善ADHD儿童不良母子依恋关系及ADHD核心症状。
王峰杜亚松谢红涛周国权李萍李泽兵崔海松沈凯肖维琴钱明荣颜亚芸陆峥
关键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母子依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