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峰
- 作品数:28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电子电信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二次谐波成像定量评估主动脉增龄性改变被引量:1
- 2023年
- 衰老是引起主动脉硬化进而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独立风险因素.对主动脉增龄性改变进行定量评估有望为心血管疾病研究提供重要线索.采用二次谐波成像技术,结合三维灰度共生矩阵纹理分析算法,对不同周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内外表面的胶原纤维进行了定量评估;提取出多种可量化表征主动脉增龄性改变的特征参数,从胶原纤维微结构角度揭示了主动脉增龄性变化规律.上述方法及提取出的特征参数有望为评估血管老化程度提供有力工具和重要参考指标,并进一步应用于与老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 王楠楠高玉峰郑炜李慧林展翼
- 关键词:医用光学二次谐波成像主动脉增龄性改变胶原纤维
- 一种时分多脉冲间接像差测量方法
- 本发明涉及双光子成像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时分多脉冲间接像差测量方法,包括回形腔,光脉冲进入回形腔后产生在时间上分开的光脉冲序列,在回形腔中设有波前校正器DM<Sub>1</Sub>;对光脉冲的像差作Zernike模式矫...
- 高玉峰叶世蔚李慧郑炜
- 一种在物镜下产生z轴多焦点并补偿球差的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 本发明涉及双光子成像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在物镜下产生z轴多焦点并补偿球差的系统及其实施方法,包括非稳回形腔,非稳回形腔包括第一凹面反射镜、第二凹面反射镜、波前校正器、分光镜和反射镜;激光光源发出的光进入非稳回形腔后,经...
- 高玉峰王楠楠李慧郑炜
- 用于血管成像的光学显微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血管成像的光学显微系统,光学显微系统包括激光器、二次谐波产生装置、双光子显微成像装置、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单元及处理器,二次谐波产生装置用于对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的频率进行倍增,双光子显微成像装置用于获取样...
- 吴婷廖九零余佳李慧高玉峰郑炜
- 基于DMD的荧光光谱探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荧光光谱探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DMD的荧光光谱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荧光光谱探测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DMD、色散单元和探测器;S2:获取光学系统的光谱矫正系数R,包括以下步骤:S21:测量标...
- 黄晨明余佳高玉峰香凤王楠楠郑炜
- 一种双光子荧光成像方法、系统及图像处理设备
- 本发明适用于双光子荧光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双光子荧光成像方法、系统及图像处理设备,通过依次对入射的两个脉冲光束进行波前整形,得到在物镜的焦点处的光场为梯度光场的两个光束,并使两个光束的梯度光场的光强分布相反,然后依次通过两...
- 高玉峰郑炜
- 文献传递
- 自适应光学在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3年
- 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医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中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具有大深度三维显微成像功能,被认为是深层生物组织研究的首选工具。但是,在双光子成像系统使用过程中,光学系统的装配偏差、光学元件不理想以及生物样品的不均匀性都会在成像过程中引入像差,从而降低成像质量。通过在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中引入自适应光学技术,可实现对像差的有效校正,从而提高成像的分辨率、深度和视场。介绍了双光子显微成像中的像差来源和特点,概述了自适应光学技术中不同的探测和校正方法,综述了近年来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双光子显微成像中不同的应用成果,最后对自适应光学在双光子显微成像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章辰高玉峰叶世蔚李慧郑炜
- 关键词:生物光学自适应光学波前像差波前校正
- 一种基于多角度投影的三维显微成像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三维显微成像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角度投影的三维显微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空间光调制器对入射光进行调制,使得从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出射的光于物镜焦点处产生V形光束,在至少两个角度的方向上对样品进行...
- 何悦之高玉峰郑炜
- 一种透明试剂筛选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明试剂筛选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激光发射源、检流计振镜、样品台、激光接收器以及处理器,样品台的表面放置有多孔样品架,多孔样品架的每个孔板内均放置有不同的透明试剂以及浸泡在透明试剂中的样品。检流计振...
- 郑炜夏先园高玉峰陈廷爱
- 大视场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研究进展(特邀)被引量:1
- 2022年
- 双光子显微成像具备高分辨率、天然层析能力和大穿透深度等特点,在活体动物成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在维持高分辨率的条件下,扩大双光子的成像视场,来满足生物医学中对大规模动态反应的监测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光学显微成像领域的难点,也是科研关注的重点。综述了大视场双光子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的产生背景和设计原理,并从光学不变量的角度阐述了实现大视场双光子成像的理论基础。然后重点回顾了现有的几种大视场双光子成像方法,分别包括了扫描中继系统的边缘像差校准、高通量物镜的设计研发和自适应光学方法的使用。基于双光子成像的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特性,大视场双光子成像技术将成为一种在脑科学等需介观高分辨成像领域的应用中实现大区域动态监测的强有力的工具。
- 姚靖余志鹏高玉峰叶世蔚郑炜赖溥祥
- 关键词:大视场像差自适应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