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亮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磁共振
  • 2篇CT检查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疾病
  • 1篇胆胰
  • 1篇胆胰管
  • 1篇胆胰管造影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心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胰管
  • 1篇胰管造影
  • 1篇胰腺

机构

  • 7篇大连市第二人...

作者

  • 7篇陈亮
  • 3篇庄玉慧
  • 2篇杨柳
  • 2篇吕艳杰
  • 2篇张静雅
  • 1篇赵文
  • 1篇杜鹏
  • 1篇谭林

传媒

  • 4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并对比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方法 92例小胰腺癌患者,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CT检查,观察组给予患者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准确率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检查准确率(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时均具有安全性,相对于CT检查,MRI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大力应用。
庄玉慧陈亮吕艳杰谭林
关键词:小胰腺癌CT检查MRI检查准确率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通过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DSA)和CT血管成像(CTA)的分析,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017年至本院接受诊疗的8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CTA及DSA检查(在DSA检查前1周内完成CTA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6例患者的CTA及DSA检查结果对照,在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狭窄程度、狭窄范围数量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可清晰地显示出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还具有无创伤、无不适症状、安全性高、诊断检出率及准确率高、图像清晰等优点。
陈亮赵文杨柳
关键词: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磁共振在诊断骨嗜酸性肉芽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在诊断骨嗜酸性肉芽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磁共振资料作为分析对象。结果:25例患者中单发22例,多发3例。3例病灶呈不规则形溶骨性骨质破坏;14例呈形态规则的类圆形骨质破坏,临近骨髓及软组织肿胀明显;8例呈溶骨性骨质破坏伴中间分隔,边缘硬化。全部病例T1WI均为低信号,T2WI均为稍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为高信号;注入造影剂后3例急性炎症浸润期病灶呈边缘显著持续性强化,14例肉芽肿期病灶呈持续性均匀强化,8例修复期病灶早期未见明显强化而延迟期呈轻度环状、分隔样强化。结论:磁共振能提示骨嗜酸性肉芽肿病变的形态、大小、范围、细节及分期,图像清晰,在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亮张静雅李旭
关键词:磁共振骨嗜酸性肉芽肿
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MRI、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对比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3
2021年
目的:研究对比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TPOF)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拟诊断为TPOF且X线检查表现为阴性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所有受试者进行MRI、CT检查,且以手术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上述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TPOF的效能。此外,比较MRI、CT检查诊断TPOF的表观扩散系数以及节段各向异性值以及对TPOF类型的检出率。结果:MRI检查诊断TPOF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8.61%、94.12%、97.75%,均高于CT检查的79.17%、64.71%、76.40%(均P<0.05)。MRI检查诊断TPOF的表观扩散系数高于CT检查,而节段各向异性值低于CT检查(均P<0.05)。MRI检查对骨皮质骨折的检出率低于CT检查,而对骨小梁骨折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均P<0.05)。结论:MRI检查诊断TPOF的价值高于CT检查,且在骨小梁骨折的检出率方面优于CT检查,但CT检查应用于骨皮质骨折的诊断价值更高。临床工作中可能通过联合MRI以及CT检查,继而达到提高TPOF检出率的目的。
张静雅刘宁刘爽宋岩奇陈亮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表现
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9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磁共振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评判。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在临床进行股骨头坏死诊断中,X线诊断是一种最常见的方法,CT检查与磁共振检查同样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从最终的诊断检出率上分析,磁共振的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磁共振的方式进行股骨头坏死的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应用。
宋岩奇陈亮庄玉慧
关键词:磁共振股骨头坏死
常规MRI结合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在壶腹周围胆管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常规MRI结合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在壶腹周围胆管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017年至本院接受诊疗的86例壶腹周围胆管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常规MRI结合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与经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例患者的常规MRI结合MRCP检查与ERCP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89.2%(33/37),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1.8%(45/49)。结论:常规MRI结合MRCP用于壶腹周围胆管疾病的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出病变的部位、程度、范围,在不同疾病之间还能进行清楚的鉴别。
陈亮庄玉慧吕艳杰
关键词:壶腹周围胆管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在肺小结节的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30例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施行常规CT检查与多排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操作时间以及图像质量优良率。结果:多排螺旋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CT检查,同时其图像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CT检查(P<0.05);多排螺旋CT检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常规CT检查(P<0.05)。结论:在肺小结节的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能够提高诊断的符合率和图像质量,缩短CT检查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杨柳陈亮杜鹏王秀丽
关键词:肺小结节多排螺旋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