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翔丽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省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护理干预在结核性脓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结核性脓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并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观察组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S、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GQOLI-74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降低结核性脓胸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减轻其负面情绪及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
- 邱丹丹胡雪丹史翔丽
- 关键词:结核性脓胸系统护理负面情绪疼痛
- 阶段性护理在促进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在促进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中阶段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阶段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上肢疼痛、肿胀情况、负压引流总量及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上肢疼痛评分、上肢肿胀时间、负压引流总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水平外展度、肩关节向上外展度及患侧运动耐力测试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促进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中阶段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邱丹丹刘玲史翔丽
- 关键词:乳腺癌上肢功能阶段性护理
- 呼吸功能训练配合康复护理在结核性脓胸术后患者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 2022年
-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配合康复护理在结核性脓胸术后患者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40例结核性脓胸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呼吸功能训练配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并发症、疼痛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配合康复护理方案对结核性脓胸术后患者效果显著。
- 邱丹丹胡雪丹史翔丽
- 关键词:呼吸功能训练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 桡动脉采血穿刺点改良按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点改良按压方法与传统按压方法的对比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232例胸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在桡动脉采血拔针后分别采用医用布胶布、无菌输液贴和无菌棉签组合的改良按压方法和传统棉签指压法,比较两组按压效果。结果采用医用布胶布、无菌输液贴和无菌棉签组合的改良按压方法能达到传统人工按压效果(χ2=0.147,P=0.701)。结论桡动脉采血穿刺点改良按压方法安全性较好,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但仍需进一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试验进行全面评价。
- 高露雷亚婷史翔丽谢文悦曾娟琴陈中书
- 关键词:桡动脉采血按压方法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