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钦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7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解吸
  • 4篇石墨
  • 3篇多形
  • 3篇同位素
  • 3篇气中
  • 3篇炉体
  • 3篇甲烷
  • 2篇电解
  • 2篇油扩散泵
  • 2篇气口
  • 2篇气体
  • 2篇去污
  • 2篇进气
  • 2篇进气口
  • 2篇空气过滤器
  • 2篇扩散泵
  • 2篇机械泵
  • 2篇核设施
  • 2篇核石墨
  • 2篇核素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上...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上海科技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上海市计量测...

作者

  • 14篇张钦
  • 14篇刘卫
  • 12篇邓珂
  • 11篇杨果
  • 9篇马玉华
  • 6篇王广华
  • 4篇曾友石
  • 3篇包广粮
  • 3篇杜林
  • 2篇吕丽君
  • 2篇钱楠
  • 2篇刘桂民
  • 2篇黄豫
  • 2篇王玲
  • 2篇李华
  • 1篇吴喜军
  • 1篇钱渊
  • 1篇吴胜伟
  • 1篇何明
  • 1篇李燕

传媒

  • 6篇核技术
  • 1篇分析化学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核设施周围大气中多形态氚的取样装置及测量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设施周围大气中多形态氚的取样装置及测量方法,该取样装置包括:进样系统,第一路取样系统、第二路取样系统、第三路取样系统,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取样系统之间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进样系统的下游,进样系统包括依...
刘卫秦来来刘佳煜邓珂张钦马兆伟杨果马玉华杜林包广粮王广华王玲吕丽君
文献传递
秦山核电基地周围草地中不同形态氚的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氚是核设施运行过程中排放的放射性物质之一,植物和土壤是氚参与生态循环的组成部分。核设施周围植物和土壤中氚的分布可以用来判断核设施的短期和长期排放情况,本文测定了2015~2016年秦山核电站周围环境的草和表层土壤中的不同形态的氚活度。草中组织自由水氚(Tissue Free Water Tritium, TFWT)和表层土壤中的氚化水(HTO)在主风方向上离核设施越远其活度值越小。对比两年的采样结果,草中有机氚(Organically Bound Tritium, OBT)活度的总量大体相同,分布情况大体一致。表层土壤中的OBT分布与HTO和草中的OBT均不相同。表层土壤中OBT/HTO的比值明显高于草中的相应值,表明土壤中OBT与草中OBT的来源、形成过程、迁移转换等都有所差别。
张钦杜林杜林杨果杨果张铭军刘卫
关键词:表层土壤
一种用于解吸石墨中多种核素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吸石墨中多种核素的装置,包括炉体,炉体中设置有样品盅,炉体外设置有感应加热线圈和控制器,感应加热线圈位于样品盅处,感应加热线圈与控制器电连接,炉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连接真空装置,进气口连...
刘卫邓珂张铭军钱楠张钦曾友石
文献传递
一种核设施周围大气中多形态氚的取样装置及测量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设施周围大气中多形态氚的取样装置及测量方法,该取样装置包括:进样系统,第一路取样系统、第二路取样系统、第三路取样系统,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取样系统之间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进样系统的下游,进样系统包括依...
刘卫秦来来包广粮王玲马玉华杜林邓珂吕丽君张钦刘佳煜杨果马兆伟王广华
文丘里气泡发生器气泡在喉部和扩张段的运动和碎化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文丘里式气泡发生器因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产生所需均匀粒径的微气泡等优点,被熔盐堆脱气系统所采用。本文在脱气回路水力试验台架的实验基础上,借助高速相机来研究气泡在文丘里气泡发生器喉部和扩张段处的运动和碎化特性。研究表明:气泡运动可以分为4个阶段:1)气泡高速稳定运动阶段;2)气泡速度剧烈变化阶段;3)气泡速度稳定波动阶段;4)气泡低速稳定运动阶段。随着进气孔径的增大气泡在上述4个阶段的稳定性增加;随着水流量的增加,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区域将会向靠近x=0 mm处缩小。其中气泡的碎化过程主要是在第二阶段发生的。
马兆伟李华刘卫刘桂民张钦杨果杨果
关键词:气泡发生器气泡运动
基于氘氚关系的固体聚合物电解浓氚仪的标定
2024年
固体聚合物电解水(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PE)在低活度氚水浓集测量中具有无电解质添加、电流大、无限减容比、安全环保等优势。然而标定其氚的富集因子E_(t)时需采用高活度的氚水标样,这会造成系统的氚记忆效应。为了避免高活度氚水的污染,采用氘内标法对SPE浓氚装置进行标定。根据电解过程中氚分离系数(β)和氘分离系数(α)的强关联性,得到装置常数k值:α(β-1)/(β (α-1));从而基于氘富集因子E_(d),确定SPE电解浓氚仪的氚富集因子(E_(d))^(k)。实验结果表明:k值在同款电解槽间波动较小,均值为1.088 9,变异系数为0.89%;k值受电解初始水量影响小,对电极材料敏感。k值作为常数用于同类型电解槽的标定具有高准确性和精密度。
王晨旭薛孝宠刘佳煜曾友石邓珂张钦朱励骁刘卫戈立新
核设施周围大气中多形态氚的测量被引量:6
2018年
大气中氚主要以氚化水(HTO)、氚化氢(HT)以及氚化甲烷(CH_3T)的形态存在,其危害与其化学形态相关。为了准确评价核设施周围大气中不同化学形态的氚水平,基于高温催化氧化和低温冷阱捕集的原理,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核设施周围大气中多形态氚的取样及测量方法,并对秦山核电站周围大气中不同形态氚进行了初步测量。该方法中催化剂在大气环境下对HT和CH_3T的催化氧化效率≥99%,冷阱对水样的收集效率≥95%,具备了同时采集和测量HTO、HT和CH_3T的功能。基于秦山核电站周围大气中氚的初步测量结果发现:秦山核电站周围大气中存在HTO、CH_3T和HT三种形态的氚,且HTO>CH_3T>HT,CH_3T和HT浓度与环境本底水平相当,由此表明,建立的取样和测量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用于核设施周边大气中环境水平氚的采样测量。
秦来来夏正海谷韶中马玉华马玉华刘佳煜邓珂张钦杨果卫飞张钦包广粮杨果刘卫
加速器质谱测量树木年轮中不可交换有机氚的样品制备方法
2019年
树木年轮具有良好的分年特性,其中的纤维素不会被分解供能,纤维素中不可交换有机氚(Nonexchangeable organically bound tritium, NE-OBT)难与其它物质产生交换,无流动性,能够准确地反映环境中的历史氚水平。使用加速器质谱(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AMS)进行测量,只需10 mg纤维素和200 s测量时间,比传统液体闪烁计数法更适于测定树木年轮中的NE-OBT。本研究改进了树木年轮中NE-OBT的AMS样品的制备过程。用次氯酸钠处理法取代酸碱酸处理法提取样品的纤维素,使纤维素的纯度从64.8%提升至83.9%。通过两步法将提取得到的纤维素转化为加速器质谱可以测量的氢化钛粉末样品。严格控制高温氧化时的纤维素量在10.00~10.05 mg之间、高温氧化时间从4 h延长到10 h、水在真空系统中的转移时间在1 min以上和冷阱温度在-88℃~-80℃之间,采用开门冷却等手段和措施,实现了AMS样品制备过程中同位素效应的稳定,建立了规范的NE-OBT AMS制样流程。在T/H的同位素丰度比为10~5~10~7TU时,标样的加速器质谱测量结果与液体闪烁计数法测量结果双对数线性回归拟合的相关性系数R^2=0.99912,表明本研究制备的样品能够用于加速器质谱测量,通过多量级标样标定校准后,可以得到准确的测量数值。
马玉华何明何明曾友石庞义俊秦来来邓珂邓珂张钦杨果张钦刘卫杨果
关键词:同位素分馏
一种石墨中氢或其同位素解吸反应釜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中氢或其同位素解吸反应釜,包括:提供一腔体的炉体,由外壁和内壁组成,气冷夹层形成在外壁和内壁之间;提供一样品室的隔热壁,固定设置于腔体内,包括由至少两层内层钼隔热层和至少四层不锈钢隔热层形成;承样台,由...
刘卫邓珂王广华黄豫马玉华秦来来张钦杨果马兆伟刘佳煜
文献传递
基于氢研究核石墨中氚的去除被引量:1
2018年
世界现阶段有大量的退役核石墨需要处理,~3H和^(14)C为其中含量最多、需重点去污核素。对于^(14)C来说,低温(不高于700°C)低氧环境下的热处理能比较有选择性地去除核石墨中的^(14)C。基于氚是氢的同位素、与氢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对三种不同产地的核石墨中氢在350oC的吸附以及400~700oC的解吸行为,探究核石墨中氚的去污工艺。实验发现:三种核石墨的氢吸附量不同,解吸规律大致相同,解吸量随时间的变化上有差异。国产核石墨NG-CT-10、日本核石墨IG-110以及德国核石墨NBG-18的氢总吸附量分别为6.7×10-3 mL·g-1、9.30×10^(-3) mL·g^(-1)以及9.12×10~(-30 mL·g^(-1),其中化学吸附量分别为3.2×10^(-3) mL·g^(-1)、3.0×10^(-3) mL·g^(-1)和0.92×10^(-3) mL·g^(-1)。石墨对氢吸附量上的差异可能来源于三种核石墨的不同制备工艺和物理性质上的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来自于平均孔径、比表面积、成型工艺以及焦粒粒径上的区别;NG-CT-10有效吸附量所占比最高,表明NG-CT-10有较大量的氚吸附量。400~700oC的核石墨氢解吸实验表明:三种石墨中的氢主要是从700oC开始有效解吸,但各自相对于总吸附量的解吸量有明显区别,NG-CT-10、IG-110和NBG-18在700°C时的解吸量分别为7%、13.5%和70%。由此可得,NBG-18中的氚最易被解吸出来。根据氢在石墨中的吸附模型,700oC解吸出来的氢应该位于石墨晶粒边缘。为了解吸剩余氚,同时不影响^(14)C的有效去除,不提高热处理温度,可能需要改变解吸时的载气组分。
邓珂马玉华马玉华刘佳煜张钦马兆伟张钦卫飞吴喜军杨果刘卫
关键词:解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