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早期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早期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行ESD治疗,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 贾丽平郑冰杜敏丁红王红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早期食管癌
- 评判性思维护理对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应对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究评判性思维护理对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应对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在2016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68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使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法。将两组护理后的应对方式、术后并发症、运动耐量与自理能力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积极面对评分与自理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88,P<0.05;t=3.529,P<0.05),消极面对评分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55,P<0.05;χ^(2)=4.660,P<0.05),6分钟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更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6,P<0.05)。结论: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对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更好,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积极度与自理能力。
- 杜敏
- 关键词: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并发症
- 七步法康复运动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七步法康复运动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84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七步法康复运动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结果:护理4周后,两组SV、LVEF、NO、6MWD水平和MBI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ICAM-1水平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步法康复运动护理联合常规护理用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可改善其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其MBI评分和6MWD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常规护理。
- 杜敏贾丽平
- 关键词:七步法康复运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BARTHEL指数
- 导入式健康教育联合动机性访谈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导入式健康教育联合动机性访谈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于该院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的9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动机性访谈,观察组实施导入式健康教育联合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知识掌握度,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消化内镜检查知识掌握度为93.75%(45/48),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47/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入式健康教育联合动机性访谈可提高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减轻其负性情绪。
- 贾丽平郑冰周旋王红丁红李亚芳杜敏
- 关键词:消化道内镜检查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康复训练频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早期康复训练频率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96例AMI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PCI术后早期康复训练频率将入选患者划分为常规组与高频组,每组各98例。训练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活动耐力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肺功能指标。结果:训练后,高频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常规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高频组患者最大运动功率、最大运动时间、6 min步行试验(6MWT)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高频组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核因子κB(NF-κB)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高频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早期高频率康复训练能够更好地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心肺功能、增强患者活动耐力。
- 杜敏姜绍辉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早期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