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凤

作品数:14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衰竭
  • 6篇肝衰
  • 6篇肝衰竭
  • 6篇赤芍承气汤
  • 4篇中医
  • 4篇中医证
  • 4篇灌肠
  • 4篇腹水
  • 4篇肝硬化
  • 3篇乙肝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证候
  • 3篇中医证候
  • 3篇微生态
  • 3篇微生态失衡
  • 3篇疗效
  • 3篇慢加急性肝衰...
  • 3篇难治性腹水
  • 3篇急性肝

机构

  • 14篇深圳市第三人...

作者

  • 14篇李海凤
  • 11篇吴其恺
  • 10篇李卓家
  • 9篇邓欣
  • 7篇王平
  • 7篇罗芳
  • 5篇刘晓晖
  • 3篇聂广
  • 3篇郑燕群
  • 2篇刘哓晖
  • 1篇夏章

传媒

  • 5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赤芍承气汤灌肠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赤芍承气汤灌肠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的30例患者进行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内科综合...
罗芳吴其恺王平邓欣马拯华李海凤李卓家
关键词:赤芍承气汤乙型肝炎灌肠治疗
晚期肝病肠道微生态失衡研究进展
李海凤
94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中医治疗提供辨证施治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提取94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脉等四诊信息,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进行统计...
邓欣吴其恺刘晓晖李卓家李海凤聂广
关键词: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中医证型
赤芍承气汤灌肠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的疗效分析
2018年
目的:观察赤芍承气汤灌肠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的30例患者进行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赤芍承气汤保留灌肠,隔天1次,每次200 ml,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氨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ALT, AST, TB, ALB)、凝血功能(PTA)、血氨,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肝功能衰竭发展明显降低。结论:赤芍承气汤可明显改善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患者肝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罗芳吴其恺王平邓欣马拯华李海凤李卓家
关键词:赤芍承气汤乙型肝炎灌肠治疗
赤芍承气汤高位保留灌肠对肝衰竭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临床观察
李海凤王平刘晓晖李卓家郑燕群吴其恺
赤芍承气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赤芍承气汤对慢加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患者分2组按指南予保肝支持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40例加用赤芍承气汤治疗,每天2次,每次100ml口服(不能口服者隔天以200ml...
吴其恺李海凤刘晓晖罗芳王平邓欣郑燕群
关键词:赤芍承气汤肝性脑病乳果糖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正肝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正肝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ACE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TACE术并加服正肝方汤剂。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和肿瘤标志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患者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8^(+)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TACE术联合正肝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卓家王平李海凤罗芳蔡庆贤邓欣
关键词:正肝方原发性肝癌肝功能肿瘤标志物
94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析
邓欣吴其恺刘哓晖李卓家李海凤聂广
干扰素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发作乙型肝炎效果及对肝功能、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阴转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急性发作乙型肝炎效果及对肝功能、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因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独应用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阴转率以及用药安全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48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和HBeAg转阴/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BIL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联合应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HBV-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LB、AST、ALT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较好,在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状况的同时提高了HBV-DNA转阴率,但联合用药可能会增加患者临床治疗风险,因此实际用药过程中需对患者临床变化密切监视。
蔡庆贤夏章罗芳李海凤
关键词:干扰素替诺福韦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各中医证型患者年龄、性别、BMI及血清生化指标的特点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各中医证型患者年龄、性别、BMI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及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16例,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指标(TG、TC、HDL-C、LDL-C)、肝功能指标(ALT、AST、ALP、GGT)、肝纤维化指标(PCⅢ、CⅣ、LN、HA)、FBG、INS、IR、ISI、HBCI和FBCI以及NAFLD等的情况。结果:与其他各组相比,肝肾不足型和痰瘀互结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升高(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痰浊壅阻型组中的男性比例显著升高(P<0.05),肝郁脾虚型组的女性比例显著上升(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肝郁脾虚型患者的TG水平显著上升(P<0.05),肝肾不足型患者的TC以及LDL-C的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各组的HDL-C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湿热内蕴型组患者的ALT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痰浊壅阻型组患者的AST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AL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痰瘀互结型组患者的GGT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痰浊壅阻型组患者的PCⅢ、CⅣ、LN以及HA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两组患者的FBG、INS以及IR均显著升高(P<0.05),ISI均显著下降(P<0.05);各组患者的FBCI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AFLD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对脂肪肝的中医辨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辅助指标。
李卓家邓欣王平李海凤罗芳吴其恺蔡庆贤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年龄性别BMI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