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 作品数:16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 薄壁微型轴承凸缘外圈退刀槽的修整加工
- 2015年
- 薄壁微型轴承凸缘外圈退刀槽修整过程中,由于外圈壁薄,刚性差,夹持困难,修整后外圈易发生变形,出现鼓形隆起现象。分析影响退刀槽轴向装夹修整的原因,通过改进装夹模具,使用锥体芯轴和胀套,减小外圈变形量,满足了修整工艺要求。
- 张旭崔静伟马万明吴东阳
- 关键词:微型轴承薄壁轴承修整
- 滚轮参数对滚压件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与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表面工程是21世纪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制备出优于本体材料性能的表面功能薄层,赋予材料防腐蚀、耐磨损、抗疲劳等性能。滚压加工作为表面工程加工常见的方法之,它是利用金属在常温状态的冷塑性特点,通过滚压工具对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工件表层金属产生塑性流动,
- 崔静伟张旭钞仲恺杜晓宇
- 关键词:滚压加工数值模拟残余应力滚轮塑性流动
- 滚动轴承食品级润滑脂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被引量:3
- 2015年
- 介绍食品级润滑脂的应用发展背景和国内外规范要求,以及食品级润滑脂的组成要素,结合滚动轴承的使用条件综述了滚动轴承食品级润滑脂的选用方法。认为环保、可降解、食品级润滑脂是滚动轴承润滑脂的应用发展方向。
- 李超强夏新涛陈龙张旭
- 关键词:滚动轴承
- 平面磨床对单叶双曲面滚轮的修磨加工被引量:2
- 2015年
- 套圈磨削过程中,为保证套圈的匀速转动和轴、径向的可靠定位,定位支承的双滚轮外圆表面须磨削为单叶双曲面形。分析单叶双曲面的成形原理,通过设计工装夹具实现了滚轮双曲面在平面磨床上的修磨加工,解决了双曲面滚轮只能在数控磨床上磨削加工的限制性。利用平面磨床磨削后的双曲面滚轮进行定位支承,套圈的磨削加工满足了使用要求。
- 张旭崔静伟刘燕娜宋相霖魏秀军
- 关键词:滚动轴承滚轮单叶双曲面平面磨床夹具
- 新型球滚子轴承
- 2007年
- 介绍了一种综合了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二者优点而开发的新型球滚子轴承。在相同的载荷下,球滚子轴承占据空间较小,重量更轻,摩擦较低;在相同的结构空间时球滚子轴承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有较大的装脂空间,密封更好。并展望了球滚子轴承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 杨建华张旭赵金库
- 关键词:滚动轴承
- ZS-15/30型轴承寿命试验机全自动改造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ZS-15/30型轴承寿命试验机的缺点,对其进行了基于LabVIEW的全自动改造。介绍了机械部分的改造方案,并重新设计了测控系统,给出了测控软件的主要框图。结果表明,改造后轴承寿命试验机的各项试验技术指标均符合JB/T50013—2000《滚动轴承寿命及可靠性试验规程》的规定,实现了全自动化和初步智能化。
- 宋剑虹李超强张旭
- 关键词:滚动轴承试验机
- 微型凸缘轴承外圈沟道形状误差的测量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设计辅助定位工装,实现了表面形貌仪对微型凸缘轴承外圈沟道形状误差的测量。实际应用表明,该工装使用简单,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 刘燕娜王玉飞张风琴张旭
- 关键词:外圈
- 滚动轴承的接触疲劳微观机理及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15年
- 论述了滚动轴承滚动接触疲劳的微观机理、滚动接触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指出局部微观塑性变形及碳的扩散是控制疲劳和组织变化的决定因素。并分析了轴承工况、材料热处理等对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
- 刘耀中张旭杨柳
- 关键词:滚动轴承影响因素
- 微型角接触推力球轴承沟道轮廓测量工装设计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接触角为60°的微型角接触推力球轴承沟道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定位测量工装,解决了二维形貌测量仪测量沟道形状误差时测头无法在沟道的有效工作区间进行数据采集的问题。
- 崔静伟张旭苏海龙张风琴姚海波
- 关键词:微型轴承内圈沟道
- 经验模态分解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与扩展被引量:6
- 2016年
-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过程中的故障信号特征提取环节,介绍了经验模态分解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其存在的端点效应和模态混叠等不足,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局部均值分解、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和经验小波变换。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经验模态分解的曲线拟合方法,加入高斯白噪声及结合小波分析等方法,可以提高EMD特征提取的可靠性及计算速度。
- 张旭李超强杨柳王玉良钞仲凯
- 关键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经验模态分解小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