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程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认知资源
  • 1篇前瞻性记忆
  • 1篇慢性
  • 1篇慢性精神分裂...
  • 1篇慢性精神分裂...
  • 1篇精神分裂症
  • 1篇精神分裂症患...
  • 1篇分裂症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篇陈楠
  • 1篇邹义壮
  • 1篇郜肖肖
  • 1篇钱程

传媒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当前任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当前任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BPM)的影响,探讨其EBPM的加工机制及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及正常对照51例,采用实验室PM范式,考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对照两组被试在图片材料、数字材料两种当前任务条件下的EBPM表现,统计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控制年龄影响后,精神分裂症组当前任务正确率、前瞻任务正确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90.3±12.6)%vs.(93.8±4.3)%,(78.3±29.9)%vs.(86.9±22.6)%;均P<0.05];精神分裂症组当前任务反应时、前瞻任务反应时均长于正常对照组[(1700.4±501.4)ms vs.(1549.5±435.0)ms,(2514.8±842.1)ms vs.(2064.4±657.5)ms;均P<0.05];当前任务不同对精神分裂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前瞻任务正确率的影响不同(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EBPM损害,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对特定EBPM任务的加工方式存在差异,其EBPM自动加工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
刘礼丽邹义壮陈楠郜肖肖钱程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前瞻性记忆认知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