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小板
  • 1篇引流
  • 1篇预后
  • 1篇治疗高血压脑...
  • 1篇锥颅
  • 1篇微创
  • 1篇微创锥颅
  • 1篇颅脑
  • 1篇脑出血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梗死预后
  • 1篇扩散
  • 1篇扩散加权
  • 1篇扩散加权成像
  • 1篇后循环
  • 1篇后循环脑梗死
  • 1篇活化
  • 1篇活化水平
  • 1篇加权成像

机构

  • 3篇聊城市第二人...
  • 1篇延安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姜达
  • 1篇相爱华
  • 1篇张建军
  • 1篇囤荣耀
  • 1篇张铁铮
  • 1篇郭玉臣
  • 1篇夏凯
  • 1篇王杰
  • 1篇徐兆冰
  • 1篇郑德先
  • 1篇张凌霞
  • 1篇贺亚龙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HRMRI-VWI、DWI下斑块特征及血小板活化水平与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颅内血管壁成像(HRMRI-V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下斑块特征及血小板活化水平与后循环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后循环脑梗死预后患者130例,其中预后良好和不良患者56例和74例。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HRMRI-VWI、DWI参数及血小板活化水平差异。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梗死灶最大径分别为(66.15±9.21)岁和(5.64±1.00)cm,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61.03±8.84)岁和(4.52±0.8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管最狭窄处管壁面积(WAMLN)、狭窄率分别为(13.06±1.21) mm2和(58.45±4.45)%,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11.40±1.14) mm2和(50.03±5.12)%],而血管最狭窄处管腔面积(LAMLN)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分别为(9.98±1.03) mm2和(0.72±0.11),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11.40±1.14) mm2和(0.84±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GPⅡb、GPⅢb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分别为(2.60±0.55)×104、(4.24±0.73)×104、(5.80±0.62)×104、(245.50±26.69)pg/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2.21±0.52)×104、(3.71±0.80)×104、(5.14±0.73)×104、(196.63±22.54)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梗死灶最大径、WAMLN、狭窄率、rADC、PAF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RMRI-VWI、DWI参数梗死灶最大径、WAMLN、狭窄率、rADC及血小板活化水平是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
姜达郑德先贺亚龙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后循环脑梗死预后
颅脑MR波谱成像方式的临床应用研究
囤荣耀相爱华张凌霞姜达侯光武程善冰王杰王震
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独特优点。方法根据CT片定位,对6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通过疗效分析治疗方法。结果出院时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167例;Ⅱ级:部分恢复或独立生活206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走158例;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63例,自动出院及死亡例数未统计在内。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疗效明确、快速、安全、简便、损伤轻微、费用低廉,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
夏凯姜达郭玉臣张铁铮张建军徐兆冰
关键词:微创锥颅高血压脑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