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植入
  • 1篇三柱理论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胫骨
  • 1篇胫骨平台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髋臼
  • 1篇髋臼假体
  • 1篇假体
  • 1篇假体植入
  • 1篇骨盆
  • 1篇骨折
  • 1篇骨折固定
  • 1篇骨折固定术
  • 1篇骨折治疗
  • 1篇固定术
  • 1篇关节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2篇纪伟
  • 1篇于腾波
  • 1篇孔杰
  • 1篇杜建春
  • 1篇林均馨
  • 1篇张鹏
  • 1篇张增方
  • 1篇孙正考
  • 1篇张亦军
  • 1篇王立坤

传媒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盆旋转对髋臼假体角度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骨盆旋转对髋臼假体实际角度的影响,探讨髋臼安全区范围内可以接受的骨盆旋转角度。方法建立骨盆三维模型,确定冠状面、矢状面及髋臼轴,假设髋臼假体外展45°,前倾15°,简化成坐标图,运用解析几何原理,推导出骨盆旋转角度与实际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关系的函数公式,运用函数公式计算骨盆旋转角度与实际外展角、前倾角变化趋势,在保持安全区范围内的可以接受的骨盆旋转角度。结果在假设髋臼假体外展角45°、前倾角15°不变的情况下,骨盆每前旋转5°,髋臼外展角增加0.24°~1.64°,前倾角减少3.70°~3.69°,骨盆每后旋转5°,髋臼外展角减少2.00°~3.47°,前倾角增加2.61°~3.62°。随着骨盆的前旋转,其实际外展角呈增大趋势,实际前倾角呈减小趋势;随着骨盆的后旋转,其实际外展角呈减小趋势,实际前倾角呈增大趋势,两者之间呈函数关系。如果骨盆旋转在+13.43°^-14.05°范围内,髋臼假体角度理论上保持在"安全区"范围内。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盆旋转对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均有影响,其中对前倾角的影响更显著。骨盆在旋转+13.43°^-14.05°时,髋臼假体角度理论上仍在"安全区"范围内。
高升焘万连平张鹏杜建春孔杰刘泽淼林均馨纪伟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骨盆假体植入
三柱理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 探讨三柱理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分析.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4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男26例,女15例;年龄23~56岁,平均35.7岁;按照三柱分型:双柱骨折22例,三柱骨折1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三柱理论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结果 33例患者随访12 ~ 24个月(平均17.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0~ 15周(平均14.3周),完全负重时间为12~ 16周(平均14.9周).膝关节活动度7例伸直受限,受限范围小于10°,平均活动范围121.1°(95°~133°).3例患者术后前外侧伤口裂开,经换药后愈合,未发生深部感染;无一例患者发生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术后内侧平台后倾角平均为8°(6°~10°),外侧平台后倾角平均为6°(5°~9°).根据Rasmussen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优20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为87.9%.结论 利用三柱理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可以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王立坤孙正考于腾波张亦军张增方纪伟
关键词:胫骨骨折三柱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