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兰
- 作品数:39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附82例分析)被引量:1
- 1989年
- 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发病日趋增多,无论是内科和(或)外科治疗,仍是病残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IE 的诊断,目前首选超声心动图(UCG),对赘生物的检测,敏感度高达90%以上,特别是对于赘生物的定位比新杂音的产生和杂音的变化有更高的特异性。本文报告1981~1988年经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尸解、手术诊断为IE 的82例,占同期进行UCG 检查总人数的32.8/万。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标准:1.UCG 检出赘生物;发热两周以上;有脓毒肺动脉栓塞或体循环栓塞史证据,或者血培养阳性;结合原有器质性心脏病(或者此项缺如)等临床资料诊断为IE 者。
- 赵晓兰裘佩春董振雷张爱宏
- 关键词:心内膜炎超声心动图
- 川崎病性冠状动脉瘤死亡原因及超声心动图研究(附7例病例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瘤(CAA)死亡病例的死因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至今7例KD合并CAA死亡病例的临床诊治过程及超声心动图资料。4例经尸检证实。结果:7例KD患者中,死亡年龄10月~17岁,平均6.8岁。死亡距KD发病时间为29 d^13年。巨大CAA破裂死亡者2例,死亡时间为患病29 d和5月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死亡者3例,死亡时间为患病4月~4年;数次心肌梗死后的猝死者2例,死亡时间分别为患病后3年和13年。结论:巨大CAA破裂是KD患者死亡的罕见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病程早期。KD合并CAA患者中远期死亡主要原因是心肌梗死及猝死。超声心动图有助于KD合并CAA患者的及时诊治和预防严重并发症。
- 魏亚娟赵晓兰刘保民
- 关键词: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冠状动脉瘤
-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价值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NV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分型和并发症。结果 30例NVM患者均合jenni等提出的诊断标准,其中左室型21例(66.7%),双室型8例(26.7%),右室型1例(3.3%);受累部位以室壁中段乳头肌水平以下至心尖部为著,并发左心功能不全17例,左室射血分数下降(<50%);并发心律失常7例,房性心律失常多见;2例伴发栓塞事件。结论超声心动图对NVM的诊断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是一种理想的随诊方法。
- 李莉申越李谦赵晓兰
- 关键词:彩色超声心动图心肌致密化不全
- 成人亚临床型房间隔缺损42例分析被引量:1
- 1995年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发现成年人亚临床型房间隔缺损42例,对其超声及临床特点作了分析,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与后天性心脏病的鉴别。
- 张岁龙赵晓兰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成年人病例分析
- 儿童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附19例报告
- 1997年
- 本文对儿童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19例进行分析。其中16例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室间隔缺损。临床表现除发热、咳嗽外,主要特点为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右心系统尤其是三尖瓣上赘生物形成,部分合并有轻、中度三尖瓣返流。19例中治愈12例,加重4例,死亡3例。强调超声心动图在本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刘保民赵晓兰王秋英孙晓玲
- 关键词:心内膜炎儿童
- 冠脉超声显象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1996年
- 应用IDE冠脉超声显象探讨冠心病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尚未见报道。笔者鉴于多年探索IDE显示冠脉的实践经验,着重总结该技术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试图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一项新的指标。所提出的诊断标准谨与同道们商榷。
- 裘佩春赵晓兰段学蕴冯春丽董振雷
- 关键词:冠脉冠心病超声IDE
- 内皮素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肌运动功能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为探讨内皮素(ET)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CAL)及心肌运动功能中的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对33例KD患儿进行血浆ET浓度测定,并对其中20例进行心脏室壁运动速度检测。结果显示KD患儿急性期血浆ET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CAL程度呈正相关;而心脏室壁运动速度则低于正常对照组,与血浆ET浓度呈负相关。恢复期KD组血浆ET浓度、室壁运动速度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ET参与KD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影响心肌运动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 周南张凤翔林淑金谢佩言黄春晓赵晓兰
-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内皮素
- 超声心动图在胎儿期及儿童期心脏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原发性心脏肿瘤是指起源于心包、心肌或心内膜的肿瘤。胎儿期及儿童期心脏肿瘤极为少见[1],本组回顾性分析7例儿童及2例胎儿心脏肿瘤的声像图特点,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6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儿童期心脏肿瘤7例及胎儿期心脏肿瘤2例,患儿年龄1岁2个月~9岁,男3例,女4例;胎儿检测时间分别为孕28周和30周。1例表现为发热、晕厥、肢痛及一过性栓塞症状,
- 牛华赵晓兰刘保民李小鹏魏亚娟
- 关键词:心脏肿瘤胎儿期超声心动图实质性肿块实质性包块二尖瓣口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大动脉炎62例分析被引量:4
- 1995年
-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大动脉炎62例,超声显示动脉血管狭窄一闭塞和(或)扩张性改变,伴有管壁增厚及运动减弱,彩色多普勒于血管狭窄部位出现五彩镶嵌湍流或单色明亮细窄彩柱,狭窄口取样录得高速宽频湍流信号;部分患者伴有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瓣膜口返流、冠状动脉及肺动脉损害和肾血管性高血压;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可伴发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显示椎动脉倒流的超声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作为诊断大动脉炎的首选方法,具有迅速准确、安全可靠的特点。
- 赵晓兰张秉亨张爱宏
- 关键词:大动脉动脉炎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
-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超声心动图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CAA)的并发症及超声心动图在其诊断、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心动图定期随访的38例川崎病合并CA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结果 38例患者共检出79处CAA。其中17例24处(30%)瘤腔内并发血栓;5例(13%)发生冠脉狭窄,1例因侧支循环形成无明显症状;5例(13%)发生心肌梗死,4例死亡;2例(5%)因巨大CAA破裂猝死;7例(18%)CAA瘤壁钙化。本组共7例死亡,占18%,死亡时间均为90年代初,3例因急性期为不完全川崎病未识别故而未做系统治疗。结论川崎病合并CAA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血栓形成、冠脉狭窄、心肌梗死、巨大CAA破裂及心源性猝死等。超声心动图对其诊治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 魏亚娟赵晓兰刘保民牛华李谦
-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瘤超声心动描记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