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新
- 作品数:21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病理免疫治疗用试剂瓶存放盒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病理免疫治疗用试剂瓶存放盒,涉及盒子技术领域,包括收纳盒和存取装置,所述收纳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设有存取装置,所述存取装置包括有两个矩形板,两个所述矩形板与隔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矩形板...
- 杜雄李延新赵斌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癌CT、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临床分析
- 2021年
- 分析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CT、B超与病理诊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了入我院的117名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B超和病理诊断,对两种诊断检测结果、诊断结果、病理结果和诊断价值指标比较。结果:117名疑似患者中确诊91例,其中乳头状癌49例,滤泡癌19例,髓样癌13例,未分化癌10例。与B超诊断相比,CT诊断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更高,二者差异明显(P <0.05)。结论:就甲状腺癌患者而言,采用CT诊断可提高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 李延新杜雄刘永霞
- 关键词:甲状腺癌病理诊断
- 年轻乳腺癌患者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中的差异对比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对比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与中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表现的差异。方法筛选2009-01~2017-06延安市中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轻乳腺癌患者10例,中老年乳腺癌患者56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所有患者ER、PR、HER-2水平,并对比两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免疫分型、淋巴转移等情况。结果年轻患者与中老年患者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年轻患者临床分期较中老年组更早,病理分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淋巴转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中老年乳腺癌,年轻乳腺癌患者恶性程度更高,患者预后效果更差,临床应重视对年轻乳腺癌的预防与早期诊断。
- 赵建芳李延新
- 关键词:年轻乳腺癌患者病理表现
- 一种病理科取样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理科取样装置,包括:取样刀片机构、取样针、取样筒、辅助操作机构、第一连接机构以及第二连接机构,取样针穿过取样筒,取样针一端安装有取样刀片机构,取样刀片机构用于抓取取样物,取样针另一端与取样筒之间安装辅助...
- 杜雄李延新王雯
- 文献传递
-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特征研究
- 2021年
- 探讨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USMTs)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特征。方法:将本院治疗的USMTs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择同期的普通平滑肌瘤患者20例为参照组,分析两组病理资料和相关检查资料。结果:临床可将细胞丰富程度、细胞异型及核分裂为诊断依据。与参照组比较细胞异型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月经异常、腹痛),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诊断USMTs可通过细胞异型和核分裂进行,特征为月经异常和腹痛等。
- 李延新杜雄刘永霞
- 关键词:平滑肌瘤病理诊断
- 研究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1年
- 在病理诊断中探讨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82例病理诊断患者纳入研究,然后,以1:1的比例将他们随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并且分别接受活检穿刺法和免疫组织化技术的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阳性诊断率、护理满意度均比较高(P<0.05)。结论:在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李延新杜雄刘永霞
-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病理诊断
- 受血者输血前血清学三项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2021年
- 探讨输血患者血清学三项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6月~2021年1月需要输血的1180例患者,输血前进行HBeAg(乙肝e抗原)、HIV及梅毒九项检验后统计分析。结果:各科室中,HBeAg阳性率高于另两项,不同年龄范围中,35岁以下阳性率和大于55岁人群阳性人数皆低于35~55岁人群,每组数据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受血者输血前进行血清学三项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刘永霞刘燕李延新
- 关键词:受血者输血前检测
- 患者输血治疗前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 2021年
- 探析患者输血治疗前接受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与检测结果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各科室采取输血治疗的962例患者纳入研究,对其输血治疗前血液传染性指标进行严格检验,检验项目包括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等。结果:962例患者中抗-HCV阳性检出率为7.90%,HBSAg阳性检出率为16.83%,抗-HIV初筛阳性检出率为1.55%,抗-TP阳性检出率为0.93%,且外科科室患者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高于内科科室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需进行输血治疗患者,在输血前采取血液传染性指标检验,可有效预防血液传染事件发生,确保医患双方利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永霞刘燕李延新
- 关键词:输血治疗血液传染性指标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研究
- 2021年
- 探讨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随机选择来我院接受病理诊断和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76例,并将其按照1:1的比例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进行诊断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的确诊率显著高于后者(P <0.05)。在研究组中,各有1例误诊和漏诊的情况,与对照组出现5例误诊、6例漏诊相比,两组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术中冰冻病理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效果显著。
- 李延新杜雄刘永霞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 DOK2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究酪氨酸蛋白激酶下游分子2(DOK2)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意义,并就DOK2表达与早期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为实验组,采集其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同时采集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分析样本中DOK2mRNA表达情况,分析样本中DOK2蛋白表达情况,并对DOK2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①DOK2mRNA表达与DOK2蛋白表达在胃癌组织中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②DOK2蛋白表达与早期胃癌患者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均存在密切联系(P<0.05),并与患者生存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DOK2与早期胃癌浸润状态、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早期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 李延新杜雄
- 关键词:早期胃癌病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