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着意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不同口径的钛轮钉对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口径的钛轮钉吻合血管对透析治疗影响的观察。方法:将本组8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手腕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一组采用直径2.0mm的钛轮钉行动静脉吻合术42例;另一组采用直径为2.5mm的钛轮钉行动静脉吻合术42例。结果:在84例内瘘手术中有3例第一次手术失败,经再次手术获成功,其中使用2.0mm钛轮钉组2例,使用2.5mm钛轮钉组1例,其主要原因为钛轮钉吻合口处血栓形成所致。结论:采用2.0mm钛轮钉组较2.5mm钛轮钉组在2、4、6周的透析血流量低,但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 李靖乔着意王勤康元上龚英
- 关键词:尿毒症钛轮钉动静脉内瘘术
- Ⅰ期腔道会师治疗尿道损伤42例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置管镜行腔内尿道会师对尿道损伤的治疗。方法对42例尿道损伤患者使用置管镜通过尿道断端插入膀胱,而后沿镜鞘插入并留置尿管,完成尿道会师。术后3~8周拔尿管,随访3~22个月。结果治愈21例,良好18例,失败3例。结论置管镜腔内尿道会师治疗尿道损伤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适于急诊尿道创伤患者的治疗。
- 乔着意孙丹宁刘剑王梅王兴志
- 关键词:腔内治疗尿道会师
- 慢性排斥移植体动脉硬化与C-myc表达被引量:1
- 2001年
- 李黔生靳凤烁乔着意江军徐序广朱方强聂志林靳文生罗军颜加强
- 关键词:慢性排斥反应动脉硬化C-MYC原癌基因
- 慢性排斥反应移植动脉硬化的实验研究
- 1?该研究通过建立大鼠大动脉移植模型证实:移植动脉硬化具有中层细胞坏死迁移,内膜增生,炎细胞浸润三大特点;2、移植动脉硬化内膜增生在术后早期以细胞增殖为主,后期以细胞外基质增生为主.并且在增殖过程中,伴随着平滑细胞形态的...
- 乔着意
- 关键词:动物模型移植动脉硬化PCNAC-MYC
- 慢性排斥反应标准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 :建立大鼠慢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方法 :将 165只 Wister系和 SD系大鼠分为两组 ,即异系 ( SD- Wister)移植实验组 67只 ,同系 ( Wistar- Wistar)移植对照组 98只。采用腹主动脉移植的方法分别建立慢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 ,观察术后 3、7、14、2 0、30及 60 d各时相点移植动脉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的变化。结果 :大鼠腹主动脉移植后可健康存活超过 2个月 ,且移植结构及功能保持良好。结论 :选用大鼠大动脉移植作为慢性排斥反应简化模型是简便可行的 ;移植后的血管改变类似于人类慢性排斥反应移植体动脉硬化。
- 李黔生方玉华乔着意朱方强徐序广万江华姜庆
- 关键词:慢性排斥反应动物疾病模型
- 全文增补中
- 慢性排斥反应移植体动脉硬化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慢性排斥反应移植动脉硬化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 6 1只大鼠的移植动脉 ,10例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动脉组织中的PCNA表达。 结果 实验组 :在大鼠移植动脉中层PCNA术后 7天达最高峰 ,内膜层术后 2 0天达最高峰 ,且细胞数明显增多 ,两者呈正相关。临床组 :移植肾动脉PCNA表达主要集中在内膜 ,其次为中层 ,外膜极少。 结论 移植动脉硬化过程中细胞增殖与PCNA表达关系密切。慢性排斥的移植肾动脉PCNA呈高表达。且与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频率及程度密切相关。
- 李黔生乔着意方玉华徐序广靳风烁朱方强万江华姜庆吴刚靳文生
- 关键词:移植物排斥排斥反应
- 移植动脉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 2001年
- 目的 了解慢性排斥反应时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病理变化。方法 采用病理图象定量分析及电镜等检测手段 ,观察大鼠动脉移植后 3、7、14、2 0、30及 6 0d的病理变化。结果 同系移植对照组除供者血管冷缺血超过 1h的 2只术后 14d内膜轻度增生外 ,其余移植动脉与受者自身的正常动脉比较 ,差异不显著 ;异系移植实验组术后 3d血管外膜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7d时局部内皮剥脱 ,14d内膜中层细胞通过弹力膜裂隙向内膜迁移 ,内膜增生 ,2 0d内膜全层或局部呈半月形增生 ,平滑肌细胞形态由收缩型转变为合成型 ,30d内膜细胞数达峰值 ,6 0d内膜持续增厚 ,基质纤维成分增多 ,内膜修复。结论 移植体动脉硬化具有内皮剥脱、炎性细胞浸润、中层坏死、平滑肌细胞迁移及内膜增生
- 李黔生乔着意方玉华靳凤烁朱方强徐序广张军卫
- 关键词:移植物排斥动脉移植移植动脉慢性排斥反应病理组织学
- 移植动脉慢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 2001年
- 目的 建立慢性排斥反应的简化动物模型,观察移植体动脉硬化发展规律。方法 采用病理图像分析及电镜观察移植后3、7、14、20、30、60 d移植动脉硬化情况,结合 PCNA及 C-myc免疫组化了解细胞增殖与原癌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①术后14 d内膜层明显增生,术后 60 d持续增厚,细胞数术后 30 d达高峰,术后 20 d内膜层出现大量合成型平滑肌细胞;②术后 14 d中层细胞变性坏死,向内层迁移,α-actin阳性细胞数下降,而内膜层α-actin阳性细胞数却迅速升高,两者呈显著负相关;③术后3 d外膜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①移植动脉硬化具有内膜增生,中层细胞坏死、迁移、炎细胞浸润三大特点;②内膜增生在术后早期以细胞增生为主,后期则为细胞外基质增生,且伴随平滑肌形态改变;③PCNA表达反映出细胞增殖进程,而C-myc还可能与非增殖因素有关。
- 李黔生靳风烁乔着意江军徐序广朱方强聂志林靳文生罗军颜加强
- 关键词:动脉硬化PCNAC-MYC慢性排斥反应动脉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