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丹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急性心律失常的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患者透析相关急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治疗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维持性 HD患者83例,记录透析相关急性心律失常出现的类型,频率及时间,分析透析相关急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治疗结果。结果:83例 HD患者共透析8964例次,急性心律失常出现1046例次,发生率11.67%,按心律失常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室性期前收缩306例(29.3%),窦性心动过速228例(21.8%),房性期前收缩179例(17.1%),心房纤颤138例(13.2%),阵发性室上速81例(7.7%),室性心动过速75例(7.2%),窦性心动过缓39例(3.7%);于透析1~2h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并维持至4h;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相关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是血钾紊乱、心脏疾患(OR 4.46~18.96,P 均<0.05);经采取综合处理措施后,终止心律失常的成功率为95.3%。结论:急性心律失常是透析的常见并发症,室性心动过速可达7.2%,心律失常于透析1-2 h达高峰,其危险因素为血钾紊乱和心脏疾患,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防治心律失常。
- 孙晓丹
- 关键词:肾透析心律失常
- 双源性并行心律心电散点图图形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观察双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已明确诊断的7例双源性并行心律患者的心电散点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与单源性早搏、双源性早搏及单源性并行心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进行对比。结果:共分为6组(每组各7例),其特征是:1组(单源性房性早搏),呈三分布,窦性节律位于45°线上;2组(双源性房性早搏)呈五分布,窦性节律位置不变,早搏前后点分别位于其两边,图形对称呈双分布,1、2组B线斜率均在0-1之间,其斜率无显著差异(P>0.05);3组(单源性室性早搏),呈四分布图形,窦性节律位于45°线上,早搏前后点分别趋向平行于X、Y轴,4组(双源性室性早搏)呈六分布,窦性节律位置不变,与单源性室早不同之处在于,其早搏前后点呈对称双分布,3、4组B线斜率均趋向于0,其斜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5组(单源性并行心律)图形特征为沿垂直于45°线的四分布图形,早搏点集垂直于45°线,早搏前点、后点集分别垂直于X、Y轴;6组(双源性并行心律)图形为沿垂直于45°线的七分布图形,图形与单源性并行心律相似,5、6组间B线斜率均趋向于∞,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之处在于呈双分布;5、6组B线斜率明显大于1、2组[(∞)比(4.78±0.19)],1、2组B线斜率又显著大于3、4组(0.36±0.06),P均<0.01。结论:双源性并行心律心电散点图特征与单源性并行心律,单(双)源性房、室早搏图形均有显著差异,有助于并行心律的鉴别诊断。
- 张夏琳莫林宏孙晓丹刘墨吉张丽华
- 关键词:室性早搏复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