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博一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壁画系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化学工程文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艺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艺术
  • 3篇当代艺术
  • 2篇新作
  • 2篇艺术家
  • 2篇油画
  • 2篇术家
  • 2篇文化
  • 2篇现代艺术
  • 2篇美术
  • 1篇当代艺术展
  • 1篇对话录
  • 1篇幸运
  • 1篇叙事
  • 1篇遗失
  • 1篇艺术创作
  • 1篇艺术活动
  • 1篇艺术价值
  • 1篇艺术价值观
  • 1篇艺术展
  • 1篇油画家

机构

  • 6篇中国美术家协...
  • 2篇中央美术学院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国美协

作者

  • 10篇冯博一
  • 1篇华天雪
  • 1篇陈文骥
  • 1篇徐冰
  • 1篇殷双喜

传媒

  • 4篇美术观察
  • 2篇美苑
  • 1篇中华儿女(海...
  • 1篇美术研究
  • 1篇文艺研究
  • 1篇艺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马/旗”的真实性与寓言化的叙事——关于张大力的新作
2010年
自创作初期起,揭露和批判就是张大力从未间断的自觉的艺术行为。张大力的新作《风/马/旗》延续了他一以贯之的利用民工的真身塑造形象的手法,其凭附的风、马、旗等媒材构成了这一新作突出的特质,通过他们/它们具体的行为状态,以逼真性、寓言化的话语方式来获得对现实人生更多、更深的隐喻和辐射,从而充实和延伸了其话语内在的意蕴。也正是这种表层真实后面的寓言意味,才揭示了隐藏更为深刻的真实,才能够引起我们心理的认同和心灵的共鸣。
冯博一
关键词:寓言化
观念的生长——徐冰、殷双喜、冯博一对话录被引量:8
2005年
徐冰殷双喜冯博一
关键词:艺术家编辑部博士生
徐冰文字的延续与延伸被引量:5
2002年
徐冰近十年的创作总是试图通过他的创作元素--承载人类文明的文字符号,以不同的媒介、材料和方式,解构历史文化积淀在人的意识中的行为准则和憧憬,挑战人们惯常的认知系统和思维模式,揶揄文字文化的神秘、尴尬和荒诞.
冯博一
关键词:媒介文字符号思维荒诞尴尬
红色的记忆与想像——关于策划“左手与右手——中、德当代艺术联展”的札记
2003年
但凡涉及到两国或几斩艺术联展,共同展示和相互的交流是不言而喻的,却也是很空泛的。交流什么?如何交流?其共性与差异性体现在哪里?怎么体现?这都需要策展人和参展艺术家考虑。关于这次展览,我最初的想法是在中、德两国的历史和现实文化中寻找一个连接点,同时这个连接点也应该是针对当下的现实文化情境而生发的。
冯博一
关键词:策展理念艺术价值观
顺生于自然属性——陈文骥与冯博一对话
2012年
主持语:陈文骥不是一个以社会重大主题和文学情节表现见长的画家,而是一个专注绘画语言魅力、尊重自己的绘画性感觉的抒情画家。在他的作品中,有对油画艺术历史的尊重、有对绘画语言变化的敏感。他努力学习中国早期油画家那种广阔的文化修养。
陈文骥冯博一
关键词:油画艺术绘画性油画家布面油画达利
关于“知识就是力量”当代艺术展的策划和现实境遇的报告
2002年
去年12月初,北京新亚艺术学院院长李铁军找到我们,希望共同与西单图书大厦合作,策划、主持"北京西单图书大厦新艺术周"系列活动中的一项关于行为、装置、影像、观念摄影的当代艺术展览.尽管北京西单图书大厦是以提升企业文化形象及品味,以达到更有效益的商业销售为目的的,但我们仍然欣慰于这样一个政企结合的现行体制对当代艺术的兴趣,以及宣传企划部梁胜春经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与认同.从我们这一方来说,我们更感兴趣于它的这样一种特殊的人文环境和充满商机的真实的公共环境,期望在改变实验艺术的地下、半地下的非正常的展示方式,以及摆脱中国当代艺术难以真正进入寻常百姓现实生活之中的封闭性困境方面做一些事,实验一种"就地创作、就地展示"的展览方式.
冯博一华天雪
关键词:企业文化策划图书大厦
此在·Ziboy的自主表达——关于“拍客”温凌
2006年
“拍客”也就是摄影博客,是由“博客”一词衍生而来的。它是一些用数码相机、手机或LOMO相机对准一切,并在第一时间上传到网络上的人群。他们与摄影师、艺术家和摄影爱好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的拍摄并非艺术创作,看起来更像日记。或者说是一种借助摄影的存在方式。比较恰当的比喻是:如果专业或业余的摄影者要拍摄长城风景,
冯博一
关键词:数码相机摄影爱好者摄影师艺术创作摄影者
有限空间的无限延伸——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中“空间位移”的思考、想象与表达被引量:2
2005年
“第三空间”的出现是当代艺术活动中业已存在的现实。在本土与异域之间,在我们与他者之间,艺术家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换和运用,将会使艺术获得更大的延伸空间。同时,策展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发现与发掘,以展览的形式提出“空间位移”的概念并阐述相关思考,意图在于引导公众对现代艺术新趋向的关注。
冯博一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艺术活动文化资源现代艺术艺术家策展人
未必遗失的语言——徐冰新作《蚕系列Ⅰ、Ⅱ》
1996年
徐冰 男,1956年生;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7年于该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旅美艺术家。作品曾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中国现代艺术展等;在国内外举办多次个展。 人类学家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要掌握某种语言,并同时也就掌握了语言中所包含的该社会的文化。语言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是政治凝聚的重要力量。语言是作为总的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的。旅美中国艺术家徐冰,于1995年9月18日至12月20日在美国波士顿马塞诸塞艺术学院亨廷顿画廊推出了一个题为《徐冰——遗失的语言》(XuBing——Language Lost)的个展。
冯博一
关键词:中国现代艺术中国艺术中国青年中国美术
气泡里的“幸运”——由2006年度九大美术院校油画专业毕业生作品展所想到的
2006年
面对2006年度美术院校油画专业毕业生的作品,他们的创作都还是在起步阶段的路上。感觉他们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觉经验,也提供了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即现实环境给创作所带来的危机。好在一切刚刚开始,我们有理由期待他们未来的走向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艺术生成。考察这一届油画专业毕业生的作品,我以为有如下几个特征。
冯博一
关键词:美术院校油画幸运气泡视觉经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