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波
- 作品数:76 被引量:230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原位合成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材料及表征
- 以Ca(NO<,3>)<,2>、(NH<,4>)<,2>HPO<,4>和明胶为起始原料,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与自然骨成分和结构相似的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材料(HA/Gel).采用各种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红外结果表...
- 刘文斌姜崇喜沈如冯波屈树新
- 关键词:原位合成明胶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 文献传递
- 钛表面不同厚度氧化钛纳米管层的摩擦磨损行为被引量:6
- 2012年
- 为了改善钛的摩擦学性能,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表面制备了纳米管径约100nm,厚度分别为500nm、1 000nm和1 500nm的TiO2纳米管层,并在450℃保温3h进行热处理。对试样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粗糙度进行测试。利用摩擦磨损试验考察了热处理前后不同试样在大气环境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干摩擦下,纳米管层的存在降低了钛与GCr15轴承钢球之间的摩擦系数;随TiO2纳米管层厚度的增加,试样的摩擦因数逐渐降低,磨损逐渐下降;热处理使纳米管由无定型氧化钛转变为锐钛矿晶型,进一步降低了摩擦因数,增加了钛的耐磨性能;纳米管层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接触疲劳磨损和粘着磨损。
- 罗锦洁冯波郭振永范兴平屈树新
- 关键词:钛阳极氧化
- 生物材料表面微纳结构对成骨相关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性能,包括表面形貌与化学组成,对诱导骨组织形成并形成骨整合具有重要作用。细胞行为对基底表面形貌和组成的依赖性决定了设计不同功能表面的重要性。作者小组多年来从事生物材料表面微纳结构相关研究。在微图形方面,结合微加工和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的羟基磷灰石微沟槽;采用溶胶-凝胶与复制微模塑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TiO2微图形;采用掩模曝光电化学微加工技术和喷射电化学微加工技术,在钛基底上制备多孔微图形;通过转移微模塑法与自组装技术相结合,得到壳聚糖与牛血清蛋白复合微图形。在纳米结构方面,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处理,获得一定管径和管长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在微纳多级结构方面,结合高压微弧氧化和低压阳极氧化制备了微纳多级结构钛表面。除了考虑微纳结构单独效应之外,还考虑了微纳结构化与生物功能化的协同效应,即在具有微纳结构的生物材料表面通过层层自组装等手段进行生物化学修饰。最后通过成骨相关细胞培养实验及体内植入实验,考察各试样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微米尺度表面促进骨细胞粘附、增殖、分化等,而纳米尺寸结构以及微纳多级结构对细胞功能具有进一步促进作用。微纳结构化与表面功能化修饰存在有协同效应。这些研究结果为微纳米技术应用于人体植入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 鲁雄冯波翁杰冷扬
- 关键词:细胞行为微米结构
- 低温制备不锈钢表面含铜磷酸铝涂层及抗菌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利用磷酸二氢铝的固化反应在316不锈钢表面制备了不同含量Cu^(2+)的磷酸铝涂层(Cu:Al=0.025、0.05、0.1)。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表明涂层材料可在≤250℃下固化,主要固化产物为AlH_2P_3O_(10)·2H_2O、AlPO_4和Al_8H_(12)(P_2O_7)_9。Cu^(2+)加入后产生了含铜的新相Cu_2P_2O_7。与大肠杆菌共培养12 h后各含Cu^(2+)涂层表现出抗菌性,且抗菌能力与Cu^(2+)含量正相关;接触24 h后,所有含Cu^(2+)涂层表面均无活菌检出。菌悬液中加入EDTA有效抑制了涂层抗菌活性,表明涂层抗菌性能来自表面溶出的Cu^(2+)。拉伸试验表明涂层结合强度在14.5~18.1 MPa范围。与无涂层的不锈钢相比,涂覆涂层后样品的腐蚀电流密度下降了2个数量级。
- 王东微董英豪周杰段可鲁雄汪建新冯波屈树新翁杰
- 关键词:磷酸铝涂层抗菌
- 载银抗菌微孔钛的制备及其对巨噬细胞行为的影响
- 在植入性医疗器械的领域,骨科修复或替换型材料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现阶段有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术后感染。当骨修复材料通过手术过程植入人体后,在材料与体内的界面上会形成一层纤维膜。侵入的细菌容易粘附到这层纤维膜上。粘附的细...
- 李怡婷冯波
- 关键词:钛抗菌巨噬细胞炎性因子
- 微弧氧化纯钛表面对成骨细胞蛋白合成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改性后的纯钛对成骨细胞(MG63)蛋白合成功能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钛片进行微弧氧化(MAO)处理,对照组仅对钛片进行抛光处理。采用电镜观察试样表面形貌,将MG63细胞与钛材复合培养,通过MTT方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并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成骨细胞的成骨相关蛋白:I型胶原(Collagen-I,Col-I)、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的表达水平。结果:经MAO处理后,纯钛表面形成一层多孔结构。MG63细胞在MAO处理钛表面3、7d的增殖活性及AL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3d时,实验组Col-1、OCN、OPN、Runx-2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纯钛经MAO处理后,在表面形成多孔复合的形态特征,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并显著提高成骨细胞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 丁思阳夏露陈宁冯波王培志
- 关键词:微弧氧化纯钛成骨细胞表面改性
- TiO_2纳米管阵列修饰优化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修饰可有效拓展其光谱响应范围,提高光催化活性的量子效率。介绍了TiO2及其修饰优化的光催化机理,详细综述了金属、非金属及化合物对TiO2纳米管阵列进行物理或化学修饰的方法以及修饰后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李辉容冯波查康周杰鲁雄翁杰
-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修饰光催化
- 载抗菌肽与海藻酸盐的微纳结构钛的制备
- 2015年
- 为获得同时具有良好骨相容性与抗感染能力的钛植入材料,通过酸蚀与阳极氧化技术构了建具有微孔/纳米管结构的钛底材,并使用层层组装的方式于其上装载牛乳铁蛋白肽与藻酸钠。对材料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接触角测试进行表征,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载药量。通过仿生矿化实验,分析了材料的生物矿化能力。结果表明:在较大电压下制得的具有较大管径纳米管结构样品能装载更多药物;各组材料均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同时,载药样品具有促进生物矿化的性能。
- 仲谋屈树新鲁雄段可翁杰冯波
- 关键词:钛藻酸盐抗菌肽仿生矿化
- 暴露高活性晶面的TiO_2纳米管的制备及生物活性被引量:3
- 2019年
- 采用多次阳极氧化技术,在金属钛表面制备(001)晶面族择优生长的TiO_2纳米管阵列,研究电解液成分对锐钛矿TiO_2不同晶面相对比例的影响并考察其生物学活性。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分析纳米管阵列的形貌特征和晶体结构,通过生物矿化CaP盐的沉积和蛋白吸附实验评价样品晶面对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解液中H_2O的含量,能够便捷调控锐钛矿TiO_2纳米管中不同晶面的相对比例。当H_2O含量为2%(体积分数)时,制备得到的TiO_2纳米管阵列(004)晶面的织构系数T_(c(004))可达4.76。而具有(001)优势晶面族的TiO_2纳米管,在类人体环境中能够为生物矿化和蛋白吸附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加速羟基磷灰石的沉积并增加蛋白吸附量,表现出更优异的生物学活性。
- 权月尹杰王园园包斯元鲁雄冯波周杰
- 关键词:TIO2纳米管生物矿化蛋白吸附
- 原位合成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材料及表征被引量:1
- 2004年
- 以Ca(NO3)2、(NH4)2HPO4和明胶为起始原料,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与自然骨成分和结构相似的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材料(HA/Gel).采用各种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红外结果表明HA/Gel中波数为1339cm-1的酰胺基团向低波数发生了红移;X射线衍射证明HA/Gel复合材料中的元机相主要为低结晶度、晶粒尺寸细小的羟基磷灰石;热重结果证明本试验制备的HA/Gel中Gel的含量达到15%左右;采用扫描电镜观察HA/Gel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HA颗粒定向分布在Gel连续相基体上,本试验结果证明HA与Gel形成键性结合,是一种颇有前途的骨组织替换材料.
- 刘文斌姜崇喜沈如冯波屈树新
- 关键词:原位合成明胶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