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胆管疾病诊治水平的体会被引量:3
- 1996年
- 提高胆管疾病诊治水平的体会钟大昌,吴沙沙,马骐近年来虽然我国肝胆管结石病的诊治水平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疗效仍欠理想,术后残留结石率、症状复发率和再手术率均较高。1988年黄志强等汇集了内国71所大医院的资料,基本反映了我国的平均水准。该文共收集各类肝胆...
- 钟大昌吴沙沙马骐
- 关键词:胆管疾病诊治
- ^(131)I-MMC-GM抗肿瘤微球肝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1991年
- 本文报道了一种能浓集丝裂霉素C和^(131)I的明胶微球(^(131)I-MMC-GM),GM平均直径65μm,体外实验证实其有较好的药物缓释功能。使用GM在6只犬中施行了肝动脉插管栓塞术,术后观察犬分别为4天(1只)、7天(1只)、14天(2只)和28天(2只)。γ-照相可见放射性浓集于肝区,血和甲状腺区始终处于极低水平;病理检查示GM充填在肝的中小动脉内,14天后逐渐由异物巨细胞吞噬清除,血管腔由肉芽组织填塞。提示^(131)I-MMC-GM具有定向化疗,同位素内照射和血管栓塞三重抗肿瘤效应,有希望成为一种治疗肝癌的新方法。
- 陈晓理钟大昌王丹青谭天秩严昌虹李雄伟
- 关键词:微球肝动脉栓塞
- 关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几点看法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讨论了AOSC发展中形成胆源性肝脓肿的机理、病理临床特点及其严重性。对AOSC命名、诊断、分级诊断和治疗提出了一些看法。
- 钟大昌
- 关键词:胆管炎肝脓肿休克器官衰竭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了解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研究进展。方法 复习近年来有关文献。结果 较多证据提示其病因与免疫机制相关 ;确诊主要凭胆管造影 ;各种疗法仅能暂时缓解症状及改善肝功能 ;肝移植可治疗晚期病例。结论 其病因仍不清楚 ,除肝移植外尚无有效阻止病变进展的治疗方法 。
- 钟大昌
- 关键词:纤维化硬化性胆管炎PSC病因病理
- 结合^(131)I和丝裂霉素C的明胶微球瘤内注射对小鼠实验性肝癌的治疗效果被引量:8
- 1992年
- 本文实验观察了结合^(131)I和丝裂霉素C的明胶微球(^(131)I-MMC-GM)瘤内注射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_(22))的治疗效果。载瘤BALB/C小鼠74只,随机分组后按下式给药(A)^(131)I-MMC-GM,(B)^(131)I,(C)MMC,(D)未治疗。结果A、B、C组和D组对照的肿瘤抑制部分别为58、7%、23、9%和25.4%。A、B、C、D四组的平均生存期为40.5、25.5、24.5和17.1天。A组体内分布的γ计数证实^(131)I主要集中在肿瘤区。病理观察示A组肿瘤大部坏死。实验证明^(131)I-MMC-GM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瘤内注射剂。用^(131)I-MMC-GM瘤内注射可能成为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 陈晓理钟大昌李林严昌虹李雄伟
- 关键词:明胶微球丝裂霉素C肝脏肿瘤
- 成人肝胆管扩张症被引量:3
- 1991年
- 成人肝胆管扩张症除少数为先天性即Caroli病外,在我国多见的是因胆管结石或/和炎性狭窄长期梗阻所致的继发性扩张症。两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容易混淆,而且先天性肝胆管扩张症癌变率甚高,故区分先天性与继发性肝胆管扩张症,对选择治疗方法具有决策性重要意义。
- 钟大昌陈晓理冉瑞图
- 关键词:成人
- Ⅰ、Ⅱ级肝管汇合异常及其临床意义(附312例报告)
- 1993年
- 本文以312例胆道造影片为基础,研究了肝内大肝管汇合型式及其变异。发现各种变异116例(37.18%)。对右前肝管—左肝管汇合,左肝管缺如和低位汇合等三类特殊变异的患者,作了病史和手术经过的回顾。结果证实变异肝管的结石较多见,术前不易确诊。术中也易漏诊,取石困难故残留结石较多。2例术中胆管损伤也和变异有关,作者认为肝管汇合异常可致胆汁动力学紊乱。病人的临床经过和诊断治疗均有其特殊性。
- 陈晓理吴言涛钟大昌冉瑞图朱精强杨开宁廖芳义
- 关键词:胆管胆结石胆管损伤
- 术中术后肝动脉栓塞治疗晚期肝癌的经验
- 1991年
- 采用手术肝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晚期肝癌患者19例,其中12例经术中留置的导管作了重复栓塞。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8.9月,其中6例生存超过1年,最长1例达16个月。介绍了手术插管和术中、术后肝动脉栓塞的技术方法和经验,对栓塞治疗肝瘤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陈晓理彭其芳钟大昌李宁
-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肝肿瘤
- ACST病情估价的电子计算机(微机)处理
- 1990年
-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既往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常以病情险恶、合并症多和病死率高为其临床特点。如何把握其病理发展阶段,迅速准确作出诊断以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从而降低病死率。
- 钟大昌李小庆
- 关键词:微机
- 医源性胆管损伤31例报告被引量:1
- 1995年
- 报告医源性胆管损伤31例,其中2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9月~6年。该病并非少见,其原因多种,主要为施术者的操作不正规和思想上重视不够,仅9例为术中发现。伤后的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深的黄疸和胆汁性腹膜炎。主要诊断方法为B超和ERCP检查。确诊后行胆管对端吻合效果最佳,胆管空肠Roux-Y型吻合术亦为常用术式。本组4例行胆管对端吻合,效果良好;23例行胆肠吻合,其中17例良好,4例偶有腹痛,1例反复发生胆管炎,1例死亡。
- 吴沙沙曾勇钟大昌
- 关键词:医源性胆管损伤ERCP检查胆管空肠随访时间胆汁性腹膜炎胆肠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