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杰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太滆运河流域葡萄园径流污染规律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选择常州市太滆运河流域的葡萄园开展非点源污染类型源试验,监测葡萄园的降雨、产流及产污过程,计算次降雨平均浓度(EMCs),并结合施肥等葡萄园管理措施分析葡萄园径流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EMCs与平均降雨强度总体上呈负相关关系,而且不同场次降雨的EMCs差异很大;对于同一场次降雨,径流的产生滞后于降雨,污染物浓度也随径流过程而不断变化。污染物流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降雨量、降雨强度、施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 苏保林李卉张磊王寅付杰张丽君张倩
- 关键词:葡萄园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
- 太滆运河流域水稻田径流污染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选择太滆运河流域水稻田开展非点源类型源试验,监测水稻生长期田间水深和水质,以及降雨-径流-产污过程,并调查水田灌溉及施肥等农田管理措施.基于观测的降雨量、水田出流流量及水质数据,计算次降雨平均质量浓度(EMCs),并结合田间水深和水质变化规律及农田管理措施,分析水稻田径流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雨量、降雨强度与EMCs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EMCs与稻田中污染物质的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水稻生长期,水稻田水质变化较大的时间点主要发生在施肥后.水稻田田埂最低出口高度在水稻生长期存在变化,增加了水稻田非点源污染流失的复杂性,模拟水稻田的产流和非点源流出过程不能忽略这一重要因素.
- 苏保林李卉张磊王寅付杰张丽君张倩
- 关键词:水稻田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
- 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样中4种嗅味物质被引量:9
- 2013年
- 以四氯乙烯作萃取剂,以丙酮为分散剂对水样中4种嗅味物质,二甲基异莰醇、土臭素、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进行分散液液微萃取,提取液供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4种嗅味物质的线性范围均为0.05~20μg.L-1。二甲基异莰醇、土臭素、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的检出限(3S/N)分别为0.03,0.01,0.02,0.01μg.L-1。方法用于自来水和河水样品分析,4种嗅味物质的回收率在87.7%~1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8%~7.8%之间。
- 付杰张丽君张占恩
- 关键词: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土臭素Β-紫罗兰酮
- HS-SPME-GC/MS法测定地表水中典型嗅味物质被引量:14
- 2012年
-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HS-SPME-GC/MS)联用的方法对地表水中常见嗅味物质(2-甲基异茨醇、β-环柠檬醛、土臭素、β-紫罗兰酮)进行分析测定。通过试验确定了HS-SPME的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时间为30 min,萃取温度为55℃,NaCl的投加量为30%(m/V),搅拌强度为500 r/min,萃取纤维在GC上的解吸时间为3.0 min。在最佳条件下,4种物质在1~1 000 n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3 3~0.997 5,最低检出限为0.7~1.1 ng/L(S/N=3),相对标准偏差(n=6)为2.95%~7.9%,加标回收率为89.7%~103.2%。该方法可简单、快速地测定水中痕量嗅味物质。
- 周雪黄勇李学艳付杰
-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GC/MS嗅味物质地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