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潇 作品数:8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重庆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论内容聚合行为的法律属性与侵权认定分析 内容聚合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服务,运用加框链接、转码等技术抓取各大新闻、视频网站的信息资源,帮助用户在浩瀚如烟的互联网信息中迅速定位到目标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然而这种行为的法律属性在国内外引发了强烈争议。因其通过... 肖潇关键词:侵权认定 信息网络传播权 法律制度 文献传递 lncRNA-PVT1通过Hp/CagA介导的胃黏膜屏障损伤促进胃癌的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lncRNA-PVT1通过Hp/CagA介导的胃黏膜屏障损伤促进胃癌的发病机制。[方法]检测lncRNA-PVT1在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菌株(Hp-CagA~+)和CagA基因敲除突变体(Hp-ΔCagA-)感染的人胃癌上皮细胞系AGS中的表达。过表达PVT1,分为对照组和PVT1组。q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测定lncRNA-PVT1的表达,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率。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两组中细胞周期蛋白CDK4和cyclinD1,凋亡蛋白BAX、Bcl-2和裂解的caspase3,线粒体裂变相关蛋白DRP1和MFN2,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和ZO-1)的表达。[结果 ] lncRNA-PVT1在Hp-CagA~+感染AGS细胞中表达增加。过表达PVT1后增加Hp-CagA~+感染AGS细胞中增殖,降低了其凋亡,调节HpCagA~+感染AGS细胞中CDK4(1.22±0.02 vs 1.65±0.03)和cyclinD1(1.16±0.05 vs 1.53±0.01)的表达,增加了ROS生成的增加和线粒体膜电位(MMP)而升高了细胞的比例,增加了线粒体脊的肿胀畸形,降低了DRP1的磷酸化和MFN2(1.16±0.06 vs 0.59±0.03)和BAX(1.05±0.06 vs 1.40±0.03)的表达,升高了Bcl-2(1.66±0.03 vs 1.24±0.02)和裂解的caspase3(1.03±0.06 vs 1.71±0.02)的表达,增加了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过表达PVT1通过降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4.13±0.05 vs 1.31±0.02)、claudin-1 (5.03±0.06 vs 1.33±0.03)和ZO-1 (1.48±0.04 vs 0.60±0.01)表达增加了细胞屏障。[结论]lncRNA-PVT1通过Hp/CagA介导的胃黏膜屏障损伤促进胃癌的发病,促进肿瘤形成和发展。 张霹雲 刘梁英 万晓强 肖潇 陈佳 周礼关键词:胃癌 胃黏膜屏障 利福昔明间断性及规律性给药预防肝性脑病及全因住院的对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临床中间断性使用利福昔明预防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复发的效果是否不劣于规律给药,利福昔明治疗后是否可降低患者因HE及全因住院的次数。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纳入的HE患者根据给药方案不同分为2组:间断给药组(利福昔明400 mg tid,每周连续给药2 d)30例,其中最短给药时间4周,18例疗程3个月;规律给药组(利福昔明400 mg tid,每天服用)25例,其中24例疗程3个月。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给药时间及给药前后因HE及全因住院的差异。结果:间断给药组与规律给药组相比,服药4周因HE及全因住院的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个月因HE及全因住院的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昔明给药后3个月与给药前3个月相比,因HE住院的平均住院次数减少[(0.52±0.86)次vs(.1.12±1.04)次,P=0.000]、全因住院的平均住院次数减少[(0.90±0.98)次vs(.1.60±1.08)次,P=0.000]。亚组分析发现,间断给药组及规律给药组在给药后3个月与给药前3个月相比较,因HE及全因住院的次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给药组患者大便含真菌的比例更高(4/7 vs.1/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结论:间断使用利福昔明预防HE不劣于规律给药。间断或规律使用利福昔明,给药后均可减少患者因HE及全因住院的次数。临床中长期用药需警惕真菌感染风险。 陈佳 肖潇 童锦 万晓强 郑紫丹 彭鹏关键词:肝性脑病 利福昔明 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1型1例 2023年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病因为消化性溃疡、肿瘤、糜烂出血性胃炎等,对于反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需警惕胃泌素瘤,同时需注意是否合并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本文报告1例以反复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病程历时2年最终诊断为MEN1的患者,希望引起重视,以减少对MEN1的误诊和漏诊。 陈佳 魏元秀 肖潇 彭鹏 万晓强关键词:消化道出血 胃泌素瘤 反复黑便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的关系,并了解P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16年7月—2019年10月于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首次诊断PVT的肝硬化患者84例作为PVT组,并选取同期肝硬化不伴PVT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住院前、后服用NSBB的情况,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住院前使用NSB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后PVT组使用NSBB比例高于对照组(χ^(2)/P=4.372/0.037)。PVT组患者有腹部手术史、脾切除术及既往内镜治疗比例高于对照组(χ^(2)/P=5.224/0.022、17.154/<0.001、7.992/0.005),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t/P=3.36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脾切除术、既往内镜治疗是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2.483(2.819~55.284)、2.753(1.319~5.747)],血红蛋白高是其保护因素[OR(95%CI)=0.985(0.975~0.995)]。PVT组发生腹水、消化道出血比例高于对照组(χ^(2)/P=10.618/0.001、21.965/<0.001),但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NSBB是肝硬化进展、门静脉压力增高所致的结果,而非PVT形成的原因。脾切除术、既往内镜治疗、血红蛋白低是PVT形成的高危因素,PVT可增加患者腹水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风险。 陈佳 肖潇 万晓强 郑伟关键词: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胃肠超声造影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诊断胃壁常见良恶性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比分析胃肠超声造影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对胃壁常见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胃壁增厚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49例和恶性组18例。两组患者均行胃肠超声造影和ARFI,比较胃半排空时间(t1/2)、胃窦动力指数(MI)及剪切波速度(SWV);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对胃壁常见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t1/2分别为(73.04±18.65)min和(84.20±21.44)min,MI分别为63.37±21.05和52.22±16.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SWV分别为(1.38±0.26)m/s和(2.41±0.7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1/2、MI、SWV诊断胃壁常见恶性病变的截断值分别为100.625 min、62.42、1.66 m/s,敏感性分别为38.9%、50.0%、87.9%,特异性分别为100%、51.0%、81.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1、0.260、0.935。结论 ARFI诊断胃壁常见良恶性病变的价值优于胃肠超声造影,可为临床诊断胃壁常见良恶性病变提供新思路。 万晓强 张霹雲 陈佳 肖潇关键词: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造影剂 创伤应激性肝损伤的机制与临床 被引量:8 2019年 创伤是机体在发生应激反应对抗有害刺激的同时,产生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应激性肝损伤是其中一种常见又容易被临床所忽略的并发症,一旦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必然增加创伤患者的病死率。目前,创伤后应激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因素所致肝细胞凋亡可能是应激性肝损伤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针对创伤后应激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各种创伤导致的应激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作一综述。 肖潇 杨平 张燕 陈佳 杨杰 万晓强 罗杰关键词:创伤 应激 肝损伤 网络培训教育系统接受行为与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培训教育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灵活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人们日常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培训教育系统使用率比较低。国内对网络培训教育系统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难以有效... 肖潇关键词:用户满意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