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道华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剩余油
  • 2篇剩余油分布
  • 1篇地质
  • 1篇岩石
  • 1篇岩石润湿性
  • 1篇油层
  • 1篇油层组
  • 1篇油水
  • 1篇油水层
  • 1篇油水层识别
  • 1篇油田
  • 1篇萨尔图油田
  • 1篇渗透率
  • 1篇水层
  • 1篇水层识别
  • 1篇相对渗透率
  • 1篇录井
  • 1篇精细地质
  • 1篇含油
  • 1篇含油饱和度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作者

  • 3篇姜道华
  • 2篇柳成志
  • 2篇康保东
  • 1篇秦秋寒
  • 1篇吕延防
  • 1篇隋新光
  • 1篇郎东升
  • 1篇李洁
  • 1篇吴艳菊

传媒

  • 3篇大庆石油学院...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萨中葡Ⅰ组储层微型构造及其应用被引量:6
2003年
分析了萨中北一区葡I组各单元顶、底面的微型构造分布特征、构造形态、位差变化 ;通过对微型构造等值图与沉积相带图的叠合研究了单元顶、底面微型构造的成因机理 ,及微型构造与沉积相在对剩余油分布和油水运动控制作用中的关系 ;阐述了微型构造研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及效果 .提出了在断层发育地区 ,应根据单砂体微构造剖面图判断断层附近油水井的连通关系 ,对不同构造位置上的注入井应采用不同的调整方案 ,对处于构造高部位且油层条件差的采出井应实施压裂改造 ,以提高聚驱开发效果 .
李洁隋新光吴艳菊康保东姜道华
关键词:储层沉积相剩余油分布
相对渗透率分析技术在录井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3年
为了判别疑难及复杂储层产液性质 ,研究了一种基于油水相对渗透率分析技术识别油水层的方法 .该方法以不同润湿岩石、不同性质原油的相对渗透率为基础 ,采用热解分析技术确定含油饱和度 ,对比分析不同润湿性、不同孔隙度储层共生水和残余油的含油饱和度 ,并与所建立的油水层解释标准对比 ,即可判别储层产液性质 .应用该方法试油测试了海拉尔和延吉盆地的 2 1口井 6 4层 ,符合率为 95.3% .结果表明 ,该方法适用于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
郎东升秦秋寒柳成志姜道华康保东
关键词:相对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岩石润湿性录井
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PⅠ油层组精细地质与剩余油分布被引量:4
2002年
研究了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PⅠ油层组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和储层特征 ,分析了该区水淹状况 .指出本区存在 8种类型剩余油 ,分别是注采不完善型、沉积微相控制型、微构造控制型、半连通体控制型、砂岩尖灭控制型、厚层分流河道砂顶部控制型、断层控制型和表外储层控制型 .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PⅠ 1,PⅠ 4和PⅠ 7小层之中 ,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天然堤砂体分布区、决口扇砂体分布区。
柳成志吕延防姜道华时启革
关键词:萨尔图油田精细地质剩余油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