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乃铭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8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
- 2018年
- 目的:比较肱骨远端C型骨折2种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和适应症。方法:分别采用2种手术方式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20~64岁,平均40.1岁。其中尺骨鹰嘴截骨组(A组) 30例,肱三头肌两侧联合入路组(B组) 26例。结果:入选病例均获随访11~36个月,平均15个月。两组均未发生骨不连、内固定断裂、关节腔感染、迟发型尺神经炎、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为12~24周,A组平均为17.6周,B组平均18.4周(P >0.05)。A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明显少于B组(P 0.05);两组内的优良率均随着骨折复杂程度的提高(C1型~C3型)分别呈现递减趋势(P <0.05)。其中A组波动幅度较小,说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优良率更为稳定。结论:我们推荐C1型和C2型一般患者采用经肱三头肌双侧联合入路;C3型骨折和C2型肥胖或肌肉发达的患者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这两种入路根据骨折分型和术中情况灵活变化,能满足肱骨远端各种类型骨折复位固定的需要。
- 廖春来李裕标徐海涛罗筱玮郭乃铭黄梦全赖秋练
-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鹰嘴截骨
- 一期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严重创伤被引量:2
- 2016年
- 膝关节周围骨折在创伤骨科中较为常见,严重者往往合并关节内外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传统治疗进行开放手术复位,骨折内固定,韧带修复重建,术后出现的关节不稳、僵直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残损率较高。膝关节周围严重创伤,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应早期恢复患膝关节功能,
- 李裕标郭乃铭罗筱玮徐海涛黄梦全赖秋练
- 关键词:创伤膝关节
- O型臂导航系统与X线正侧位片引导下牛腰椎椎弓根打孔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对比研究O型臂导航系统与X线正侧位片引导下牛腰椎椎弓根打孔的精准性。方法对15具牛脊骨4~5个腰椎节段两侧椎弓根进行打孔,在每具标本一侧节段应用O型臂导航系统引导椎弓根打孔即导航组,另一侧相应节段应用X线正侧位片引导椎弓根打孔即放射组,两组各完成椎弓根打孔61次,共置入克氏针122枚。术中应用O型臂3D扫描模式进行扫描及三维重建,术后进行经克氏针水平的CT扫描,观察克氏针置入的精准度。结果术后CT图像显示,放射组克氏针置入Ⅰ级(完全置入椎弓根内)28枚(45.9%),Ⅱ级(穿破侧壁但未完全置于椎弓根外)24枚(39.3%),Ⅲ级(完全置于椎弓根外)9枚(14.8%)。导航组克氏针置入Ⅰ级46枚(75.4%),Ⅱ级15枚(24.6%),无Ⅲ级克氏针置入情况。两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O型臂图像评价克氏针置入精准度结果与术后CT评价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放射组打孔时间平均6.5 min,导航组打孔时间平均3.9 min,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O型臂导航系统辅助,能提高椎弓根打孔的精准性、缩短手术时间。
- 郭乃铭张鹤李杰黄博郑文杰周跃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手术椎弓根
- 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4
- 2013年
- 近年来脊柱外科手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但脊柱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血管神经,手术难度和风险性很高。同时脊柱手术趋向微创化、精准化,迫切需要更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辅助手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omputer-assisted ortho-pedic surgery, CAOS)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手术过程中应用机器人设备或者定位导航系统,从而提高术野的可视度和手术精度。自Nohe等H0应用计算机辅助微创导航手术系统实施了第1例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逐渐发展,并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
- 郭乃铭周跃
- 关键词:导航脊柱
- 两种方法治疗肱骨投弹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比较垂悬石膏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肱骨投弹骨折的疗效。[方法]统计自2008年1月-2014年1月,因投掷手榴弹致肱骨骨折的患者42人,采用垂悬石膏外固定治疗14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8例,对骨折愈合时间和患肢关节功能康复进行比较。[结果]42例骨折患者经治疗后全部获得随访,两种治疗方法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接受手术治疗组关节康复优秀比率高,功能差的比率较低。[结论]采用垂悬石膏外固定以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投弹骨折均有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允许邻近关节早期活动,关节功能康复效果较好。
- 李裕标罗筱玮徐海涛周本根黄梦全刘澜郭乃铭
- 关键词:投弹骨折钢板内固定
- 股骨近端外侧加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报告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骨折部植骨、股骨近端外侧加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3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骨折部植骨、股骨近端外侧加压锁定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骨折愈合、并发症、关节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观察。结果本组均获1~24个月随访,3例分别于术后1个月、4个月和6个月因肺部感染死亡,29例骨折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分≥90分13例,70~90分15例,40~70分3例,平均(81.3±5.4)分。结论采用骨折部植骨,股骨近端外侧加压锁定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良好。重视合并症的治疗,有效防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安全,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及术后病死率。
- 李裕标郭乃铭徐海涛罗筱玮黄梦全赖秋练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