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数量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被引量:4
- 2009年
- 抗结核免疫低下是结核易感及发展为活动性病变的主要因素。小儿和老人是结核病的好发人群,可能是因为小儿免疫系统不成熟而老人免疫功能渐渐衰退所致。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入侵首先是依赖先天免疫做出快速而强烈的反应,随后才是具有抗原特异性的获得性免疫反应。在结核病状态下,
- 尹洪云何娅杨妍张忠顺粟波乐军
- 关键词: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肺结核患者细胞因子细胞数量获得性免疫反应免疫低下
- 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同时检测 4 8例活动性肺结核及 19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组BALF及外周血中CD4 T细胞、CD4 /CD8T细胞比值均明显低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 (P <0 .0 1)。活动性肺结核患者BALF中CD8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 (P <0 .0 5 )。空洞性肺结核组BALF及外周血中CD4 /CD8T细胞比值明显低于非空洞组。抗结核治疗 2个月末BALF及外周血中CD4 T细胞、CD4 /CD8T细胞比值均明显升高 ,而BALF中CD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降低 (P <0 .0 5 )。结论 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
- 唐神结吴福蓉范以虎李红杨妍何山
- 关键词:肺结核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BALF酶联免疫分析法
- 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不良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影响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经支气管镜首次确诊为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的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支气管镜下病灶累及的气道部位及层数、坏死物及黏膜水肿所致管腔狭窄程度、胸部CT扫描的影像学特点,评估研究对象的治疗疗效,分析影响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105例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中治疗有效者72例(68.6%),治疗无效者33例(31.4%)。治疗无效组中,有吸烟史者12例(36.4%)、起病至治疗时间≥4周者21例(63.7%)、有肺部空洞者10例(30.3%)、病变累及≥3层气道者12例(36.4%);治疗有效组中分别有12例(16.7%)、24例(33.3%)、8例(11.1%)和10例(1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98、8.49、5.87、6.90,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吸烟史(OR=2.87,95%CI:1.01~8.14)、起病至治疗时间≥4周(OR=3.48,95%CI:1.35~9.01)、有肺部空洞(OR=3.27,95%CI:1.02~10.55)、病变累及≥3层气道(OR=3.73,95%CI:1.23~11.31)是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戒烟教育、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提高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的治疗有效率。
- 李文婷陈红霞杨妍
- 关键词:结核支气管支气管镜检查
- 格拉诺赛特在肺癌化疗中对白细胞保护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
- 2000年
- 史宏彰沙庆棠杨妍
- 关键词:肺肿瘤药物疗法白细胞减少
- 胸液γ-干扰素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尹洪云杨妍卞陆琴乐军吴福蓉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干扰素腺苷酸脱氨酶胸液
- C反应蛋白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区分不同性质胸腔积液中的价值以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测定入选胸腔积液患者血沉、血清及胸水CRP水平,比较结核性(62例)、恶性(31例)与漏出液(1...
- 尹洪云杨妍史祥吴福蓉
- 文献传递
- C-反应蛋白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07年
- 尹洪云杨妍史祥吴福蓉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C-反应蛋白
- 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NKT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
- 目的探讨耐多药(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和广泛耐药(extensively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XDR-TB)肺结核患者外周血NKT...
- 杨妍唐神结孙华刘一典郝晓晖姚岚顾瑾
- 关键词:广泛耐药结核
- 文献传递
- 隐球菌肺炎多发性空洞1例
- 2006年
- 尹洪云吴福蓉杨妍张悦
- 关键词:隐球菌肺炎多发性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
- 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2 4例活动性肺结核和 2 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分别作痰抗酸染色涂片、改良罗氏培养、BACTEC 960培养和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结果 痰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改良罗氏培养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6873 ,P <0 .0 5 ) ,也高于抗酸染色涂片和BACTEC 960培养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L型培养阳性率为60 .48% ,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χ2 =19.85 65 ,P <0 .0 0 1)。病程越长 ,痰结核分枝杆菌L型阳性率越高 ,但仅病程 >1年者与 <1个月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复治病例L型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初治病例 (χ2 =4.0 5 78,P <0 .0 5 )。有空洞患者L型培养阳性率为 71.19% ,显著高于无空洞患者 (χ2 =5 .3 941,P <0 .0 5 )。耐药和耐多药患者L型培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敏感患者 (P <0 .0 5 )。化疗开始时痰结核分枝杆菌L型阳性者 ,化疗 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显著低于L型阴性者 (χ2 =3 .913 8,P <0 .0 5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 ,对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X线表现特点为干酪样病变和空洞多。结核分枝杆菌L型耐药率高 ,临?
- 唐神结肖和平梅棋张莹蓉吴小珍吴福蓉张忠顺李红杨妍范琳沈晓栋
-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L型菌痰检微生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