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萍 作品数:7 被引量:2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大鼠缺血缺氧过程脑皮质神经化学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运用离体高分辨质子磁共振波谱学(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 NMRS)方法对全脑缺血后大鼠脑皮质神经代谢和神经化学物质的变化进行检测,探讨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n=15)及实验组(缺血/再灌注组,n=15);其中,两组动物再分为两个组,即液体高分辨组(n=8)、免疫组化组(n=7);实验组动物接受全脑缺血再灌注的处理。观察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皮质内的神经化学或神经代谢物包括肌酸/磷酸肌酸(creatine,Cr)、乳酸(lactic acid,Lac)、N-乙酰-天冬氨酸复合物(N-acetyl-aspartate,NAA)、γ-氨基丁酸(gama-aminobutyric acid,GABA)、谷氨酸(glutamate,Glu)、谷氨酰胺(glutamine,Gln)、牛磺酸(taurine,Tau)以及肌醇(myo-inositol,myo-Ins)等浓度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该脑皮质区域内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所检测的实验组大鼠脑皮质的主要神经化学物质中(mmol/kg)Lac(10.97±1.07)、Gln(5.57±0.34)和Tau(6.11±0.31)总浓度显著升高(P<0.05),Glu(10.41±0.61)的总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Cr(7.85±1.10)、NAA(6.91±0.33)、GABA(2.44±0.09)和myo-Ins(5.03±0.32)的总浓度变化没有显著性(P>0.05)。同时,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脑皮质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质GFAP着色光密度与细胞数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结论】高分辨的1HNMRS方法,结合相应的组织学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和技术,适合于对一些诸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同时对该种类型的疾病的组织病理学和神经化学机制以及组织细胞能量代谢变化的研究。 陈晓晴 黎萍 罗小平 胡菲菲 向赟关键词:缺血缺氧 能量代谢 脑皮质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婴儿母乳过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完全母乳喂养婴儿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科门诊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确诊的22例完全母乳喂养过敏的患儿,在母亲禁食易引起过敏食物后婴儿过敏症状无改善,母乳过敏患儿在基础治疗上,替代性使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7 d^14 d后,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的变化。结果:22例完全母乳过敏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为消化道症状16例,症状为呕吐、腹胀、腹泻、便血等;皮肤湿疹6例。替代性使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7 d^21 d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有效率达100%,患儿症状无反复。结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在临床治疗婴儿母乳过敏有效,可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周蕾 梁少珍 林苑清 何景然 黎萍 张少冰关键词:深度水解 银杏叶提取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Survivin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缺血侧脑组织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健康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对照组(n=24)及EGB治疗组(n=24)。采用经典的Rice法制成HIBD模型,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Survivin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伤后1、3、7、14d的细胞凋亡数及Survivin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EGB治疗组伤后7、14d的细胞凋亡数明显降低(P<0.01),且在伤后1、3d的Survivin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EGB可促进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而减少HIBD后的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陈晓晴 陈耀勇 黎萍 罗小平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新生大鼠 小于胎龄儿危险因素550例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排除已知的孕母疾病和产科危险因素,分析孕期营养和被动吸烟等因素对小于胎龄儿(small-forgestational-age,SGA)的影响。方法以550例小于胎龄儿和720例适于胎龄儿为研究对象,自制问卷调查母亲身高、体重、被动吸烟和不良孕产史等内容,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母亲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kg/m2(OR=2.16,95%CI:1.53-3.16)、身高〈155cm(OR=2.46,95%CI:1.78~3.48)、孕期增重〈9kg(OR=1.92,95%CI:1.56~2.58)和孕期被动吸烟(OR=2.24,95%CI:1.65~2.98)是SGA的危险因素,孕前BMI&gt;24(OR=0.59,95%CI:0.42~0.86)和孕期增重&gt;18kg(OR=0.62,95%CI=0.43~0.86)是SGA的保护因素。结论除已知的临床危险因素外,应通过增加孕前和孕期营养,减少被动吸烟环境等措施,降低小于胎龄儿的发生。 黎萍 钟鑫琪 梁少珍关键词:小于胎龄儿 孕期营养 被动吸烟 妊娠期宣教及生后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干预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妊娠期宣教及生后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partially hydrolyzed whey formula,pHF-W)干预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广东省5家医院足月分娩的健康新生儿1 773例,根据生后4个月内喂养情况分为pHF-W组653例、普通奶粉组246例和单纯母乳组874例.在妊娠期对孕妇进行宣教,告知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结构.婴儿出生后每次来院时由专人随访,并对产妇情况进行调查,婴儿随访至1岁.分析3组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情况、生长发育指标,检测脐血及3和6月龄血清IgE.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检验、x2检验或Bonferroni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773例新生儿男性893例(50.4%),542例(30.6%)剖宫产出生,平均出生胎龄(39.0±0.7)周.3组新生儿一般人口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1 773例婴儿过敏总发生率为29.7% (526/1 773),发病时间为生后3~8月龄,平均为(6.2±1.5)月龄.婴儿过敏性疾病以皮肤症状、消化道症状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28.2%(500/1 773)、1.1% (20/1 773)和0.3%(6/1 773).3组婴儿过敏的食物依次为鸡蛋(35.0%,7/20)、牛奶(30.0%,6/20)、鱼虾(1 5.0%,3/20)、花生(10.0%,2/20)和豆类(10.0%,2/20).pHF-W组和单纯母乳组总过敏性疾病和湿疹的发生率低于普通奶粉组[总过敏性疾病:28.6%(187/653)、28.4%(248/874)与37.0%(91/246),x2=7.356;湿疹:27.3%(178/653)、27.0% (236/874)与35.0%(86/246),x2=6.456;P值均<0.05].生后3个月,pHF-W组和单纯母乳组血清IgE水平均低于普通奶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P25~P75),1.0(0.1~5.1)、1.0(0.1~6.2)与1.2 (0.3~3.1) U/ml,P<0.05].但3组婴儿脐血和6月龄血清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婴儿出生时以及1、3、6、9、12月龄时身长、体重和头围差异均无统计学� 孙雯 王志坚 钟梅 薛乔 陈郁葱 邓美莲 陈红武 何平 温秀兰 谭美珍 刘倩筠 李绮薇 刘运霞 徐晨光 徐慧卿 刘增佑 王伟 颜永萍 林瑞春 何景然 黎萍 陈敦金关键词:超敏反应 乳清蛋白 婴儿配方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存活素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存活素表达的影响及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健康7日龄SD新生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对照组(n=24)及EPO治疗组(n=24)。采用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吸入80mL.L-1氧气2h制作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造模后1d、3d、7d和14d取其脑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分别对存活素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AI)进行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1d、3d、7d和14d缺血侧脑皮质存活素表达的吸光度值[(1.43±0.68)vs(0.13±0.03);(3.68±1.04)vs(1.69±0.19);(4.29±1.50)vs(0.36±0.05);(3.70±1.16)vs(0.98±0.26),Pa<0.01]及细胞AI值[(14.2±2.7)%vs(8.4±1.6)%;(16.5±3.5)%vs(1.4±1.1)%;(18.8±4.7)%vs(1.6±0.8)%;(8.2±3.1)%vs(2.2±1.7)%,Pa<0.01]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EPO治疗组1d、3d的存活素表达明显升高[(3.38±1.30)vs(1.43±0.68);(7.52±1.94)vs(3.68±1.04),Pa<0.05],细胞AI值1d、3d、7d明显降低[(9.8±2.1)%vs(14.2±2.7)%;(9.6±2.9)%vs(16.5±3.5)%;(10.6±2.8)%vs(18.8±4.7)%,Pa<0.05]。结论 EPO可通过促进抗凋亡因子存活素的表达而减少HIBD后的细胞凋亡,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陈晓晴 许华 罗小平 黎萍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存活素 凋亡 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神经物质的变化 2014年 目的运用离体高分辨质子磁共振波谱学方法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神经化学物质的变化进行检测,探讨其在缺血缺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40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大鼠分为实验组(缺血缺氧组,n=20)和对照组(n=20),运用离体高分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观察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后脑皮质内的神经化学物质乳酸(Lac)、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浓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缺氧组大鼠脑皮质Glu、Asp和Lac总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缺血缺氧促进脑组织Glu、Asp和Lac的释放,采用离体高分辨质子磁共振波谱学方法有助于研究缺血缺氧脑病的神经化学机制以及组织细胞代谢变化。 黎萍 陈晓晴 胡菲菲关键词:SPRAGUE-DAWLEY大鼠 缺血缺氧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