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利民
- 作品数:12 被引量:88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含有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的溶致液晶体系的研究被引量:9
- 1995年
- 本文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苯乙烯/水组成的三元体系为研究对象,绘制了三元相图,选取液晶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配制系列样品,摄制了纹理照片,用小角X光衍射法测定了液晶中各种组分变化时的层间距,并结合^2HNMR谱图和纹理照片的对照以及互为补充的分析,为精确区分液晶结构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不仅对于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对于日用化工和三次采油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李干佐翟利民任学贞郝树萱隋华
- 关键词:溶致液晶苯乙烯相图
- 从囊泡中长出的纳米管
- <正>当不同结构的阴离子芳环化合物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会有很有意思的结构形成,比如在 2-羟基苯甲酸钠(水杨酸钠)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会有虫状胶束形成,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水溶液中会...
- 翟利民张龙军徐桂英Heinz Hoffmann
- 关键词:囊泡纳米管
- 文献传递
- 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PBSA)与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复配相行为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实验中发现紫外吸收剂PBSA碱化后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TAB复配时,无论那一种过量都会形成凝胶。仔细观察了两者复配时的行为,还观察了偏光现象,考察了温度的影响。
- 张龙军翟利民
- 关键词:相行为
- W/O型微乳液中超氧化物阴离子的产生──微环境中SOD酶活性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7
- 2000年
- 分别在水溶液中和 W /O型 CTAB/正戊醇/异辛烷 /水微乳液体系中研究了测定SOD酶活性的邻苯三酚法,发现在反向微乳液中,“小水池”的低介电常数和pH抑制了底物超氧化物阴离子O2-·的产生.只有提高外加缓冲液的pH或“小水池”的水化度,才能得到所需浓度的O2-·,从而初步解决了在微乳液中SOD作用废物的产生问题,为在微乳液中准确测定SOD酶活性创造了条件.
- 翟利民李干佐隋华袁勤生
- 关键词:邻苯三酚活性测定
- 亚烷基卡宾与甲醛环加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用二阶微扰理论研究了单重态亚烷基卡宾与甲醛发生的三种环加成反应的机理 ,采用MP2 / 6 31G 方法计算了势能面上各驻点的构型参数、振动频率和能量 .根据能量数据可以预言环加成反应 (1)的a途径将是单重态亚烷基卡宾与甲醛环加成反应的主要反应通道 ,该反应由两步组成 :(Ⅰ )亚烷基卡宾与甲醛生成了一富能中间体(INT1a) ,是一无势垒的放热反应 ,(Ⅱ )中间体异构化为产物亚烷基环氧乙烷 ,其势垒为 2 4 1kJ·mol-1(MP2 / 6 31G ) .
- 卢秀慧翟利民王沂轩刘成卜
- 关键词:甲醛反应机理环加成反应二阶微扰理论势能面
- O/W型微乳液中萘醌光解自由基的化学诱导动态电子自旋极化研究(英文)被引量:1
- 2000年
- 利用高时间分辨的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 (TRESR) ,研究了光解萘醌自由基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形成的“笼效应”下的化学诱导动态电子自旋极化 (CIDEP) ,得到了阴离子自由基的信号 ,并与胶束体系中的CIDEP进行了比较 ,发现两者有一定的差别 。
- 翟利民李干佐李锡忠郑立强陆同兴
- 囊泡的自发形成——两类表面活性剂复配被引量:10
- 2003年
- 开展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DSB)与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磺酸钠(AOT)复配体系研究, 发现在某些配比下能自发形成囊泡, 并用负染色法TEM、冷冻蚀刻TEM、量热、动态光散射等方法进行表征. NaCl的加入可以促进囊泡的形成, 并得到了分散度小于0.1的单分散的囊泡, 这种现象尚未见有关文献报道. 同时开展该体系囊泡形成过程的量热研究, 发现单分散体系的热效应最大. 最后从表面活性剂分子排列参数、结构、构象和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囊泡形成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 陈文君翟利民李干佐孟祥光曾宪诚
- 关键词:囊泡负染色冷冻蚀刻量热
- 脉冲梯度场自旋回波NMR和TEM研究微乳液的微观结构被引量:3
- 2001年
- 研究了辛烷对CTAB/1-丁醇/水表面活性剂体系相态的影响, 随着辛烷浓度的增加, 液晶相变得不稳定, 当辛烷浓度大于10%以后, 液晶相消失, 得到从水顶角到油顶角的连续单相微乳液区, 而当辛烷浓度高于50%时, 则只在油顶角存在透明的微乳液区. 当辛烷的浓度为10%时, 其单相微乳液区的面积最大, 并通过电导测量、自扩散系数测试和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 研究了该微乳液区域的微观结构, 发现随水含量的增加, 微乳液的微观结构由W/O液滴结构经过双连续结构连续变化为O/W液滴结构. 同时, 还发现水在油相中较高的溶解度(13%~18.5%)导致水包油(O/W)微乳液中水的自扩散系数增高((1~6)×10-10 m2·s-1), 而辛烷插入表面活性剂的烷烃链之间造成辛烷的自扩散系数的降低.
- 徐健李干佐翟利民沈强张志强
- 关键词:辛烷NMR微观结构自扩散系数
- 三次采油被引量:2
- 2000年
- 石油是一种非再生能源,石油采收率不仅是石油工业界,而且是整个社会关心的问题。三次采油概况和基本原理石油开采分为三个阶段。一次采油是依靠地层能量进行自喷开采,其产量约占蕴藏总量的15%~20%。在地层能量释放以后,用人工注水或注气的方法增补油藏能量,使原油得以连续开采,这称为二次采油。二次采油的采收率为15%~20%。
- 李干佐翟利民
- 关键词:三次采油石油开采提高采油率
- 两亲性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的表面活性研究被引量:32
- 2004年
- 将羧甲基壳聚糖与烷基缩水甘油醚在碱性条件下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两亲性化合物 ( 2 -羟基 - 3-烷氧基 )丙基 -羧甲基壳聚糖 ,对其表面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同一衍生物 ,在所研究范围内 ,取代度越高 ,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及效率越高 ;对同一取代度的不同衍生物 ,疏水链越长 ,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越强 ;对链较短和取代度较大的衍生物 ,如 ( 2 -羟基 - 3-丁氧基 )丙基羧甲基壳聚糖 ( HBP- CMCHS) ,在外加电解质存在时溶液的表面张力曲线出现 2个转折点 ,表明可能有分子内胶束形成 ;而对链较长的衍生物 ,如 ( 2 -羟基 - 3-十二烷氧基 )丙基羧甲基壳聚糖 ( HDP- CMCHS) ,则无明显的临界胶束浓度 ,有外加电解质时表面张力曲线也未出现 2个转折点 .
- 隋卫平蒋晓杰翟利民陈国华
- 关键词:表面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