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士民

作品数:22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贝克特
  • 5篇萨缪尔·贝克...
  • 5篇文学
  • 3篇史诗
  • 3篇小说
  • 2篇头盖骨
  • 2篇宗教
  • 2篇文学批评
  • 2篇美学
  • 2篇国诗
  • 1篇大学体制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批评
  • 1篇到灯塔去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思想
  • 1篇得失
  • 1篇调解
  • 1篇调解原则

机构

  • 12篇河北大学
  • 11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国际关系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2篇张士民
  • 2篇毛卓亮
  • 2篇何树
  • 1篇容新芳
  • 1篇梁卫格
  • 1篇何树

传媒

  • 3篇社会科学家
  • 3篇外语研究
  • 2篇国外文学
  • 2篇学术论坛
  • 2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外国文学
  • 1篇学术界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外语教学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河北大学成人...
  • 1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文学中的“寻猎情结”:《白鲸》和《熊》新释
论文首先立论认为在美国人心理和美国文学中存在着“寻猎情结”,其本质就是在“新世界”中寻找人类自身。寻猎情结已经深入美国民族性格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肌理,并以强烈持久的活力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它内化为理性与激情,驱使美国人追求...
张士民
文献传递
人与物的相映与生辉——论《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与灯塔的象征意义被引量:16
2004年
在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中,灯塔所具有的多重象征意义和拉姆齐夫人所展现的形象和观念,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和对应性。两者在作者精妙的安排下相互呼应、对应、折射,从而使相互分离的两个个体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起到了相映生辉的作用。因此,从原型、形象、内涵、审美等方面对这两者所表达的意义进行探讨对进一步理解该小说是很有益处的。
容新芳张士民
关键词:小说宗教
面对文本的批评之路——英国诗歌与死亡美学被引量:3
2005年
英国诗歌自始至终贯穿着死亡的主题。死亡美学主张死亡作为崇高的对象之一压倒了理性存在者的理性,让人们从庸俗普通走向真正的道德自由。它要求艺术在直接地呈现人的生存状态的同时保持本身的社会性批判维度。它指出了一条面对文本的批评之路:批评是在贯彻一种能够引发反思的美学思想。
张士民毛卓亮
关键词:死亡美学审美直觉死亡主题英国诗歌
咏秋双璧 异曲同工——《秋声赋》与《秋颂》比较赏析
2002年
欧阳修的《秋声赋》和济慈的《秋颂》虽然体裁、风格、艺术手段迥异但都达到了“悲秋”与“颂秋”高度的艺术平衡,结构圆熟精致,主题异曲同工,堪称咏秋双璧。在进行比较鉴赏时,读者除了能够得到不同的审美享受,还会有互释互补之感和一些重要的启发,如不同文学得以比较的可能性和原因。
张士民梁卫格
关键词:《秋声赋》《秋颂》赏析济慈艺术手段
文类间的转换和戏仿——贝克特的小说与戏剧
2009年
文类作为话语类型积极塑造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而超越传统文类一直是贝克特文学的原动力;将形式与内容作为有机的统一体来共同延伸文学的表达方式成了他追求的目标。他以惊人的变形本领刷新了主要的传统文类,自由地穿行于散文虚构和戏剧创作之间。通过文类和媒介之间的相互利用和戏仿,贝克特的文本开辟出一系列与语言、嗓音、沉默、意义和身份、主体性等问题相关的边界地带;透过他的"边界景观"我们得以洞悉当代的"人类状况",窥探人物的"心灵景观"。贝克特文学的特异性呼唤一种文学阅读的伦理学并提供积极文化的可能性。
张士民
关键词:萨缪尔·贝克特文类戏仿小说戏剧
美国浪漫主义小说与小说的发展方向被引量:1
2004年
史诗的形式和传奇的内容或者传奇的形式和史诗的内容的不可分性,它们独具一格的戏剧性结合构成了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内在模式,忠实地履行着神圣的道德责任。如果小说家认识到人类永远创造着自己的史诗又企图将其浪漫化;永远传奇式地演绎着自己的历史又不断使其充满悲壮,那么,在文类的意义之外,史诗和传奇对小说家就具有永远的艺术和美学内涵。发展小说艺术也就意味着在内容和形式上探索两者的独特结合。
张士民
关键词:史诗传奇小说文学价值道德思想
头盖骨里的咆哮:贝克特《终局》之空间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贝克特依靠游戏、戏剧性、空间转换、外舞台、运动、光明/黑暗、独白等这些与舞台紧密联系的要素,实现了他整个戏剧的"内心转向"。这样,空间在贝克特的戏剧中被逐渐内化,同时成为内心和外舞台空间。对《终局》空间和外舞台的分析表明,该剧聚焦双目失明、半身瘫痪的主人公的想象空间,戏剧化地表现了"头盖骨里的咆哮"。对贝克特而言,将内心空间视觉化就是在打开被西方父权制历史的主导语言压抑和抹除的空间。
张士民何树
关键词:萨缪尔·贝克特《终局》头盖骨
现实主义伦理——文学伦理学关于真实/真理和张力关系的调节原则被引量:1
2011年
现实主义既是小说发展的核心因素,也是在跨媒介中能够使文类相得益彰的最重要的因素和观念,但它作为文学批评的主要词汇却几度沉浮。当下,复兴现实主义并非意味着寻找严格的、一成不变的现实主义的定义,也不意味着无限扩大现实主义的定义。能焕发现实主义生机、完成其历史使命的东西,是一种可以称作现实主义伦理的思想。作为文学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现实主义伦理强调真实/真理是作家和批评家通过伦理责任共同探索的远景和一种调节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内在于现实主义概念的各种张力关系进行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运作"。现实主义伦理对认识论、伦理学、美学以及客观性问题的调和有利于放松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看待文学现象带来的一些限制,并最终开辟出崭新诠释的新视域。
张士民何树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现实主义调解原则
《莫菲》与《瓦特》:“本体论洞穴”中永恒的心灵壁画被引量:4
2009年
贝克特是个本体论洞穴学家,他的作品是在边界地带对"心灵景观"的探索。把"洞穴"隐喻作为阐释贝克特美学的出发点,可以更好地揭示他的两部早期小说《莫菲》和《瓦特》的心灵探险。莫菲从真实世界退却到心灵的黑暗地带,企图建构"精神之乡";瓦特始于一次精神绝境的"荒诞"旅行而步入混乱的精神现实,贝克特挥笔刻下这些永恒的心灵壁画——光明与黑暗的边界运动和穿越自我边界的心灵景观,使《莫菲》和《瓦特》成为关于认识论问题的戏仿和阐述他对自我及其认知界线的"元小说"。
张士民
关键词:萨缪尔·贝克特洞穴心灵
文学批评、意识形态与逻辑实证主义——对I.A.理查兹文学批评的批评
2007年
I.A.理查兹的批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总结和分析历史上理查兹文艺理论获致的批评对反思文学理论的发展将大有裨益。文章通过考察从剑桥英语学派、芝加哥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新批评的拥护者韦勒克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美学家阿姆斯特朗、解构批评家哈特曼和反后现代主义批评家格拉夫一直以来对理查兹(有时包括燕卜荪和新批评)的诟病,论证了不但理查兹理论上的不足既是实证主义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意识形态的反映,而且他的批评者的缺陷也是“认识论的两难”使然。同时分析了实证主义的消逝如何使我们和久远的传统重新取得融合,并发现伊格尔顿所说的我们在理查兹身上忽视的东西;而最受到忽视的恐怕是我们没有更早地认识到:从根本上讲,理查兹首先是一个文化理论家。文章最后指出,认识到这一点将为文学在文化中的定位构筑一个理论和实践的当代航标。
张士民
关键词:理查兹实证主义文学批评意识形态新批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