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和内膜腺癌雌激素、孕酮受体的检测被引量:3
- 1995年
- 应用酶联亲和组化法检测97例增生期、分泌期、腺瘤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内膜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并应用微波技术与常规组化染色相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子宫内膜腺癌的ER、PR阳性率高于非肿瘤性子宫内膜(P<0.05),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但与肌层浸润深浅及绝经情况无关;增生期与分泌期宫内膜受体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①ER、PR的检测为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临床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②微波技术是一项快速、灵敏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陈东魏丽陈振光李新荣贺建业王玉萍张蕾
- 关键词:子宫内膜雌激素孕激素受体
- 郎格罕氏细胞与食管癌发生关系的定量学观察被引量:1
- 1993年
- 采用ATP酶细胞化学及定量学方法,观察了20例食管癌内的郎格罕氏细胞。在正常粘膜、癌旁粘膜及鳞癌组织内均可查见ATP酶阳性郎格罕氏细胞,在62500μm^2视野内,该细胞的均数在正常粘膜、增生性癌旁粘膜、早期癌和浸润癌内分别是7±2.45、4.65+2.30、9.67±2.58、7.35±3.08,结果表明郎格罕氏细胞在早期癌内最多(P<0.05),而在增生性癌旁粘膜内明显减少(p<0.01)。在癌灶内Ⅴ型、Ⅵ型和星芒状郎格罕氏细胞数量较多,郎格罕氏细胞同癌细胞或淋巴细胞的密切接触清楚可见。本研究提示,食管粘膜内的郎格罕氏细胞参与肿瘤的形成和免疫反应。
- 张云汉张绍敏高冬玲黄长征张蕾张夫杰
- 关键词:食管癌郎格罕氏细胞ATP酶免疫反应
- 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被引量:5
- 2002年
- 温洪涛张蕾高冬玲李素红宋一民李继昌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食管癌MRNART-PCR
- 上皮性卵巢癌雌。孕激素受体与超微结构特征关系的研究
- 1994年
- 上皮性卵巢癌雌。孕激素受体与超微结构特征关系的研究河南医科大学三附院病理科王玉萍,张蕾,郝志伟近几年来,有关卵巢肿瘤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的测定和内分泌治疗的报道较多。但仅仅是偏重于ER和PgR的形态学观察,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超微形态...
- 王玉萍张蕾郝志伟
- 关键词:卵巢肿瘤雌激素孕激素受体超微结构
- 良恶性滋养层肿瘤的计算机图象判别
- 1993年
- 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我们对30例良恶性滋养层肿瘤进行了定量检测。通过对15种参数的定量测定,发现细胞核的面积、周长、形状因子等9种参数可用于良恶性滋养层肿瘤的判别,尤其是葡萄胎和侵袭性葡萄胎的分辨率可达100%。本研究为通过刮宫样品鉴别侵袭性葡萄胎及葡萄胎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 张云汉张绍敏黄长征李惠翔高冬玲李逊霞王玉萍张蕾
- 关键词:计算机图象分析滋养叶瘤
-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喉鳞癌细胞内人乳头状瘤病毒DNA被引量:1
- 1995年
-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28例。从石蜡包埋的癌组织提取的人乳头状瘤病毒DNA(HPVDNAs)用HPV-16,18试剂盒进行PCR扩增。其中5例(18%)扩增阳性。声带癌HPV-16,18的阳性率较其它部位的高(占阳性80%)。结果提示:HPV-16,18的感染在喉癌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声门区的喉鳞癌与宫颈癌的发生类似,与HPV-16,18的感染有密切的联系。
- 董雪蕾董明敏李遂柱张蕾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喉肿瘤人乳头状瘤病毒鳞癌
- 女性生殖道疣状增生疾病中HPV感染与郎格罕氏细胞关系的研究
- 1995年
- 本研究应用ABC免疫组化法,对45例HPV阳性及41例阴性的生殖道疣状病变进行S-100蛋白阳性Langerhans细胞的检测及分析。结果发现HPV感染阳性病变的S-100蛋白阳性LC数量为5.24±0.89,HPV阴性病变S-100蛋白阳性的LC数量为17.18±1.06。二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即HPV感染阳性病变中的LC明显低于HPV感染阴性病变中的LC,并且其LC树突状结构消失或胞突数目显著减少。我们认为HPV感染与宿主免疫状况密切相关,HPV感染可能抑制宿主的局部免疫功能,导致病变的发生。
- 李新荣高冬玲魏丽陈东张蕾王江张云汉李丽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郎格罕氏细胞
- ER、PR、CEA免疫组化染色在乳腺癌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中的对比观察
- 2000年
- 目的 :探讨ER、PR、CEA免疫组化染色在乳腺癌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乳腺癌12 0例 ,均作ER、PR、CEA免疫组化染色 (S -P法 )。通过术前针吸细胞学与术后组织学自我对照 ,观察上述三项指标的表达情况。数据经X2 检验 ,t检验处理。结果 :12 0例乳腺癌中 ,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学与组织学阳性率分别为 :ER5 6 %与 5 7% ;PR5 2 %与 5 3% ;CEA96 %与 99%。细胞学与组织学的阳性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其中ER、PR两项在细胞学与组织学中 ,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 ,而与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ER、PR、CEA三项免疫组化染色 ,在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具有相似的检测结果 ,均可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中。
- 刘建军张蕾
- 关键词:乳腺癌PRCEA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