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 作品数:63 被引量:298 H指数:9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抗核小体抗体与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 A)和抗ds DNA抗体在狼疮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8例LN患者(LN组)和79例非LN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非LN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Anu A和ds-DNA抗体,并进行比较。两组标本行抗Sm抗体、抗n RNP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N组患者血清中Anu A和抗ds 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3.69%和67.86%,非LN组阳性率分别为44.21%和51.39%,LN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LN组(P<0.05)。LN组与非LN组和AN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SM抗体抗n RNP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u A和抗ds DNA抗体可作为诊断SLE的指标,其与SLE患者发生LN密切相关。同时检测多种自身抗体有助于诊断SLE和LN。 王许娜 尹光辉 孙晓旭 边菁 张世杰 明亮关键词:抗核小体抗体 抗DS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抗核小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77例SLE患者,138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核小体抗体(AnuA)。同时记录SLE患者的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和其他检验结果并对AnuA和其他自身抗体进行分析。结果 SLE组Anu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AnuA全为阴性;SLE组AnuA敏感度为48.6%,特异度为95.3%,AnuA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A的特异度高于ANA和组蛋白(P<0.05),AnuA、抗ds-DNA和抗Sm三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9.8%,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时的敏感度。AnuA在SLE疾病活动组阳性率明显高于疾病非活动组,且高于ds-DNA抗体(P<0.05)。结论AnuA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机制,联合检测AnuA等自身抗体,对SLE的正确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王许娜 尹光辉 贺付成 明亮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DS-DNA抗体 EAE小鼠胸腺主要凋亡细胞群及其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胸腺主要凋亡细胞群及其胸腺细胞的凋亡机制。方法用MOG35-55/CFA乳化剂背部皮下免疫C57BL/6小鼠,诱导EAE。观察实验动物的临床症状和脊髓病理改变;计数2组小鼠胸腺细胞总数;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2组小鼠胸腺CD4+CD8+双阳性(DP),CD4+/CD8+单阳性(SP)和CD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变化。结果 EAE组模型诱导成功,HE染色发现脊髓组织炎症细胞浸润;EAE小鼠发病高峰期胸腺细胞总数和胸腺DP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P细胞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其绝对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EAE小鼠胸腺细胞的主要凋亡细胞群是CD4+CD8+DP细胞,其可能凋亡机制是通过加速DP细胞向SP细胞的分化,从而加快DP细胞凋亡和SP细胞释放入外周并浸润中枢神经系统。 张俊华 郑配国 马雪涵 薛海阔 明亮 刘红春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胸腺 凋亡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阳性者性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13年 近年来,中国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中HIV感染率显著上升;同时,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广泛开展,HIV感染者的生存时间得到了延长,MSM中累积存活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数量将不断增加。从控制传染源可以有效阻断疾病传播的角度,分析MSM中HIV感染者的行为学特征,如无保护肛交行为、商业性行为及多性伴行为等,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对于实施行为干预措施、防止二代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王万海 张晓燕 明亮 姜树林 张晓曦 徐建青 邵一鸣 阚全程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 性行为特征 HIV阳性者 HIV感染者 HIV感染率 男男性行为者 白血病患者700例医院感染调查 被引量:3 2006年 明亮关键词:白血病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含量变化和血浆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活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918例冠心病(CHD)患者分为三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18例为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290例为UA组,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310例为SA组,1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D-二聚体、Fg、PC、PS检测。结果 AMI组、UA组D-二聚体、Fg含量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C、PS活性明显低于SA组和对照组(P<0.01);AMI组D-二聚体、Fg含量明显高于UA组,PC、PS活性明显低于UA组(P<0.01);SA组D-二聚体、Fg含量和PC、PS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Fg含量升高及PC、PS活性降低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王梅芬 张磊 韩艳平 郭艳 王玉萍 燕桂香 朱庆华 明亮关键词:D-二聚体 FG 蛋白C 蛋白S 冠心病 肝功能主要指标对HCV抗体检测阳性者诊断意义的评价 被引量:4 2015年 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引起的肝脏病毒性炎症性疾病,也被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HCV感染以高度慢性化为特征,常引起肝脏慢性炎症性坏死,大部分感染者可出现肝纤维化,继而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肝细胞癌[1]。据估计,全球有1.3-1.7亿人感染HCV,我国属于丙肝的中、高流行区,感染人数居各国之首,约0.3亿[2], 孟宪春 王万海 常谦 贺付成 明亮关键词:抗体检测 HCV抗体 丙型病毒性肝炎 非甲非乙型肝炎 肝功能检测 河南省3084例育龄男女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了解目前河南省育龄人群感染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Ⅰ/Ⅱ型的现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1年7—9月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孕前咨询的3084例育龄男女进行上述病原(TORCH)感染的特异性IgM及IgG抗体检测。依据研究人群的性别及年龄进行分组,并对组间的TORCH特异性抗体阳性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育龄人群TORCHIgM抗体总阳性率为5.5%(170/3084),其中RVIgM抗体阳性率最高(2.9%),其次为HSV(1.0%);在IgG抗体方面,HSVIgG抗体阳性率最高(90.4%),其次为CMVIgG(89.7%)、RVIgG(48.1%)和Tox IgG(0.7%)。从年龄来看,〉30~40岁组各病原体的IgM抗体阳性率普遍较低;而IgG抗体方面,Tox、CMV及HSV IgG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但RVIgG抗体阳性率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育龄女性人群的CMV和HSV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矿=83.470和7.026,P〈0.01)。结论河南省育龄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TORCH现症感染及较低的RV IgG阳性率,建议育龄人群孕前进行TORCH筛查。 王万海 王庆芳 李建丽 王梅芬 刘家田 梅园丁 秦东春 明亮关键词:弓形虫属 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属 急性甲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急性甲型、戊型肝炎的发病情况,进行二者临床对比分析.方法本组研究对象为427例急性肝炎患者(甲型肝炎227例、戊型肝炎20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二组患者血清的抗HAV-IgM和HEV-IgG,部分进行了动态观察,并对其肝功能项目(ALT、AST、BIL、AKP)同时进行了检测.结果甲型肝炎患者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39岁以下青少年患者约占72.7%.戊肝患者发病年龄一般在10岁以上,中老年组戊肝发病率较高.二组患者在病程3个月左右血清抗体滴度明显下降,甲、戊二型肝炎的下降幅度分别为2~16倍和4~16倍.二组患者均有ALT、AST、BIL、AKP升高及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甲型肝炎患者AKP值明显高于戊型肝炎组.结论二型肝炎患者发病年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甲型肝炎IgM抗体滴度下降稍慢,与甲乙、甲丙等重叠感染及近期感染有关.对戊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应引起高度重视. 张愔 音刘 红春 明亮 朱庆华关键词:甲型 戊型 抗HAV-IGM 抗HEV-IGG 非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在小儿膀胱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非侵人性尿动力学检查(NIUDS)评估小儿膀胱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就诊的膀胱功能障碍儿童和青少年155例。其中,男106例,女49例;年龄5~18岁,平均(10.46±3.55)岁。记录病史、排尿日记和临床检查,按照国际小儿尿控协会(ICCS)的标准进行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PVR)测定等NIUDS和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IUDS)。依据自由尿流率和PVR将逼尿肌功能分为增强、正常和活动低下,并结合患儿病史、排尿日记和临床检查等做出NIUDS诊断,并与IUDS结果进行比较。结果NIUDS和IUDS的结果分别为增强54/26例,正常74/98例,活动低下27/31例。两种方法评估膀胱逼尿肌功能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时两种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低下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UDS评估逼尿肌收缩功能增强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7%(20/26)、74%(95/129)和74%(115/155);正常时分别为62%(61/98)、77%(44/57)和68%(105/155);活动低下时分别为81%(25/31)、98%(122/124)和95%(147/155)。结论NIUDS评估逼尿肌活动低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但不能完全替代IUDS,可作为筛查膀胱功能的首选方法。 文建国 高新梅 黄书满 吕宇涛 张艳 张瑞莉 明亮关键词:尿动力学 排尿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