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杰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凝血酶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抗凝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功能系统,它与纤溶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防御体系。在生理情况下,抗凝系统与纤溶系统维持着一种适宜的动态平衡以防止血管内形成血栓。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人体抗凝系统的重要组成因子,约占抗凝系统总活性的70%。因此,本文将从AT的发现、结构、功能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 周伟杰余飞
- 关键词:抗凝血酶抗凝血酶活性基因多态性
- 黄连等中药对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筛选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研究黄连等11种中药水溶液和醇溶液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的敏感程度,为中药用于治疗多重耐药Ab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K-B药敏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黄连等中药对6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黄连、木蝴蝶、马蹄金水提液和醇提液对Ab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为1g/ml、0.5g/ml、0.5g/ml、1g/ml、1g/ml、0.5g/ml。结论初步认定黄连和木蝴蝶、马蹄金水提液和醇提液对Ab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 覃艳春陆钢周伟杰黄衍强黄干荣韦连登李晓华潘勇韦红玉黄小凤
- 关键词:黄连鲍氏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药物筛选
- miR-361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液炎症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荨麻疹活动度评分及miR-361表达水平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E)和组胺(HIS)等炎症因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9月荨麻疹活动度评分大于3分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测定血清中miR-361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血清中IL-4、IgE、干扰素-γ(IFN-γ)和HIS的含量;采用偏相关性分析观察组荨麻疹活动度评分及miR-361 mRNA表达水平与血液炎症因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iR-36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9.83±2.40,对照组miR-36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1.70±0.96,观察组miR-361 mRNA相对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miR-361 mRNA相对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IL-4[(45.95±7.47)ng/L]、IgE[(156.70±28.49)IU/mL]、HIS[(8.75±2.46)nmol/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4.25±4.39)ng/L、(38.80±7.00)IU/mL、(1.15±0.50)nmol/L](P<0.001);观察组IFN-γ[(25.86±9.26)ng/L]水平低于对照组[(66.89±7.04)ng/L](P<0.001)。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荨麻疹活动度评分与IgE(r=0.729)、HIS(r=0.537)含量呈正相关(P均<0.01);观察组miR-361 mRNA表达水平与IFN-γ含量呈负相关(r=-0.428,P<0.05);与IL-4(r=0.708)、IgE(r=0.628)、HIS(r=0.514)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液中部分炎症因子水平与荨麻疹活动度评分存在相关性;miR-361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表达升高,且与血液中炎症因子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miR-361可能是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 蒙金秋蒙安定唐秀生陈丽林淼鑫周伟杰兰贵斌黄爱良罗慧秋林峻慰覃美华简华慧
- 关键词:炎性因子
-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诊断被引量:9
- 2020年
-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CD)是纤维蛋白原(Fg)基因缺陷导致Fg分子结构异常与功能缺陷的一种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D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如无症状、出血、血栓形成或既有出血表现又有血栓形成,因此,CD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CD具有极大诊断价值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为纤维蛋白原抗原/活性比值(PT演算法结果/Clauss法结果)大于1.43,凝血酶时间(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通常无异常。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凝血功能检查结果,结合家系调查即可明确CD诊断。质谱分析能够快速鉴别CD患者纤维蛋白原缺陷类型,DNA测序能够直接确定其纤维蛋白原缺陷基因位点。
- 周伟杰周伟杰闫婕邓东红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质谱分析法
- 淀粉样蛋白A与C反应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评价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淀粉样蛋白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表达,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百色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分级将80例患者分成A组、B组,每组各40例。随机选取同时期在百色市人民医院体检健康的60例患者,纳为C组,观察检查结果。结果与C组相比,稳定期及加重期患者在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CRP)方面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3、6.292,7.093、8.393,P<0.05)。与稳定期患者相比,加重期患者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CRP方面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8、8.652,P<0.05)。对于A组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CRP的敏感度分别为70.0%、75.0%,特异度分别为60.0%、42.5%,而对于B组患者,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5%、67.5%,90.0%、67.5%,其水平更优。与患者没有脓性痰且痰培养结果阴性相比,有脓性痰或者痰培养结果阳性患者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CRP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2、7.083,P<0.05)。结论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对患者的病情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可以帮助患者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 周伟杰覃艳春
- 关键词:淀粉样蛋白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
- 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的家系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的家系表型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选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妹妹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家系表型及基因突变情况。(1)家系表型分析:在IL-ALC TOP700血凝分析仪上采用凝固法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亲、妹妹的凝血酶原时间(PT)、PT纠正试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因子Ⅱ活性(FⅡ:C)、因子Ⅴ活性(FⅤ:C)、因子Ⅶ活性(FⅦ:C)和因子Ⅹ活性(FⅩ:C),采用ELISA法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亲、妹妹的FⅦ抗原(FⅦ:Ag);在HITACHI 7600-020型生化分析仪上采用酶法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亲、妹妹的肝功能与肾功能。(2)基因突变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FⅦ(FⅦ)基因外显子及侧翼序列突变并以Sanger测序验证上述突变位点;ClustalX2.1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氨基酸是否有害;SWISS-MODEL建立蛋白模型,并用PyMOL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对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 (1)家系实验室表型分析结果:先证者PT延长(49.00 s,能被健康人混合血浆完全纠正),INR增高(3.86),PTA下降(10%),FⅦ:C降低(0.60%),其他指标均正常;先证者父亲FⅦ:C降低(42.70%),其余指标均正常;先证者母亲FⅦ:C降低(29.70%),其余指标均正常;先证者妹妹所有指标均正常。(2)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FⅦ基因第8外显子发生c. 722C>A(p. Thr241Asn)杂合错义突变和FⅦ基因第7内含子发生c. 681+1G>T杂合剪接位点突变,先证者父亲携带p. Thr241Asn杂合错义突变,先证者母亲携带c. 681+1G>T杂合剪接位点突变,先证者妹妹为野生型;保守性分析表明,Thr241残基保守性较低;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显示,p. Thr241Asn突变可能为有害突变或影响FⅦ蛋白功能;蛋白建模显示,突变型FⅦ蛋白发生了较大的折叠及空间构象变化。结论先证者
- 唐兰艳周伟杰罗美玲向利群林发全
- 关键词: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