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伊曲康唑
  • 5篇疗法
  • 5篇康唑
  • 4篇药物疗法
  • 4篇硬皮病
  • 4篇真菌病
  • 3篇血浆
  • 3篇湿疣
  • 3篇疗效
  • 3篇疗效比较
  • 3篇患者血浆
  • 3篇甲真菌
  • 3篇甲真菌病
  • 3篇尖锐湿疣
  • 3篇PSS
  • 2篇伊曲康唑治疗
  • 2篇派瑞松
  • 2篇派瑞松霜
  • 2篇皮肤
  • 2篇皮损

机构

  • 18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名古屋大学

作者

  • 19篇刘彤
  • 8篇赵恩兵
  • 6篇张志灵
  • 6篇顾伟程
  • 5篇张小莲
  • 5篇瞿佩华
  • 3篇大桥胜
  • 2篇穆欣
  • 2篇宋克敏
  • 1篇武萌
  • 1篇张小莲
  • 1篇宋志学
  • 1篇刘辅仁
  • 1篇张小莲

传媒

  • 7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临床皮肤科杂...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4
  • 2篇198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对甲生长速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刘彤张小莲赵恩兵张志灵武萌穆欣马勇
关键词:甲真菌病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
派瑞松霜与复方康纳乐霜治疗皮炎和湿疹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00年
刘彤宋克敏张海山张小莲张志灵马勇瞿佩华
关键词:皮炎湿疹药物疗法派瑞松霜
派瑞松霜与霉克霜治疗手足癣和股癣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1999年
我科于1998年4月~7月应用派瑞松霜与霉克霜分别治疗30例手足癣和股癣,并观察其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60例均为本科门诊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确诊。随机分为两组。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2...
刘彤瞿佩华
关键词:派瑞松霜霉克霜手癣足癣股癣
小剂量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1997年
刘彤顾伟程瞿培华
关键词:伊曲康唑儿童头癣安全性
伊曲康唑治疗皮肤、粘膜真菌病疗效观察被引量:5
1998年
刘彤顾伟程张小莲赵恩兵张志灵瞿佩华
关键词:真菌病皮肤粘膜药物疗法伊曲康唑
转化生长因子α在尖锐湿疣损害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探讨TCF-α在尖锐湿疣(CA)发病中致细胞增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CA损害中IGF-α的原位表达,并以20例健康男性正常包皮组织作为对照。结果:两组TCF-α表达阳性率相同;CA组TGF-α表达阳性者中的表达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过度表达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CA组织细胞可合成与分泌较多的TGF-α,在其发病中作为中间介质发挥致细胞增生的作用。
刘彤赵恩兵顾伟程瞿佩华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Α尖锐湿疣免疫组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表皮细胞核斑点型IgG沉积
1989年
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中,于表皮细胞核处可看到以斑点型IgG为主的Ig沉积,Gilliam将其简称为表皮核染色现象。它主要见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系统性硬皮病(PSS)也可不同程度地出现。本文将我们于1985年5~10月检出的表皮核染色阳性病例报告如下,并对其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一、对象病例选自西安医科大学二附院皮肤科红斑狼疮专科门诊或住院病人。按美国风湿病学会(ARA)
刘彤刘辅仁
关键词:红斑狼疮免疫球蛋白G
赛若金两种剂量和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比较
2000年
刘彤赵恩兵张小莲张志灵穆欣马勇
关键词:尖锐湿疣赛若金
TGF-β与硬皮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0年
宋克敏刘彤
关键词:TGF-Β病理受体
PS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的检测被引量:1
1994年
ELISA法检测13例PSS患者血浆DD水平,其浓度增高(P<0.05),并与血浆TAT是显著正相关(P<0.05),得回归方程,但与血浆PIC无关(P>0.05)。提示患者交联性纤维蛋白降解加速,纤溶作用增强,反映了凝血、纤溶系统活化。
刘彤大桥胜安江隆
关键词:硬皮病血液纤维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