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轶杰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全息
  • 2篇全息成像
  • 1篇太赫兹
  • 1篇太赫兹成像
  • 1篇图像
  • 1篇图像重建
  • 1篇主动式
  • 1篇宽带
  • 1篇毫米波
  • 1篇赫兹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3篇牛轶杰
  • 2篇乔灵博
  • 1篇赵自然
  • 1篇陈志强
  • 1篇王迎新

传媒

  • 1篇中国激光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微波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宽带全息重建算法应用于亚毫米波成像系统初探被引量:3
2016年
毫米波全息成像技术是人身安检的重要技术手段,为进一步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研究宽带高频的亚毫米波成像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亚毫米波全息成像系统的系统构成,给出了适用的宽带全息重建算法,对利用亚毫米波全息成像系统实际测得的相位和幅度信息进行重建并获得了目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宽带全息重建算法在亚毫米波波段内可以有效地重建图像,并验证了使用宽带成像可以有效提高图像分辨率、抑制散斑效应。
牛轶杰王子野乔灵博
毫米波全息成像快速反向传播算法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毫米波全息成像的图像重建速度,提出了基于降维策略的快速反向传播重建(DR-BP)算法。基于亚毫米波单站式成像实验(280~320 GHz)以及多发多收正交阵列成像FEKO电磁仿真实验(70~80 GHz)对DR-BP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DR-BP算法相比仅适用于单站式成像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重建图像边缘干扰少,相比传统的反向传播算法,重建速度大幅提升,本文实验中获得的图像质量相同时,重建速度可提升60倍。
牛轶杰柳兴乔灵博
关键词:全息成像毫米波图像重建
主动式近距离太赫兹人体安检技术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主动式近距离太赫兹成像技术在人体安检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有平面扫描、圆柱扫描、扇束扫描三种成像模式。对此三种成像模式的成像原理进行了介绍,对比了不同成像模式的优缺点,同时分析了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从分辨率、信噪比和伪影去除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图像质量的方法,为研发新型主动式近距离太赫兹人体安检设备提供了参考。
乔灵博王迎新赵自然牛轶杰陈志强
关键词:主动式太赫兹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