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峰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西安交通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药学
  • 2篇药学专业
  • 2篇疗效
  • 2篇胶原
  • 2篇关节炎
  • 2篇I型胶原吡啶...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有机硅
  • 1篇有机硅单体
  • 1篇粘接
  • 1篇粘接性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牛血清蛋白
  • 1篇强直
  • 1篇强直性
  • 1篇强直性脊柱炎
  • 1篇人工骨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吸收
  • 1篇紫外吸收光谱

机构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作者

  • 7篇李峰
  • 3篇张立伟
  • 2篇杨世民
  • 2篇傅强
  • 2篇冯变玲
  • 1篇陈君长
  • 1篇王坤正
  • 1篇刘淼
  • 1篇同志超
  • 1篇周勇亮
  • 1篇林华水
  • 1篇慕慧
  • 1篇李毅
  • 1篇夏海平
  • 1篇刘小滨

传媒

  • 2篇药学教育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环节量化模型建设被引量:4
2005年
药学专业的实践环节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毕业专题实习、专业技能训练以及药厂、药剂科的参观、实习。为了进一步规范实践环节的教学,应引入数学量化公式,建立毕业专题实习、野外实习和医院实习的量化评定模型,用科学的方法评定学生毕业专题实习、野外实习及医院实习的成绩。
冯变玲傅强杨世民李峰
关键词:药学专业
有机硅参与的聚电解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002年
以带磺酸根离子单体、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APS)进行紫外光引发溶液聚合 ,研制出一种可粘在聚二甲基硅氧烷橡胶上的聚电解质。并就各个单体用量对聚合物粘接性能、离子交换当量、柔韧性等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采用 4 乙烯基苯磺酸钠、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紫外光引发下聚合 1h 。
张立伟李峰夏海平周勇亮林华水
关键词:聚电解质丙烯酸酯粘接性有机硅单体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合成及与牛血清蛋白络合表征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用过硫酸盐氧化还原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PDADMAC)高聚物是具有多种用途的离子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可作为生物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医学技术上 ,并可与蛋白质进行络合。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出一定环境下此高聚物与牛血清蛋白 (BSA)的络合比 ,并观察了 p
李峰慕慧张立伟
关键词: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牛血清蛋白紫外吸收光谱
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西安市第五医院2008年5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确诊的AS患者119例为痰病组,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NY)”诊断标准,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HLA—B27(磁珠酶免法)和血清ICTP(ELLSA法)浓度对照研究;并将119例AS患者按骶髂关节X线检查分为。级42例,I级19例,Ⅱ级15例,Ⅲ级25例和Ⅳ级18例给予醋氯芬酸片0.1g2次/天,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1.0g3次/天,甲氨蝶呤片7.5mg/周,叶酸片10mg3次/天联合治疗3个月后再次检测血清ICTP浓度,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血清ICTP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HLA-B27阳性组(n=77,11.06±4.88ng/m1)与HLV—B27阴性组(n=42,8.73±5.70ng/ml)的ICTP浓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治疗前0,Ⅰ,Ⅱ,Ⅲ,Ⅳ级ICTP浓度(8.67±5.45,14.87±8.38,10.13±5.28,11.06土8.88,6.52±2.27ng/m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59±1.97ng/ml;t:3.08,4.74,3.25,3.61和2.76,P〈0.01)。治疗前I,Ⅱ和Ⅲ级ICTP浓度较。级显著升高(t=3.14,2.33和2.41,P〈0.01或P〈0.05);而Ⅳ级ICTP浓度较0级已显著下降(t=2.15,P〈0.05)。As患者骶髂关节炎X线0,Ⅰ和Ⅱ级治疗后较治疗前ICTP浓度显著下降(t=3.27,2.17和3.48,P〈0.01或P〈0.05),而Ⅲ,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和0.13,P〉0.05)。结论ICTP能够较好地评价As患者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对早期AS患者的疗效评价更有意义。
刘小玲李峰王萍刘媛赵婵媛曹团平王梦涛卢春利
关键词:骶髂关节炎
水泥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制备及性能分析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 制备水泥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并进行性能分析。方法 高温法制备出磷酸四钙 ,然后在模拟体内环境下将其与无水磷酸氢钙发生水化固化反应 ,合成水泥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采用X线衍射、吸水率、孔隙率测量及力学测试进行性能分析 ,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因子在复合骨块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该人工骨主要成分为低结晶度的羟基磷灰石 ;微观结构呈针状或花瓣状晶体构成 ,微孔直径为 4~ 10 μm ,孔隙相互交通 ;平均密度为 1.92 2 g·cm- 3;平均吸水率为 15 .5 0 3% ;孔隙率为 2 9.777% ;耐压强度为 4 2 .7MPa。结论 本研究所制人工骨具有三维空间结构 ,力学性能符合人体非负重骨植骨要求。
同志超刘淼王坤正陈君长李毅李峰张立伟
关键词:骨移植羟基磷灰石骨替代材料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专业课程体系调研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对西安交通大学药学专业2001及2002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药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冯变玲杨世民傅强李峰
关键词: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在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中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对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80例(男20例,女60例)RA患者为2008年5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55.8士13)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5士7)月。RA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CR)1987年制订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分类标准,所有患者治疗前一年以上未曾使用过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任何治疗,观察期间给予甲氨堞呤、来氟米特二种药物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留取患者血清。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ICTP水平,同时测定患者血沉(ESR)和类风湿因子(RF),并记录RA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结果治疗前后血清中ICTP,RF差异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2.97和14.43,P〈O.01),ESR,DAS28差异显著(t值分别为2.O1和L99,P〈0.05),且发现ICTP水平与RA患者DAS28均呈明显相关(r=0.39,P=0.02),与ESR,RF无相关性。结论血清ICTP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而且能较好地评价疗效。
李峰刘小滨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疗效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