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和平
- 作品数:15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 论当今世界的双准极格局被引量:2
- 2003年
- 今日世界不是一个整形格局 ,而是一个分形格局 ,即准单极与准多极的复合结构 ,简称双准极格局。“9·1 1”事件表明 ,世界恐怖主义这种非国家力量已经作为不规整极的一种突出表现赫然登上国际舞台。准多极里的极 ,不同于严格或规整多极里的极。准多极 ,具体指 :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中国 ,还有不规整新极 ,往后可能还有印度 ,等等。美国这一极 ,甚为特殊 ,它既是准多极里的一极 ,又是准单极的那极。这个双准极的国际格局 ,还将持续若干年。在此时期里 ,存在着两大斗争 :美国保持其准单极地位与多强 ,而其它国家及势力打破准单极地位的斗争 ,是第一大斗争 ;准单极、多强及其它国家与国际恐怖主义的斗争 ,是第二大斗争。
- 郭和平
- 关键词:分形
- 在什么意义上论及和谐范畴?——兼与张奎良先生商榷
- 2007年
- 文章认为张奎良先生关于辩证法"由过去向斗争性倾斜而转变为向对立面的同一的全面回归"的观点难以成立;认为对和谐范畴的论及与强调,不应在矛盾的根本属性意义上,而应在矛盾的过程演化意义上。这是一个关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的根本性问题。
- 郭和平
- 关键词:同一性
- 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两个并行的宇宙根本规律被引量:2
- 2014年
- 众多哲学规律受"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两个规律的引领。对立统一规律应当重新阐释。讨论并建立多样统一规律的基本要点。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相摄互补、相互依赖又相互区别,价值相当。应把多样统一与对立统一比肩,也确立为宇宙根本规律。一个人类对世界统一性认识的崭新阶段正在展开。
- 郭和平
- 关键词:对立统一
- 论哲学术语——一个关乎哲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本原之因被引量:5
- 2006年
- 哲学术语,在当今时代首先是重新审视或重新定位的问题,然后才是阐释发挥问题。人们总是基于通俗的日常语言来理解深奥的哲学语言。哲学术语与日常语言表达的关系中最根本的是:哲学术语不能与日常语言的基本意思相悖。典型之例,在列宁所下的哲学论断里,对斗争这个哲语,他就是有所保留的。但在现今中国哲学界,既认为斗争哲学是悖谬,但同时依旧把斗争性视作矛盾的根本属性,这样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 郭和平
- 关键词:日常用语哲学发展
- 论矛盾的多层次关系及元概念极性相斥——关于矛盾斗争性非元概念之辨析被引量:10
- 2002年
- 本文讨论了矛盾理论的基础重构,认为从精确化上讲有三大关系:极性关系、运演关系、结局关系;而不是传统矛盾学认为的只有一组关系即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矛盾概念精确化,必然导致对矛盾的极性相斥、过程相斥、结局相斥诸种情形加以区分。赫拉克利特理论误植是斗争哲学的历史渊源。本文论证了斗争性不具元概念意义,不是矛盾的根本属性,而是与竞争性、合作性对等的运演性范畴,矛盾的根本属性即在元概念意义上是矛盾的极性相斥(可定义为对立性)与同一性。极性相斥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提法不妥,尽管斗争仍然是重要的哲学范畴。
- 郭和平
- 关键词:元概念斗争性矛盾学说
- 漫议赫拉克利特理论误植
- 2005年
- 赫垃克利特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对立面及其关系的学说,并理论地使用了对立和斗争的概念。本文就把斗争与对立(矛盾)作为同一的概念并进而立论一切都是通过斗争产生的"是不恰当的、是不能成立的"进行了阐述,谈了作者的看法。
- 郭和平
- 关键词:哲学史对立
- 不哲的哲学怎样哲起来被引量:1
- 2006年
- 郭和平
- 关键词:哲学《老子》中国教育芝诺悖论软件设计《周易》
- 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实质意义的新贡献被引量:4
- 2008年
- 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而科学发展观则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更高升华。科学发展观突破了历来发展观的眼界,是全面的、全方位的、整合性的发展观。就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在于它是一个具有体系性的质的突破的发展观。
- 郭和平周四海马艳红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升华
- 对矛盾“斗争性原理”的质疑和建议被引量:3
- 2007年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和《决定》指出:“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公报和《决定》不再把斗争性作为理论思维的主要概念,充溢着新的理论精神。相形之下,我国哲学界还依旧禁锢僵守在传统矛盾理论“斗争的绝对性”这一原理上,哲学教科书仍用这一原理表述矛盾的性质。矛盾“斗争的绝对性”这一原理在理论层面上引致不自洽的问题不容再回避,因为这一问题是关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础的根本性问题。建议:首先在新的哲学教科书上,终止关于矛盾理论里“斗争性即对立性”的定义表述,终止关于“斗争性是绝对的”原理表述。
- 郭和平
- 论非本意结果被引量:2
- 2008年
- 非本意结果指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人们事先做了调查研究,制定了周密计划步骤,再去实践过程中或其后所出现的与本意预期结果不同的或相反的结果;其基本特性是实践前不能完全或充分认识,是对人们本意结果更高一层的本意结果的偏离。非本意结果问题,在当代的发生及作用越来越具有某种规模性、某种高频性、某种普遍性。不宜将"非本意结果"视为逻辑矛盾而简单地予以摒弃,实际上它具有某种悖论性质。对"非本意结果",人们应当承认它、正视它、认识它并有所作为。对非本意结果的基本应对办法:摸着石头过河。非本意结果问题,在当代已经上升为普遍性和全局性问题,上升为全球性和长远性问题。
- 郭和平
- 关键词:摸着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