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悦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
  • 2篇零价铁
  • 2篇口译
  • 2篇口译教学
  • 2篇教学
  • 1篇动态增容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口译
  • 1篇应用微机
  • 1篇语块
  • 1篇语料
  • 1篇语料库
  • 1篇预制语块
  • 1篇增容
  • 1篇软件系统
  • 1篇上线
  • 1篇师生
  • 1篇师生共建
  • 1篇数学
  • 1篇数学教育

机构

  • 7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王悦
  • 4篇柳听义
  • 4篇邓文娜
  • 3篇杨艺琳
  • 3篇孙艳秋
  • 2篇王中良
  • 1篇李鑫

传媒

  • 2篇环境化学
  • 2篇现代英语
  • 1篇数学教育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小型内控师生共建语料库的英语口译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被引量:1
2023年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口译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动力源泉,在教学模式方面,尝试将面授式口译课堂与线上口译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展课堂容量,推动学生向“学生中心”学习方式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合作交流的综合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文章尝试以平行语料库技术为依托,构建师生共建、共研口译语料库活动驱动下的本科阶段英语口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体系,探索适合本科教学阶段特点的口译教学模式。
王悦
关键词:口译教学
基于“预制语块”标记的中英口译动态增容语料库教学应用
2024年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迅速发展,“预制语块”的应用价值在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中已逐步确立。英语本科口译教学基于词汇和语法的传统教学内容造成了母语负迁移、石化错误和输入输出卡顿等语法转换生成教学困境。以“预制语块”标记为锚点构建可共建检索的口译教学语料库,可以作为现有课堂材料和学习的有效延伸,以“结构化”信息补充传统的“线性”教学内容。
王悦
关键词:口译教学
纳米铁球和微米铁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的研究
近几年,重金属污染所引起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污染问题频繁出现,引起广泛关注.对于含铬废水或铬废渣未能有效的控制和处理而直接排放到地表水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铬污染事件;砷是广泛分布在环境中带有剧毒的类金属元素,长期接触砷会导致...
柳听义周孜迈邓文娜王悦孙艳秋杨艺琳颜小星
应用微机辅助数学教育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1995年
针对传统教育评价方法中存在的弊端,提出应用微机辅助数学教育评价的方法,并通过简单实例,说明其意义和作用.
李鑫王悦
关键词:教育评价软件系统数学教育CAI
浮石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相中的砷(Ⅴ)被引量:10
2017年
废水中的砷是最具毒性的环境污染物之一.为了更好地利用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修复水体污染,本文进行了浮石负载NZVI去除水相中As(Ⅴ)的研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浮石负载纳米零价铁(P-NZVI)的形态和粒度进行表征分析,根据批试验和间歇试验探究反应条件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照P-NZVI与As(Ⅴ)溶液反应前后的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合XPS Fe2p和XPS As3d窄轨道图谱,探讨P-NZVI对水相中As(Ⅴ)的去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所得NZVI颗粒平均粒径30.6 nm,分散在浮石表面.利用BET-N2法检测得到P-NZVI的比表面积为32.2 m^2·g^(-1)(NZVI含量0.28 g,质量比7.7%).P-NZVI对As(Ⅴ)的去除率随初始pH值、反应温度、As(Ⅴ)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反应符合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初始As(Ⅴ)浓度为100 mg·L^(-1)时,P-NZVI的平衡时吸附量为35.7 mg·g^(-1).P-NZVI对As(Ⅴ)的去除机理包括吸附、沉淀和共沉淀作用.
杨艺琳周孜迈邓文娜孙艳秋王悦柳听义王中良
两种体系去除水体中的砷被引量:5
2018年
砷是人类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环境污染物质之一.铁及其化合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的去除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存在去除效率低、材料成本高的缺点.为了更好地利用铁及其化合物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属砷(As),本文通过加入氧化剂构建了两种反应体系,实现了对废水中砷的高效去除:分别利用零价铁(Zero valent iron,ZVI)活化过硫酸钠(sodium persulfate,PS)和亚铁离子(Fe^(2+))活化高锰酸钾(KMnO_4)两种工艺去除了水体中的砷.通过批试验控制过硫酸钠、零价铁及高锰酸钾和亚铁的投加量,研究了各变量对As的去除效果和动力学影响.利用环境扫描电镜(SEM)对反应前后的物质的结构进行表征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s溶液浓度为20 mg·L^(-1)时,两种体系下的反应物最佳配比方案分别为0.5 g ZVI、0.1 g PS和KMnO_40.01 g、Fe^(2+)0.02 g.两种体系中As的去除率都大于99%,且反应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中,ZVI活化PS反应中产生的SO_4^-·对砷的去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种方法对As的去除机理均包括吸附、沉淀和共沉淀作用.通过经济成本对比分析,PS-ZVI在高效去除毒性略低的As(Ⅴ)的时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王悦周孜迈邓文娜邓文娜唱天鹰柳听义
关键词:去除方法
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去除废水中的砷(Ⅴ)被引量:6
2017年
砷是目前人类发现毒性最强的物质之一,水体砷污染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利用零价铁(zero valent iron,ZVI)活化过硫酸钠(sodium persulfate,PS)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SO-4·)对As(Ⅴ)溶液的去除能力远远大于PS或ZVI本身.通过控制PS和ZVI投加量、反应温度、初始pH值、As(Ⅴ)溶液初始浓度,研究各变量对As(Ⅴ)溶液的去除效果和动力学影响.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和环境扫描电镜(SEM)对反应前后的物质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As(Ⅴ)溶液浓度为20~100 mg·L^(-1),As(Ⅴ)溶液的去除率都大于98%,并且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PS能加速ZVI的腐蚀,进而促进As(Ⅴ)溶液的吸附以及与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沉淀和共沉淀,从而达到去除As(Ⅴ)溶液的目的.
周孜迈邓文娜杨艺琳杨艺琳王悦孙艳秋王中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