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艳丽

作品数:33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专利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4篇管材
  • 7篇胀形
  • 6篇液压
  • 6篇力学性能
  • 6篇铝合金
  • 6篇力学性
  • 5篇合金
  • 5篇薄壁
  • 4篇应力-应变曲...
  • 4篇坯料
  • 4篇内高压
  • 4篇内高压成形
  • 3篇吨位
  • 3篇应力
  • 3篇应力应变
  • 3篇胀形过程
  • 3篇拼焊
  • 3篇拼焊板
  • 3篇幅面
  • 3篇板材

机构

  • 3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汽车股份...
  • 1篇威海北洋电气...

作者

  • 33篇林艳丽
  • 22篇何祝斌
  • 15篇苑世剑
  • 10篇初冠南
  • 4篇陈钢
  • 2篇凡晓波
  • 2篇杨进
  • 2篇孙毅
  • 2篇蔡洋
  • 2篇张坤
  • 2篇王志彪
  • 1篇崔晓磊
  • 1篇武永
  • 1篇李建伟
  • 1篇王小松
  • 1篇闫永达
  • 1篇张嘹亮
  • 1篇李文渊
  • 1篇张林

传媒

  • 3篇金属学报
  • 2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精密成形工程
  • 1篇Transa...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创新塑性加工...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直接测试管材力学性能的胀形实验装置
一种直接测试管材力学性能的胀形实验装置,它涉及一种测试管材力学性能的实验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管材力学性能的胀形实验装置无法实现连续测量、测量效率低、实验装置尺寸大、实验成本高以及实验周期长的问题。底板平放设置,第一固...
何祝斌林艳丽苑世剑
利用管状试样测试各向异性材料双向应力状态力学性能的新方法被引量:4
2017年
为解决各向异性材料双向加载性能测试理论模型存在的测试物理量过多且实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管状试样胀形直接测试双向加载力学性能的新方法:一点法。利用圆几何轮廓线为显性函数表达式的特征,推导了胀形过程中最高点轴向曲率半径和壁厚理论模型。仅需在胀形过程中测量最高点胀形高度,即可获得材料双向加载下的力学性能,为建立一个简单可靠且能在线实时测量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奠定了基础。并利用所建立的测试方法进行了AA6061铝合金挤压管坯的胀形实验。结果表明:管坯自由胀形时,其最高点实时壁厚和曲率半径均可表示为最高点胀形高度的显示函数。轮廓形状理论模型的预测精度随膨胀率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膨胀率约为13%时预测精度最高,当膨胀率超过20%后,预测精度开始下降,但最大误差不超过±0.9%。最高点实时壁厚理论模型的预测精度基本不受试件几何尺寸的影响,长径比和径厚比改变时,差异很小,预测误差均不超过0.8%,这对保证双向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精度是非常有益的。一点法可同时测得环向和轴向的应力应变分量,这为进一步分析各向异性对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的流动及后继屈服奠定了基础。
林艳丽何祝斌初冠南闫永达
关键词:各向异性应力-应变曲线
一种板材局部热处理的方法
一种板材局部热处理的方法,涉及先进制造领域。解决了目前大幅面拼焊板局部热处理时力学性能无法达到最佳匹配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步骤一:将正负电极分别布置在金属板厚方向的两侧,通过导线与电源连通;步骤二:接通电源,使电流由...
初冠南陈钢林艳丽丁名区任冬亮
管材流体压力成形三维成形极限图被引量:1
2014年
成形极限图是一种评估单向拉伸到双向等拉应力范围内板料成形性能的有效手段。传统板料成形中,法向受到的应力远小于面内应力,所以,传统成形极限图是基于忽略法向应力而简化为平面应力状态的理论计算。该文论述了传统成形极限图以及现有的考虑法向应力影响的二维成形极限图在研究液压成形中流体压力影响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同时,在二维成形极限图以及固体现实应力空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法向流体压力p的函数f(p)为第三轴的三维成形极限图。该三维成形极限图不仅可以考虑液压成形中流体压力的影响,而且能够形象直观呈现出成形极限随流体压力的变化速率。
崔晓磊王小松林艳丽苑世剑
关键词:液压成形流体压力法向应力应力空间
Formability determination of AZ31B tube for IHPF proces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被引量:2
2011年
Ring hoop tension test and tube bulging test were carried out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up to 480 ℃to evaluate the formability of AZ31B extruded tube for internal high pressure forming (IHPF) process. The total elongation along hoop direction and the maximum expansion ratio (MER) of the tube were obtained. The fracture surface after bursting was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elongation along hoop direction and the MER value have a similar changing tendency as the testing temperature increases,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total elongation along axial direction. Both the total elongation along hoop direction and the MER value increase to a peak value at about 160 ℃. After that, they begin to decrease quickly until a certain rebounding temperature is reached. From the rebounding temperature, they begin to increase rapidly again. Burnt structure appears on the fracture surface when tested at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420 ℃. Therefore, the forming temperature of the tested tube should be lower than 420 ℃, even though bigger formability can be achieved at higher temperature.
林艳丽何祝斌苑世剑吴佳
关键词:FORMABILITYHYDROFORMING
基于壁厚线性模型的管材力学性能液压胀形测试方法
基于壁厚线性模型的管材力学性能液压胀形测试方法,它涉及一种管材力学性能液压胀形测试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管材力学性能液压胀形测试方法存在管材壁厚测量困难和实验不连续的问题。一、测量待测试管材的初始壁厚、待测试管材的外半...
苑世剑林艳丽何祝斌
基于二次多项式新本构模型的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板材成形极限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铝合金焊缝性能低于母材、现有成形极限分析方法不适宜分析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板材成形极限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多项式新本构模型的铝合金拼焊板成形极限理论模型。核心思想为利用材料自身的性能差异替代经典M-K理论模型的沟槽假设。针对铝合金硬化指数低、幂指数回归精度差的问题,将二次多项式新本构模型应用于M-K理论模型,最终建立了适合于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拼焊板的成形极限理论预测模型。对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板材进行了成形极限实验,并通过XJTUDIC三维数字散斑应变变形测量系统实时测量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值,得到了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拼焊板的实验成形极限图。最后对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相比传统的幂指数本构模型,二次多项式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回归,无论在初试屈服阶段或后期变形阶段均有很好的吻合精度。幂指数最大拟合误差超过12%,而二次多项式的拟合误差小于1%,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能很好地拟合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二次多项式本构关系的理论模型能很好地预测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板材的成形极限,第一主应变的预测误差小于0.01;而幂指数理论模型则导致平面应变状态下的极限应变预测结果明显不准,在相同应变路径下第一主应变的预测误差达0.14。
初冠南林艳丽宋伟宁张林
关键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应力-应变曲线
6063铝合金中空构件充液压形成形被引量:6
2018年
为促进铝合金中空构件在汽车上的应用与推广,分别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研究了铝合金中空构件在室温下充液压形的可行性,分析了内压对成形结果的影响,总结了成形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缺陷形式及每个缺陷的发生原因。结果表明充液压形在室温下成形铝合金中空构件是具有可行性的,同时成形时所需内压较低,室温成形时所需压力仅为2-10 MPa。失稳弯曲和死皱是充液压形的主要缺陷形式。适当增大内压可消除失稳弯曲缺陷,控制坯料的膨胀变形即可消除死皱缺陷。虽然弯矩是压形的主驱动力,但对于铝合金而言,当其内压增大至6 MPa时,其成形件的回弹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
林才渊初冠南林艳丽
关键词:回弹
利用充压软芯模进行管材弯曲的方法
利用充压软芯模进行管材弯曲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管材的弯曲方法。以解决在管材弯曲成形过程中更好地消除或减少局部的截面变化,且操作困难、可靠性差及效率低的问题。方法步骤是:在软芯模的两端各固装有一个约束帽,两个约束帽通过多根弹...
何祝斌林艳丽武永李建伟张嘹亮李文渊
一种直接测试管材力学性能的胀形实验装置
一种直接测试管材力学性能的胀形实验装置,它涉及一种测试管材力学性能的实验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管材力学性能的胀形实验装置无法实现连续测量、测量效率低、实验装置尺寸大、实验成本高以及实验周期长的问题。底板平放设置,第一固...
何祝斌林艳丽苑世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