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黎黎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江苏省“333”工程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腹腔镜内镜术中汇管法治疗不适合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 范志宁戴晨光赵黎黎王翔刘莉王敏
- 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 2022年
- 针对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固化、缺乏灵活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即:依托医科大学众多附属医院对外临床合作资源,以及医科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吸引国外留学生来华攻读学位,另一方面可以将国内研究生送至国外,开拓国际视野。该模式将以临床技术提升为突破口,未来能够促进医科大学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广泛的研究生合作办学关系,提升国际影响力。
- 刘宾赵黎黎刘茜朱松盛郁芸
-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医学院校
- 一种黏膜下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黏膜下注射剂,包括甘油磷酸钠、锂皂石粉末和水;本发明创新引入甘油磷酸钠,其所带的多价负电荷可与锂皂石周围的正电荷静电吸引,组装成稳定的三维网络状结构的剪切变稀水凝胶。与生理盐水相比,本发明黏膜下注射剂够在...
- 陶雨文 范文涛王敏 王兰赵黎黎刘莉范志宁
- 内镜下异物取出术联合三腔二囊管术后压迫成功治疗有胸主动脉损伤的食管内鱼刺嵌顿一例
- 范志宁戴晨光赵黎黎王敏钱思翀王翔刘莉
- 支架序贯手术与急诊手术对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金属支架置入序贯限期手术(bridge to surgery,BTS)与急诊手术(emergency surgery,ES)对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5月—2017年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资料,包括其定期随访结果。本研究中的临床成功定义为外科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持续超过30 d,且无并发症或死亡。对一般资料、干预过程和随访结果等进行比较,分析疗效差异,并论证影响长期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BTS组短期疗效较好,包括:术中减压干预较少(85.1%vs. 69.6%,P=0.045),减压效果更好(64.2%vs. 27.5%,P<0.001),一期吻合率较高(65.7%vs. 17.4%,P<0.001),造瘘率较低(临时造瘘率:34.3%vs. 82.6%;永久造瘘率:13.4%vs. 58.7%;P均<0.001),ICU入住率较低(10.4%vs. 27.5%,P=0.011),术中并发症较少(3.0%vs. 13.0%,P=0.031),以及术后30 d死亡率较低(0 vs. 8.7%,P=0.028)。两组在临床成功率(73.1%vs. 63.8%,P=0.240)、总死亡率(53.7%vs.64.4%,P=0.247)和中位生存时间(52.0个月vs. 35.0个月,P=0.12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TNM分期Ⅳ期、永久性造瘘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BTS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对长期生存时间无负面影响。BTS可通过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30 d死亡率及永久性造瘘以改善短期疗效。
- 戴晨光赵黎黎赵黎黎魏宁心叶建新叶建新何可心
- 关键词:自膨式金属支架序贯治疗急诊手术
- 莫西沙星辅助多光子成像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索莫西沙星辅助多光子显微成像(multiphoton microscopic imaging,MPM)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应用的可行性,总结结肠炎小鼠MPM辅助诊断特征。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期结肠炎组、缓解期结肠炎组和慢性期结肠炎组,每组8只,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溶液建立结肠炎模型,经病理证实各组小鼠均造模成功。对各小鼠结肠组织行MPM成像,再将同一结肠组织在0.16%莫西沙星溶液中浸泡2 min,再行MPM成像。比较未经莫西沙星处理和经莫西沙星处理的结肠组织MPM清晰成像所需激发功率以及相同激发功率下未经莫西沙星处理和经莫西沙星处理的MPM图像荧光强度;比较莫西沙星处理后各模型组结肠组织荧光增强区域所占比例;归纳不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未经莫西沙星处理和经莫西沙星处理的MPM成像特征。结果:在能看到清晰图像的情况下,未经莫西沙星处理和经莫西沙星处理的对照组小鼠MPM成像所需的激发光功率分别为(2.78±0.04)mW、(0.28±0.01)mW,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同激发功率下,未经莫西沙星处理和经莫西沙星处理的对照组小鼠MPM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 313.99±164.52)a.u.、(3 896.43±87.55)a.u.,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莫西沙星处理的对照组、急性期结肠炎组、缓解期结肠炎组、慢性期结肠炎组的平均荧光增强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22.4±1.6)%、(7.7±1.0)%、(13.5±1.7)%、(5.0±1.3)%,后3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莫西沙星可辅助MPM清晰成像组织隐窝开口、腺体结构、相邻腺体间隙和荧光增强区域等。结论:莫西沙星可有效提高MPM成像效率,并呈现独特的组织功能性鉴别特征,结合多维度的量效和结构特征,可有效鉴别溃疡性结肠炎小鼠。
- 陈颖彤赵黎黎赵黎黎张勇张勇吴锦慧
- 关键词:莫西沙星溃疡性结肠炎
- 钛夹联合尼龙圈技术在内镜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消化道疾病如穿孔、瘘等可以通过内镜治疗,从而避免外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而病变缺损的闭合是内镜治疗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早期许多疾病因无法闭合创面而被迫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由此多种装置与技术应运而生。钛夹是最早应用的内镜下闭合装置,曾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自身结构,
- 王建坤赵黎黎范志宁
- 关键词:内镜治疗钛夹尼龙圈消化道疾病外科手术内镜技术
- 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扩张联合丝裂霉素注射的临床疗效评价
- 范志宁刘文婕赵黎黎刘莉王敏王翔
- 单通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术在右半结肠病变ESD术后创面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单通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技术在右半结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ection,ESD)术后创面缝合的效果、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对于右半结肠ESD的患者应用单通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技术对创面进行缝合,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及优势。结果:共15例右半结肠ESD术后创面,其中6例病变位于回盲部,4例位于升结肠,5例位于横结肠;本组中1例穿孔。全部病例均获得满意缝合效果,ESD术后创面闭合,穿孔封闭,其中穿孔的患者出现发热、腹痛等不适,白细胞升高,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通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技术对于右半结肠ESD术后创面的闭合而言操作简洁,不用换双通道内镜进行内镜下缝合,还能有效地防止术后创面的迟发性出血及穿孔,并且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临床疗效好,安全,较双通道内镜更有优势。
- 王敏王建坤范志宁刘莉赵黎黎王翔
-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一种药粉喷洒管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粉喷洒管,药粉喷洒管包括喷洒主体以及与喷洒主体底端固定连接的喷洒软管,喷洒主体内部设有活动组件,在对患者伤处进行上药时,首先将药粉装入喷洒主体内,在向下推动喷洒主体的一端的同时并对其旋转,活塞下降并旋...
- 王建坤赵黎黎王雁王翔王敏刘莉于莲珍薛心泉范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