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阳

作品数:44 被引量:443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经济增长
  • 10篇实证
  • 9篇金融
  • 8篇实证分析
  • 8篇城市
  • 5篇省域
  • 4篇社会福利
  • 4篇资本
  • 4篇技术创新
  • 4篇福利
  • 3篇中国省域
  • 3篇人口
  • 3篇人口迁移
  • 3篇人力资本
  • 3篇生态
  • 3篇自然实验
  • 3篇产业结构
  • 2篇地产
  • 2篇演进
  • 2篇银行

机构

  • 22篇青岛大学
  • 17篇青岛科技大学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3篇南京财经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浙江树人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共青岛市委...

作者

  • 44篇陈阳
  • 21篇逯进
  • 5篇王元月
  • 4篇郑立民
  • 3篇岳文泽
  • 3篇熊鹏
  • 2篇郭志仪
  • 2篇孙婧
  • 1篇董玉飞
  • 1篇雷定安
  • 1篇管媛媛
  • 1篇贺晓丽
  • 1篇李勋来
  • 1篇赵昕
  • 1篇张同功
  • 1篇赵彪
  • 1篇丁刚
  • 1篇岑彩云
  • 1篇管媛嫒
  • 1篇苏妍

传媒

  • 4篇青岛大学学报...
  • 3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中国渔业经济
  • 2篇经济经纬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西北人口
  • 2篇城市
  • 2篇城市问题
  • 2篇东方论坛—青...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方经贸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经济导刊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 1篇金融论坛
  • 1篇上海金融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金融监管预先承诺方法的经验与启示
2007年
在中国银行业开放进程逐渐加快而相关金融政策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需要从制度上建立一种激励相容机制,使得金融行业能够从其自身微观主体的角度完善和提高抗风险能力。借鉴美国金融监管预先承诺方法的成功经验,积极培育金融机构内部风险评估能力,大力推进激励机制在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中的使用,并继续加强人民银行在银行业风险监管中的作用,才能最终实现我国金融监管的制度优化。
陈阳熊鹏
关键词:金融监管激励规制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被引量:37
2022年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重要体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05—2018年285个地级以及上城市的数据,将"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评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宽带中国"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显著为负值,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可靠。第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缩小了中西部城市、南方城市、大中城市和传统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其他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第三,网络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互联网用户规模效应和数字普惠金融效应传导机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继续贯彻"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发挥示范城市的带头作用,通过增加互联网用户规模、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陈阳王守峰李勋来
关键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收入差距
长三角地区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时空分异被引量:6
2017年
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以长三角41地市为研究单元,运用熵值法测度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指数,进一步借助耦合协调评价模型计算协调度、发展度以及耦合度,并据此进行耦合协调类型划分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41地市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整体趋势波动上升,但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社会福利随经济增长出现缓慢下降趋势。2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指数空间吻合度较高且格局相对稳定。相比社会福利,经济增长首位特征明显,市际差异相对突出。3耦合度具有明显空间分异规律,初步形成"合宁沪杭甬"Z字型耦合协调发展轴带。4安徽省多数地市属于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失调衰退类型,亟需平衡二者关系,寻求优化路径,推动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向更高层次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演进。
庄汝龙宓科娜陈阳赵彪
关键词:社会福利经济增长长三角
大学生获得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某民办高校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从课程教学、课余活动、校园设施、个人生活4个方面设计问卷,明确大学生获得感的现状及基本特征,采用Logit离散变量模型,实证分析大学生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及个性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个人生活、课余活动、校园设施、课程教学对大学生获得感的影响依次下降,提高大学生获得感不能片面强调课程教学,而要多关注学生的课余生活。
赵菲陈阳
关键词:大学生LOGIT模型
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进
2015年
渔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共进对于促进二者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模型,采用1978~2012年沿海地区11省市的数据,探讨了我国渔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和耦合态势。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失调衰退向协调互促转化,但转化速度相对较慢。此外,各省市可依据耦合态势划分为三大类,其中山东省表现最优,上海市渔业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增长实力不符。各地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推动渔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共进。
陈阳王元月
关键词:渔业发展经济增长
中国省域老龄化、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效应被引量:17
2019年
基于我国31个省区1993—2015年面板数据,测算省域老龄化、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三大系统的综合指数及协调发展水平,讨论不同区域三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特征及其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三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三系统两两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虽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人口迁移强度也有所增加,但老龄化程度正快速加深,导致三系统协调发展情况正逐年退化;人口净迁入和产业结构对三系统协调发展关系的边际促进作用降低;人口流动、产业结构调整并未有效缓解老龄化对三系统协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逯进王晓飞刘璐陈阳
关键词:老龄化人口迁移产业结构人口结构
浮动汇率制度下资本项目开放国际经验与启示
2007年
随着国际金融方面改革的深入,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不断地面临新的环境和形势,汇率政策的变动就是其中之一。以更具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为背景,分析其他国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开放资本项目的经验,总结出开放的条件和步骤的一般规律,并进一步得出对我国现实的政策启示,将有助于我国在今后的改革中有针对性地防范风险,也有助于我国稳步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
陈阳管媛媛熊鹏
关键词:浮动汇率资本项目开放
西北省域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西北6省、自治区(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2003~2009年的相关数据,应用耦合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水平以及二者的相互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区差异明显:内蒙古福利与增长水平居首,已实现二者的协调共进;陕西省增长水平较高,但福利水平偏低,阻碍了二者的良性耦合;甘肃省福利和增长水平最低,近年来未有根本性改善;青海省和宁夏增长水平过低,与其较高的福利水平不相协调;新疆福利与增长水平均呈波动下降趋势,二者耦合关系逐渐恶化。
陈阳郑立民逯进
关键词:社会福利经济增长
青岛市人口变动规律与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人口再生产的基本类型,前两者的变化决定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两个基本因素。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一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主要特征是平均寿命短、世代更替迅速;
逯进陈阳杨清帅
关键词: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社会福利、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差异——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耦合实证分析被引量:50
2012年
文章测度了2003~2009年中国省域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水平的变迁特征,并通过耦合模型衡量了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借此系统论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明显,且各区域均存在福利的拐点。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协调度的下降和福利拐点的到来将恶化二者的耦合趋势。因此,当前各省应发挥增长在二者耦合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并结合自身发展特征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持续促进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共进,从而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深化和谐社会建设。
逯进陈阳郭志仪
关键词:社会福利经济增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