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磊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大学生
  • 2篇亚精胺
  • 2篇游泳
  • 2篇游泳运动
  • 2篇衰老
  • 2篇自噬
  • 2篇精胺
  • 2篇肥胖
  • 1篇代谢
  • 1篇地塞米松诱导
  • 1篇心肌
  • 1篇血液
  • 1篇饮食
  • 1篇饮食干预
  • 1篇营养
  • 1篇营养调控
  • 1篇院校
  • 1篇运动干预
  • 1篇运动员
  • 1篇脂肪酸

机构

  • 10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临沂大学

作者

  • 10篇徐磊
  • 2篇李春艳
  • 2篇陈宁
  • 1篇贾绍辉

传媒

  • 5篇科教导刊(电...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不同减肥周期引起的血液脂肪酸变化的研究
2018年
肥胖和超重与相关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急剧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人数达到高度水平。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身体组成、血清脂肪酸组成有显著的变化,郭吟、陈文鹤等学者对上海巅峰减肥训练营的受试者进行了16周的肥胖青少年主要成分与血清中脂肪酸的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受试者是以参加上海巅峰全封闭长期减肥班的12名BMI≥36且体脂率≥40%的重度肥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营前、入营训练开始后的第8周和第16周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脂肪酸种类和含量,使肥胖与超重青少年的生理指标情况更清晰。日本学者发现,超重男性内脏脂肪的厚度与棕榈酸和SFA呈正相关,与亚油酸和PUFA呈负相关。目的:探讨运动与饮食控制下超重和肥胖青少年身体成分与血液中血清脂肪酸的4周的变化及与郭吟、陈文鹤等学者的分别在8周、16周的训练周期情况下的肥胖超重青少年身体的主要成分及血清脂肪酸含量存在的变化研究进行陈述和对比分析。方法:本研究同样选取武汉皓千减肥营的19名13—18岁的超重和肥胖青少年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包括饮食限制和运动训练。分别在入营训练前与四周训练后分别测得受试者的身体组成含量和血清脂肪酸的水平。结果:经过为期四周的干预后,体重、BMI、体脂、FMI、WC、HC、WHR、显著降低。与郭吟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而且随着运动结合饮食干预的周期时间越久,其与入营前的测量结果相应数值变化越大,表明运动周期的延长会促进减肥减脂,调整身体成分。代谢组学分析显示,血清脂肪酸随着运动周期的增加血清脂肪酸中除DHA有所增加,其他成分均呈下降趋势,与8周、16周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在脂肪酸下降百分比方面可以看出棕榈酸、硬脂酸、软脂酸、亚油酸、α-亚麻酸随着训练周期的拉�
高志强李春艳徐磊
关键词:肥胖青少年脂肪酸
亚精胺对D-半乳糖诱导成肌细胞衰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精胺对D-半乳糖诱导成肌细胞衰老的预防作用。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C2C12细胞-成肌细胞,按常规消化细胞后,进行细胞计数,用DMEM-F12完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1.0×104/mL,铺于6孔板内,待6孔...
徐磊
关键词:成肌细胞衰老亚精胺
文献传递
亚精胺协同自由转轮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大鼠骨骼肌萎缩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精胺协同自由转轮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大鼠骨骼肌萎缩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2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模型组)、运动组(地塞米松+自由转轮)以及给药运动组(地塞米松+亚精胺+自由...
徐磊
关键词:骨骼肌萎缩糖皮质激素亚精胺
不同运动方式对SAMP8衰老小鼠骨骼肌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研究背景:衰老性肌萎缩(Sarcopenia)是指随年龄增加,机体骨骼肌质量、力量及功能逐渐衰退的现象,其发生会导致老年人虚弱无力、恶病质、骨质酥松症、代谢综合征和死亡率的上升,增加老年人的健康维护成本,给其家庭及社会带...
徐磊
关键词:SARCOPENIA能量代谢细胞自噬
老年人肌少性肥胖的机制与运动营养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7年
老年人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SO)是一种伴随着肥胖的骨骼肌质量和功能下降的老年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体质量不变,老年人身体组成也会逐渐改变,肌肉质量功能下降,脂肪比例上升且主要堆积在肌肉组织、内脏器官,整体表现为肌肉脂肪量上升、炎症因子增多、生长激素水平下降、营养摄入不足、活动量降低、神经元功能下降以及胰岛素抵抗等,这些现象都与SO相关。从分子水平阐述其相关机制,研究者发现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与降解、骨骼肌糖脂代谢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均参与SO代谢通路的调控。运动干预、热量限制及蛋白质、VD、β-羟基-β-甲基丁酸盐、肌酸和乳清蛋白的摄入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治SO的效果。由于国内外对于SO的判断标准、发病机制以及防治手段仍不统一,给SO研究带来了较大难度。本文对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进行整理总结,从SO的定义、引起因素、涉及的细胞信号调控通路以及防治策略(运动或营养食品干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SO治疗提供新思路。
徐磊李春艳陈宁范晶晶
关键词:病理机制
浅谈蛙泳对大学生颈椎病防治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有关颈椎病、大学生颈椎病发病机制以及类型、蛙泳运动过程中躯干及颈部的生理解剖工作机理的相关资料与文献,进行整合与对比,探讨蛙泳运动中躯干及颈部生理解剖的具体工作机理,以及蛙泳对于大学生颈椎健康的积极作用,为广大大学生颈椎病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和预防方法,以利于颈椎健康。
徐磊
关键词:蛙泳
我国体育院校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2018年
网球运动在进入到公开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尤其是近20来年发展的势头尤其迅猛。比赛的场次越来越多,对抗性越来越强,激烈程度越来越高,对网球运动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取得高的比赛成绩,运动员不得不想尽办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技术,伴随着大量的训练和比赛,网球运动员出现伤病的几率也在慢慢的提高。如何能够在有效避免伤病的情况下进行比赛和训练,是影响网球运动员成绩提升的一大因素。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武汉体育学院网球专项学生为例,调查了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分析不同性别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及原因,提出对应的意见以期能帮助网球运动员降低比赛和训练时受伤的风险。
徐磊
关键词:网球运动
FST对男性大学生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效果分析
2018年
从武汉体育学院校医院门诊中选取20名男性大学生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功能性力量训练为主的康复手段,对照组仅采用传统康复手段,同时进行8周康复训练,通过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评价问卷、T型敏捷性测试和萨金特纵跳测试的结果比较分析两种训练方法的康复效果。旨在了解功能训练和传统康复训练的不同效果,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康复训练优化提供一定依据。
徐磊
关键词:大学生康复
游泳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腓肠肌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和自噬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游泳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腓肠肌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运动改善T2DM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NC组,n=9)和高糖高脂饮食组(n=54),8周高糖高脂饮食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T2DM大鼠模型,将成功诱导的T2DM大鼠(n=49)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n=24)和糖尿病运动干预组(DME组,n=25)。NC组和DM组正常饲养,DME组进行8周不负重游泳运动干预,第1周运动时间15 min,每周递增15 min,直至延长为90 min,每天运动1次,每周5天。定期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8周运动干预后检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口服糖耐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腓肠肌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自噬、凋亡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空腹血糖、HOMA-IR和口服糖耐量水平显著增加(P<0.01),p-IRS-1/IRS-1、GLUT4、pAMPK/AMPK、SIRT1和PGC-1α、Atg7、Beclin1、LC-3Ⅱ/Ⅰ、Bcl-2及Bcl-2/Bax显著下降(P<0.05),Bax和p62显著增加(P<0.05);(2)运动干预后,与DM组相比,DME组大鼠空腹血糖、HOMA-IR和口服糖耐量水平显著改善(P<0.05),p-IRS-1/IRS-1、GLUT4、p-AMPK/AMPK、SIRT1、PGC-1α、Atg7、Beclin1、LC-3Ⅱ/Ⅰ、Bcl-2及Bcl-2/Bax显著增加(P<0.05),Bax和p62显著降低(P<0.05)。结论:8周游泳运动可改善T2DM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运动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上调自噬有关。
李庆学徐磊贾绍辉陈宁
关键词:SIRT1AMPKPGC-1Α自噬
游泳运动方式的改变对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017年
目的 通过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和有氧运动后大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丙二醛 (MDA) 的变化, 从分子水平探讨一次性力竭运动和长时间游泳训练对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 32 只 SD 大鼠经一周适应性喂养后,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只.安静组、 长期训练组、 一次性力竭组、 长期训练+一次性力竭组.其中NC 组不训练, NE、 NF 组进行为期 6 周的游泳训练, 1 次/天, 6 天/周, 训练结束后 NL、 NF 组再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实验期间每周对小鼠体重进行监控, 训练结束后断头处死小鼠, 迅速取血、 取出心脏, 存入-80摄氏度冰箱中保存.结果: (1) 与NC组相比, NE组和NF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 与NC组相比, NL和NF组大鼠体重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如表 2 所示, 与 NC 组相比, NE 和 NF 组大鼠心肌中 SOD 的含量显著升高. (3) 与 NC 组相比, NF组大鼠心肌中MDA的含量显著降低) ; 与NE组相比, NF组大鼠心肌中MDA的含量显著降低; 与NL组相比, NF组大鼠心肌中 MDA 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长期适量的游泳运动可以提高大鼠心肌总抗氧化能力, 从而降低大鼠心肌 MDA 含量, 增加 SOD/MDA 比值, 有利于减弱氧自由基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
徐磊
关键词:游泳运动SODMD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