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凌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清胱抑素C
  • 1篇抑素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状
  • 1篇症状
  • 1篇肾功能
  • 1篇失能
  • 1篇胱抑素
  • 1篇胱抑素C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差异
  • 1篇梗死
  • 1篇CYSC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2篇吴凌
  • 1篇闫中瑞
  • 1篇刘茜
  • 1篇石晶
  • 1篇李好好

传媒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老年行为失能和抑郁症状与血清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
目前全球人口正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身心健康的防护也已变成公众亟待解决的问题。日常行为和情绪的障碍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给老年生活带来了直接的负性影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负担。肾功能受损是老年较为常见的慢性病,肾脏疾病的...
吴凌
关键词:抑郁症状肾功能
文献传递
远隔缺血后适应与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进展
2016年
急性脑梗死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实施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流和功能是临床公认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能在早期行溶栓治疗的患者仅有5%,且并发症较多,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缺血后适应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目前远隔缺血后适应(RIPC)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通过对非致死性器官如远端肢体进行短暂非致死性重复缺血-再灌注处理,可明显减轻已缺血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于已缺血脑组织可减轻其炎症反应,改善脑水肿,减小梗死体积。对于这一结论,许多研究都已证实,然而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较为公认的假说有抗细胞凋亡、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抑制一氧化氮(NO)释放、增加细胞因子等。本文将就基因的差异性表达作一相关性探讨。
吴凌汪孟然石晶刘茜闫中瑞李好好邢怀美
关键词:脑梗死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