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图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焦
  • 1篇多焦视网膜
  • 1篇多焦视网膜电...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电图
  • 1篇术后
  • 1篇特发性
  • 1篇特发性黄斑裂...
  • 1篇切割术
  • 1篇网膜
  • 1篇相干断层扫描
  • 1篇裂孔
  • 1篇黄斑
  • 1篇黄斑裂孔
  • 1篇光学相干
  • 1篇光学相干断层
  • 1篇光学相干断层...
  • 1篇MFERG

机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1篇刘丽梅
  • 1篇刘武
  • 1篇闫玮玉
  • 1篇王怡
  • 1篇胡艳华
  • 1篇刘欣欣
  • 1篇高萌
  • 1篇刘克高

传媒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区结构与功能变化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病人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变化,探讨评价黄斑裂孔病人结构与功能改变的敏感指标。方法收集34例(34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单眼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病人健眼及患眼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mfERG及OCT。结果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术前患眼BCVA 0.01~0.8,平均0.10。病人术前OCT裂孔最大直径(maximum diameter,dmax)431~1 770μm,平均(998.7±302.6)μm,裂孔最小直径(minimum diameter,dmin)403~536μm,平均(470±189.2)μm。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患眼BCVA、中心凹及旁中心凹区mfERG P波及N1波振幅降低(P<0.05)。术后黄斑裂孔全部解剖学闭合,其mfERG P波及N1波振幅亦在术后逐渐恢复,但仍不能恢复至健眼水平。术后3个月患眼P波潜伏期一过性延长,至术后6个月恢复。术前患眼BCVA与dmin、dmax相关(ρ=0.549,ρ=0.610,P<0.01),与mfERG各项参数无相关性;术后BCVA与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相关(P<0.05),与mfERG各项参数无相关性。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患眼术后视力及视觉功能均较术前提高,其黄斑区结构及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术前及术后OCT的主要指标与病人最佳矫正视力相关,术前dmin、dmax对病人术后BCVA有预测意义,但本研究并未显示术前mfERG各项参数对病人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预测意义。
胡艳华王怡刘武刘丽梅高萌闫玮玉刘克高刘欣欣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