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超 作品数:37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海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植物乳杆菌HNU082在制备缓解肝脏炎症产品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植物乳杆菌HNU082在制备缓解肝脏炎症产品的应用,以及洛伐他汀协同植物乳杆菌HNU082在制备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体外体内两阶段试验证实了植物乳杆菌HNU082的摄入不会影响洛伐他汀药效且... 张家超 沈思源 王珺 霍冬雪与甲巯咪唑合用的益生菌双歧杆菌可通过肠道-甲状腺轴改善格雷夫斯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格雷夫斯病(G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经常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其它症状。在本研究中设计了一项为期6个月的研究,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是甲巯咪唑(MI, n=8)、MI+黑豆(n=9)和MI+益生菌长双歧杆菌(n=9),通... 霍冬雪 岑朝平 姜帅铭 张家超关键词:益生菌 甲巯咪唑 一种乳杆菌发酵剂及其在番石榴汁发酵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杆菌发酵剂及其在番石榴汁发酵中的应用,乳杆菌发酵剂包括植物乳植杆菌HNU082、植物乳植杆菌HNU072、植物乳植杆菌HNU503和发酵粘液乳杆菌HNU508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利用乳杆菌发酵番石榴汁... 薛辉 周晓璐 张家超 汪瑞敏 黎嘉和 方雅静 郭权 李旺高 崔维鹏海南黎族发酵海产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基于传统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采自海南各黎族自治县的24份发酵海产品(虾酱、蟹酱、鱼酱)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5个属,20个种,180株菌。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含量(89.4%)最高,为样品中的优势菌属,其次是片球菌属(3.9%),葡萄球菌属(3.3%),肠球菌属(1.7%),魏斯氏菌属(1.7%)。在种水平上,植物乳杆菌(44.7%)和发酵乳杆菌含量(33.5%)较高,为样品的优势菌种。以菌株分离鉴定结果为依据,通过16S rRNA V3-V4高通量测序,从宏基因组角度分析9个发酵海产样品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18.5%)、片球菌属(9.91%)、魏斯氏菌属(9.53%)、半乳糖产己酸菌属(8.37%)、芽孢杆菌(4.17%)等丰度较高。微生物群落差异性最大的是蟹酱与鱼酱。本研究揭示了海南发酵海产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丰富度,为热带有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马臣臣 姜帅铭 彭倩楠 霍冬雪 张家超关键词:黎族 微生物多样性 一种胡椒脱皮过程中关键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胡椒脱皮过程中关键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的检测方法,所述胡椒脱皮过程中关键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的检测方法从微生态系统的角度,以脱皮过程中胡椒表皮微生物为对象;通过提取胡椒表皮细菌的宏基因组DNA并纯化,扩增可变区序... 张家超 霍冬雪 李从发 刘四新 李武 胡淇淞 徐传标 彭倩楠文献传递 新的益生菌、发酵椰子水后生元及其在禽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新的益生菌、发酵椰子水后生元及其在禽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益生乳酸菌为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MS2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184,益生酵母菌为Saccharo... 刘四新 康佳木 蔡坤 张家超 李从发 郑磊杰 庞情 袁亚倩基于菌株水平肠道内植物乳杆菌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的建立 2020年 以1株具有潜在益生功效的Lactobacillus plantarum HNU082为例,采用传统选择性分离培养和基因组学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菌株定性研究角度,首先基于L. plantarum HNU082全基因组序列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筛选获得该菌株的特异性片段,设计引物与其他L. plantarum菌株共扩增进行菌株特异性引物的筛选和验证。其次,基于菌株全基因组抗性基因的注释选取相应抗生素进行验证,使其更容易从宿主肠内容物中实现分离。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的分离和特异性引物的验证完成菌株的定性分析。同时,基于菌株特异性引物,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完成菌株拷贝数的定量研究。最后,通过1例大鼠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基于此,建立了L. plantarum HNU082菌株在肠道内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本研究建立完善的宿主肠道内L. plantarum HNU082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将为益生乳杆菌的体内研究提供重要方法学支持。 姜帅铭 马臣臣 游政凯 张家超关键词:植物乳杆菌 肠道 抗性基因 宏基因组学揭示海南地区结直肠癌病人肠道微生物组特征 2021年 目的:对海南地区结直肠癌病人肠道微生物组特征进行注释鉴定,寻找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来自海南地区初次诊断为结直肠癌的病人6例,健康对照7例,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揭示结直肠癌病人的肠道细菌组成结构和代谢通路,潜在代谢产物,抗生素抗性基因富集特征。结果:结直肠癌病人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共有6个富集菌种,分别是:Parvimonasmicra,Flintibacter sp. KGMB00164,[Ruminococcus] gnavus,Fusobacteriumnucleatum,Porphyromonasasaccharolytica和Flavonifractorplautii。通过对代谢通路注释,发现在结直肠癌病人中共有4个通路富集,与有氧呼吸,3-苯丙酸和3-(3-羟基苯基)丙酸的降解和L-赖氨酸发酵生产乙酸和丁酸酯有关。通过代谢产物预测,显示结直肠癌病人肠道丁酸盐含量较低。通过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注释发现,所有差异性抗生素抗性基因均在结直肠癌病人肠道中富集,主要包括磺胺类,β-内酰胺酶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抗性基因。结论:海南地区结直肠癌病人的肠道细菌标志物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结直肠癌病人的生物标志物相似,但又有地区特征。细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生物标志物或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预后和治疗效果评价。 唐云青 马臣臣 陈锦雄 熊伟 常海波 张增 张家超关键词:宏基因组 结直肠癌 生物标志物 益生菌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1年 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肠道菌群能够与宿主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与宿主健康,在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各类肿瘤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情况及潜在机制也逐渐被解析。同时在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患者肠道菌群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免疫反应的调控也会直接影响肿瘤治疗效果。人为干预改变肠道菌群可作为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实现肿瘤精确和个性化治疗的新策略,单独或与常规免疫治疗联用,干预手段有抗生素、益生菌等。其中益生菌作为一类安全有效的微生态制剂,在干预肠道菌群进行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仍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支持及机制探讨。本文介绍了肠道微生物组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并对益生菌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为益生菌的应用及益生菌干预肠道菌群影响宿主健康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姜帅铭 张家超关键词:益生菌 肠道菌群 肿瘤免疫治疗 发酵乳杆菌HNU312通过多重策略减缓慢性铅暴露引起的早期大脑发育过程中的氧化损伤和行为异常 铅暴露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它会严重破坏大脑发育,并在生命早期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益生菌和肠道微生物因其在减轻铅毒性方面的关键作用而受到重视。然而,它们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目前并没有被充分探索。本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一... 张增 黎嘉和 姜帅铭 徐梦 马腾 孙志宏 张家超关键词:慢性铅暴露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