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宇飞

作品数:1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药物
  • 3篇药物分析
  • 3篇荧光
  • 3篇感器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 2篇亚硝化
  • 2篇亚硝基
  • 2篇药用
  • 2篇药用植物
  • 2篇药用植物学
  • 2篇一锅法
  • 2篇荧光传感
  • 2篇荧光传感器
  • 2篇肉桂
  • 2篇肉桂油
  • 2篇实验教学
  • 2篇苏合香
  • 2篇热性

机构

  • 16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16篇刘宇飞
  • 5篇孙祥德
  • 5篇薛金涛
  • 4篇刘巍
  • 4篇王倩倩
  • 3篇杨丽娟
  • 3篇李春燕
  • 3篇李娜
  • 2篇吴泽青
  • 2篇张强
  • 2篇史永利
  • 1篇张积霞
  • 1篇王亚坤
  • 1篇李楠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纳米技术
  • 1篇中医学
  • 1篇高等药学教育...
  • 1篇大学(教学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普鲁卡因原料药质量标准全分析的混合式实验教学设计被引量:1
2022年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优劣互补、相辅相成,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中。文章以盐酸普鲁卡因的分析为例,从案例设计、教学设计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设计了原料药质量标准全分析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方案。原料药质量标准中的检验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操作技术信息量大而有代表性,全分析又体现了药检工作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结合了线下课堂教学和新兴互联网学习的优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前学习、课上讨论、课后总结各环节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可作为其他原料药质量标准全分析实验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参考和模板,也是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原媛上官璟芳刘宇飞高一乔孙祥德
关键词:药物分析盐酸普鲁卡因原料药实验教学
基于阿霉素–嵌段共聚物的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及其性能研究
2018年
目的:以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嵌段共聚物(PMMA-co-MAA)为纳米载体,构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方法:基于PMMA-co-MAA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外亲水,内疏水”纳米胶束的原理,采用共沉淀-自组装法来制备DOX@PMMA-co-MAA纳米载药体系。通过TEM、DLS和zeta电位等进行形貌和表面电荷的表征。同时,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法对其性能进行考察。结果: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约为50 nm,表面电荷为?36.9 mV。在470 nm处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最大发射波长为563 nm。同时,在缓冲液和血清中具有优良的荧光特性和光学稳定性。结论:本实验通过共聚物PMMA-co-MAA对疏水性药物DOX的包裹,明显地改善了药物的光学性能和生物利用度,减少其毒副作用,从而实现了细胞水平上的荧光成像研究。
韩成坤闫慧娟刘宇飞李春燕李文俊李亚洁
关键词:阿霉素嵌段共聚物生物利用度细胞成像
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的荧光传感器为还原氧化石墨烯‑冠醚‑荧光分子复合物,所述的冠醚通过氢键修饰在所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表面,所述的荧光分子包合在所述的冠醚内。本发明提供的荧光传感器,是一种还原氧化...
刘巍岳悦于凯利张强刘宇飞
文献传递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药用植物学教学实践与探索被引量:4
2017年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药用植物学是药学和中药学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该课程系统性强,内容相对抽象,且知识点众多,课程教授和学生学习相对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PBL教学模式的综合教学方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探索。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薛金涛刘宇飞李春燕
关键词:PBL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
药物分析微课程建设被引量:3
2019年
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新的教学形式。通过分析当前药物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课程特点,提出建设药物分析微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微课程的功能定位出发确定设计原则,并通过知识点梳理及构建微课程框架、微课教学设计、微课制作等方面,阐述药物分析微课程建设的主要方法和思路,在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孙祥德刘巍刘宇飞王倩倩闫慧娟杨丽娟
关键词:药物分析
药用植物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野外教学实习是药用植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野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传统的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通过整合现有实习资源.编辑常见药用植物图文卡片161份,完善实习教材;将传统的认知教学与学生自学有机结合,课程考核实行多元化评价。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薛金涛李春燕刘宇飞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践被引量:1
2020年
本评价体系立足于“CBL讨论课的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旨在解决药物分析实验考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该评价体系涵盖课前学习、讨论课、操作、报告,以及实验态度、平时表现和期末综合测评的全过程,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要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考核更为系统、全面和客观,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杨丽娟王倩倩刘宇飞闫慧娟孙祥德
关键词:药物分析实验教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芪–归药对防治骨髓抑制毒性的作用机制
2021年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结合中药对机体代谢的调控作用,探讨黄芪–当归药对防治化疗药物骨髓抑制毒性的直接作用及间接调控机制。方法:通过网络数据库,筛选得到芪–归药对中活性成分可直接作用的病理靶点,构建“活性成分–蛋白靶点–病理机制”直接交互网络;同时,以中药对体内代谢调控及骨髓抑制毒性发病机制为基础,从中药影响内源性物质代谢角度,筛选出芪–归药对可间接调控的作用靶点。利用分子对接模拟实验,验证所筛选关键靶蛋白与黄芪与当归中有效成分的结合活性。结果:从数据库中共筛选得到芪–归药对中154个潜在活性成分和11个核心靶点,主要涉及细胞表面离子通道、胞内蛋白激酶、p53等信号通路;同时,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芪–归药对机体酮体代谢具有调控作用,亦可作为防治骨髓抑制毒性的潜在机制。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所筛选关键靶蛋白与芪–归药对中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芪–归药对防治化疗骨髓抑制毒性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代谢复杂、药效输出广泛、多途径协同增效的作用特点,并可能通过调控机体代谢进而发挥防治功效。该研究为后续道地药材资源的开发、芪–归药对防治骨髓抑制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雪阳张梦丽李妍昕李娜原媛刘宇飞高一乔
关键词:骨髓抑制网络药理学
基于CiteSpace的药学专业核心素养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4年
药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医药类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笔者基于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对2012年1月至2023年5月关于高校药学专业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从时空分布、研究热点、研究脉络等多个角度对十余年我国药学专业核心素养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可视化解读,为未来药学相关专业核心素养研究提供有益指导。
高一乔上官璟芳原媛刘宇飞孙祥德
关键词:药学医药高校可视化分析
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的荧光传感器为还原氧化石墨烯‑冠醚‑荧光分子复合物,所述的冠醚通过氢键修饰在所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表面,所述的荧光分子包合在所述的冠醚内。本发明提供的荧光传感器,是一种还原氧化...
刘巍岳悦于凯利张强刘宇飞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